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黃飛鴻到戰狼,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轉變!

《戰狼2》和吳京的躥紅, 成為這個夏天最火熱的話題。 除了吳京個人的勵志故事之外, 大家討論最多的, 無非是當下國力的強盛, 讓每個國民倍感自豪。 “原來中國已經這麼強大了!”有網友這樣感歎。 兩年前的《戰狼》, 石旅長那句“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讓人覺得燃爆, 如今電影結束之後螢幕上出現的一句“無論你在世界什麼角落, 身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更是讓許多人淚灑影院。

戰狼2

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很多人在看升國旗的時候, 都有可能淚流滿面。 特別是《戰狼2》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上映, 建軍九十周年閱兵剛剛結束, 中印邊界摩擦四起, 還有一部全由小鮮肉組成的《建軍大業》, 這種硬漢型的軍事題材電影, 再加上精緻的製作, 自然成為最耀眼的明星。

作為李連傑的同門師弟, 吳京一直籠罩在這位師兄的光環裡。 除了出道之初憑藉《太極宗師》短暫走紅,

之後總被人冠以“李連傑第二”的稱呼。 如今“功夫皇帝”已經逐漸淡出視野, 成龍大哥也已經領取終身成就獎, 甄子丹被《葉問》電影“纏身”, 螢幕上急需一個形象好又能打的武打明星, 吳京此刻正逢其時。

中國的功夫電影自李小龍在《精武門》裡一腳踢碎“東亞病夫”的牌匾之後, 始終難以走出民族主義情緒的套路。 後來大部分的港片或者國產電影, 只要涉及功夫和動作方面的, 都離不開“打洋人”這個步驟。 從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 到後面的精武門系列, 再到甄子丹的葉問系列, 每一部片子無不以“打敗洋人”為榮。 有些編劇甚至不惜歪曲史實, 也要杜撰這麼一段打戲, 來證明“中國功夫”天下第一。

這實際上是“民族主義情緒”在主導。

自鴉片戰爭以來, 中國不斷受到列強壓迫和侵略, 在一百多年的動亂時期裡, 許多浸在骨子裡的東西需要得到釋放, 整個民族的情緒在這種電影裡得到了宣洩。 不過, 《葉問3》的“撲街”, 以及近年很少再出現“民族英雄打敗洋人”的題材電影, 也說明這種情緒正在轉變。

吳京

吳京的《戰狼》, 看似和李連傑、甄子丹等人的代表作品不一樣, 實際上貫穿其中的“民族主義情緒”還是相通的。 如果說黃飛鴻、陳真、葉問等民族英雄的受追捧, 是經過上百年壓迫和侵襲之後的自衛反擊, 那麼以冷鋒為代表的戰狼中隊等現代化中國軍隊在海外的英勇表現, 則是本身優越感的一種淋漓體現。 中國日漸崛起, 國力日漸增強, 經濟、科技、軍事和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 使得國民自信心增強, 由此才有了《湄公河行動》和《戰狼》的成功。

從打敗“洋鬼子”到走出國門展示實力, 群眾對這種行為的喝彩, 其內在跳動的情緒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侮辱我我可以忍, 但侮辱中國武術就不行”與“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這樣的口號多少有些類似。 這種民族主義情緒的好壞沒有定論, 但它確實能夠引起當代國人的共鳴和自豪。 就像我們每年花費這麼多財力和物力去培養運動員, 只為讓他們在國際賽事上攬獲金牌, 耀我國威一樣。

以前“民族英雄”系列電影火熱時, 大家都在討論, 是否可以“不卑不亢”、“不溫不火”地體現大國崛起, 畢竟這種情緒的另一種詮釋便是自卑過後極力想要挽回顏面。 但是很顯然, 在當下這種社會環境裡, 許多東西就像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 充斥了荷爾蒙, 注射了雞血, 很難平靜下來。

可以預見的是, 未來一段時間裡, “民族英雄式”的電影不會有太多, 更多的應該是像《戰狼》這種既能體現綜合作戰, 又有個人發揮空間的軍事或動作題材電影。 很多人希望吳京扮演的冷鋒可以成為中國的“美國隊長”,不過美國式的超級英雄已將視野超出地球走向宇宙了。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的“民族英雄”也能跳出“自強不息”成為世界公民保衛地球時,這種情緒便或許會稍微得到控制,也代表我們真正成為了世界強國。

這樣的“英雄”並非沒有,《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是其中一個。這樣的強國時代,也正是盛唐時期所體現出來的風範。

公眾號:智慧生活服務吧分享財富,健康,心靈成長資訊,傳遞智慧能量,成就精彩人生,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很多人希望吳京扮演的冷鋒可以成為中國的“美國隊長”,不過美國式的超級英雄已將視野超出地球走向宇宙了。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的“民族英雄”也能跳出“自強不息”成為世界公民保衛地球時,這種情緒便或許會稍微得到控制,也代表我們真正成為了世界強國。

這樣的“英雄”並非沒有,《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是其中一個。這樣的強國時代,也正是盛唐時期所體現出來的風範。

公眾號:智慧生活服務吧分享財富,健康,心靈成長資訊,傳遞智慧能量,成就精彩人生,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