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內蒙古集甯區將棚改專案變“公益綠島” 讓回遷百姓“笑開顏”

中國公益線上烏蘭察布訊2017年6月28日, 內蒙古棚戶區改造現場推進會在烏蘭察布市召開。 而作為中國塞外宜居之都的集甯區, 將多個棚戶區改造項目變為“公益綠地”, 讓回遷老百姓“喜笑顏開”。

老棚戶區將變身“綠色氧吧”

“朝陽公園建好後, 我在家門口就可以鍛煉休閒, 這是以前不敢想的事。 ”剛簽訂完徵收協議的拆遷戶周華激動不已。 作為集甯區棚改項目之一, 這座正在徵收的棚戶區將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記者從烏蘭察布市集甯區房屋徵收管理辦公室獲悉, 涉及徵收房屋596戶, 占地7.07萬平米的朝陽公園棚戶區改造項目已接近尾聲, 這裡將建成綠地公園, 為集寧再添一處“綠色氧吧”。
朝陽公園棚改項目負責人介紹, 目前該區域正在進行建築垃圾清理等工作, 之後園林部門將進行園林綠化填土、綠地景觀設計等工作, 將建成2萬多平米綠地景觀公園,

徹底改善周邊生活環境。

棚戶區徵收現場

與朝陽公園棚改項目同步或陸續開工的鐵君山、如意公園、新區二三期、小樹林、宜和家園、兒童公園等十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實施中, 隨著棚改專案交付淨地建設後, 一座嶄新的“集寧新城”順勢而生,

將對集寧城市提升、百姓生活品味及城市基礎建設、人文環境等有重大變革。

朝陽公園建成圖

集甯區朝陽公園棚改項目列入2017年集甯區重點棚改專案, 於2017年4月1日啟動, 項目位於建國三路東西兩側、合作街南北兩側、朝陽街東側,

涉及徵收戶數596戶。 該區域房屋年代久遠, 基礎設施差, 住戶對居住環境改善的願望十分迫切。
這是集甯區棚改項目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 集甯區持續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 有效改善了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 帶動了消費、擴大了投資、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而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許多棚戶區成為基礎條件差、改造難度大的城中區, 特別是集甯區橋西和部分橋東棚戶區亟待改造, 百姓對改善住房的訴求強烈。

集甯棚戶區改造縮影

為了讓集寧人民在城市建設中有更多獲得感, 生活更有品質、保障和尊嚴, 集甯區圍繞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 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舉全區之力推進中心城區範圍內棚戶區改造, 改變棚戶區基礎設施不配套、規劃建設水準低等現狀, 全面改善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住房條件。

選房、簽約、諮詢一站式辦理

集甯區徵收辦還設立房屋徵收簽約選房指揮部,做到選房、簽約、諮詢一站式辦理。在徵收過程中,經廣大被徵收人投票選出的評估公司做出《房屋估價報告》後,徵收辦對每戶評估結果進行公示。通過評估公示、房源公開、補償公開,做到補償標準統一、徵收過程公開,將棚改惠民工程做成陽光惠民工程。
面對棚改任務大,百姓期望高的現實情況,集甯區徵收辦以千家萬戶歡笑為目標,把一個個精心打造的棚改專案化作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祉,融入百姓生活,帶進百姓心中。

棚戶區百姓從憂居走向宜居

66歲的劉華是集甯區一名下崗職工。這幾天,他選中了盛世新城社區的一套兩居室安置房,就等著拿鑰匙裝修了。“棚戶區建綠地公園,等於綠化景觀建在家門口,從新家步行幾分鐘就到了。”劉華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你還用來這裡湊熱鬧,你家門口就是大公園。”一旁的老住戶魏海說,政府為我們房子的事沒少操心,替咱想得周到,大夥兒把政策弄明白後,都在協議上簽了字。
集甯區房屋徵收行政辦主任徐卿說:“集寧橋西是典型老城區,房屋有50多年歷史,配套設施不完善,居民出行困難。”如今,這個棚改項目是集甯棚戶區實行商品房安置的示範專案,在集甯區房屋徵收部門探索下,成功突破棚改工作難題,開創房屋徵收工作新方式。

集甯棚戶區回遷安置社區之一

集甯區房屋徵收辦公室主任王永紅說:“棚改項目是一項關係到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的多贏工程,更是一項關係到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我們要將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真正讓群眾受益享惠。”
早在2016年,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烏蘭察布市公佈了集甯區棚戶區改造、老舊社區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計畫用一年時間,實施更大規模的棚改專案,徹底改變群眾生活居住環境,讓棚戶區百姓從憂居走向宜居。
按照集甯區總體規劃和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年度計畫,2017年改造三個公園一條路,分別是朝陽公園、鐵軍山公園、小樹林公園以及合作街,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用於公益性專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規劃,今年集甯區審核備案棚改項目共25項,分兩批實施,計畫改造套數18052套,改造面積176.47萬平方米,投資71.39億元。其中第一批實施的棚改項目10項,改造套數7800套,改造面積84.12萬平方米,投資34.27億元。目前第一批棚改項目已接近尾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中。第二批棚改項目15項,計畫改造套數10252套,改造面積92.35萬平方米,投資37.12億元,征拆工作待第一批結束後隨即啟動。

棚改騰退土地用於生態綠化和公園建設

為實現目標,集甯區徵收辦將棚改與統籌推進城市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穩步推進城市發展重點區域、重要節點棚改工作,合理界定改造範圍,整村改造、成片推進、不留死角。棚改騰退土地用於生態綠化和公園建設,騰出發展空間,還綠於民。
集甯區房屋徵收辦副主任賈潤明說:“在棚改工作中堅持先安置後拆遷原則,採取貨幣補償為主的安置方式,縮短安置週期,節省過渡費用,讓百姓儘快住上新房,享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物業服務。”目前,貨幣化安置率達到90%以上,其中盛世新城社區、如意佳苑社區、章蓋營社區確定為三個回遷安置點,回遷入住時間為今年9月—12月。

集甯棚戶區回遷安置社區之一

同時,被徵收戶可選擇異地安置,如被徵收戶選擇置換盛世新城、如意佳苑住宅社區按照“征一還一”原則置換樓房;選擇章蓋營住宅社區按照“征一還1.2”原則置換樓房。被徵收戶不願置換樓房的,可選擇貨幣補償安置,徵收價格按照《房地產估價規範》估價後進行補償。被徵收人住房面積低於50平米,所安置房屋面積按不低於50平米進行安置。對貨幣補償的住戶一次性獎勵3萬元。

提高集甯區城市品位和功能

集寧區委、政府作為棚改工作責任和實施主體,把棚改工作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來抓。通過進一步加強領導,用改革創新思維推進棚改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推進機制。徐卿說:“建立了幹部包專案、骨幹包片戶的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棚改工作成效。”

烏蘭察布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費東斌指出,棚戶區改造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安居夢、小康夢,關係著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有關廳局的大力支持下,烏蘭察布市始終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舉全市之力強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後將學習借鑒兄弟盟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帶著深厚的群眾感情,統籌推進棚改與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產業轉型升級等各項工作,更加注重棚改工作的均衡發展、內涵發展。不折不扣完成年度棚改任務,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烏蘭察布市委常委、集甯區委書記楊國文介紹棚改經驗

在房屋徵收工作中,徵收辦人員大力宣傳解釋相關政策,力求讓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贏得了廣大被徵收戶信任,並積極配合棚改工作。徐卿表示,我們還制定房地產去庫存和棚改項目遺留問題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需求的房源資訊交易平臺,選定不同區域、不同價位的存量房,為棚改對象選購回遷安置房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目前,盛世新城、章蓋營社區、如意家園、馬蓮渠新集鎮社區、紅樓新苑、碧海家園、鐵東家園、龍灣國際、巨德新城、天苑、百旺家苑、江東郡、半山一城、富城苑等多個社區作為棚改項目居民回遷安置點,居民可根據情況自主選擇,並獲得較大幅度優惠政策。

回遷安置社區一景

據瞭解,今年集甯區徵收房屋面積84.1萬平方米,涉及住戶7800多戶,分10個棚改項目。今年3月初,集甯區宜和國際棚改項目首個啟動,之後朝陽公園、鐵君山公園、小樹林公園、兒童公園、新城二、三期等棚改項目陸續開工,目前徵收房屋達到5000多戶。此外還有沙河綜合治理、公路局、五洲商廈、老虎山東側等多個棚改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回遷戶在安置社區遊玩一景

集甯區10個棚改項目徵收範圍涵蓋集寧所有轄區,將建設4個總占地面積為28.2萬平米的公園,綠化帶將從集甯區南北長線貫通,對集甯區提高城市品位和功能將起到巨大作用。徐卿形象地比喻說,朝陽公園處於橋西北端,小樹林公園位於中端,鐵君山公園位於南端,將貫通集甯老城區2.8萬平米綠色公園。

“對集甯棚戶區改造力度前所未有,可大大提高百姓生活品質。棚戶區改造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工作必須做細、做實、做到位,要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在為百姓謀福利、得實惠。”王永紅說,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內蒙古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民生大禮”。

選房、簽約、諮詢一站式辦理

集甯區徵收辦還設立房屋徵收簽約選房指揮部,做到選房、簽約、諮詢一站式辦理。在徵收過程中,經廣大被徵收人投票選出的評估公司做出《房屋估價報告》後,徵收辦對每戶評估結果進行公示。通過評估公示、房源公開、補償公開,做到補償標準統一、徵收過程公開,將棚改惠民工程做成陽光惠民工程。
面對棚改任務大,百姓期望高的現實情況,集甯區徵收辦以千家萬戶歡笑為目標,把一個個精心打造的棚改專案化作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祉,融入百姓生活,帶進百姓心中。

棚戶區百姓從憂居走向宜居

66歲的劉華是集甯區一名下崗職工。這幾天,他選中了盛世新城社區的一套兩居室安置房,就等著拿鑰匙裝修了。“棚戶區建綠地公園,等於綠化景觀建在家門口,從新家步行幾分鐘就到了。”劉華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你還用來這裡湊熱鬧,你家門口就是大公園。”一旁的老住戶魏海說,政府為我們房子的事沒少操心,替咱想得周到,大夥兒把政策弄明白後,都在協議上簽了字。
集甯區房屋徵收行政辦主任徐卿說:“集寧橋西是典型老城區,房屋有50多年歷史,配套設施不完善,居民出行困難。”如今,這個棚改項目是集甯棚戶區實行商品房安置的示範專案,在集甯區房屋徵收部門探索下,成功突破棚改工作難題,開創房屋徵收工作新方式。

集甯棚戶區回遷安置社區之一

集甯區房屋徵收辦公室主任王永紅說:“棚改項目是一項關係到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的多贏工程,更是一項關係到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我們要將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真正讓群眾受益享惠。”
早在2016年,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烏蘭察布市公佈了集甯區棚戶區改造、老舊社區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計畫用一年時間,實施更大規模的棚改專案,徹底改變群眾生活居住環境,讓棚戶區百姓從憂居走向宜居。
按照集甯區總體規劃和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年度計畫,2017年改造三個公園一條路,分別是朝陽公園、鐵軍山公園、小樹林公園以及合作街,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用於公益性專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規劃,今年集甯區審核備案棚改項目共25項,分兩批實施,計畫改造套數18052套,改造面積176.47萬平方米,投資71.39億元。其中第一批實施的棚改項目10項,改造套數7800套,改造面積84.12萬平方米,投資34.27億元。目前第一批棚改項目已接近尾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中。第二批棚改項目15項,計畫改造套數10252套,改造面積92.35萬平方米,投資37.12億元,征拆工作待第一批結束後隨即啟動。

棚改騰退土地用於生態綠化和公園建設

為實現目標,集甯區徵收辦將棚改與統籌推進城市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穩步推進城市發展重點區域、重要節點棚改工作,合理界定改造範圍,整村改造、成片推進、不留死角。棚改騰退土地用於生態綠化和公園建設,騰出發展空間,還綠於民。
集甯區房屋徵收辦副主任賈潤明說:“在棚改工作中堅持先安置後拆遷原則,採取貨幣補償為主的安置方式,縮短安置週期,節省過渡費用,讓百姓儘快住上新房,享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物業服務。”目前,貨幣化安置率達到90%以上,其中盛世新城社區、如意佳苑社區、章蓋營社區確定為三個回遷安置點,回遷入住時間為今年9月—12月。

集甯棚戶區回遷安置社區之一

同時,被徵收戶可選擇異地安置,如被徵收戶選擇置換盛世新城、如意佳苑住宅社區按照“征一還一”原則置換樓房;選擇章蓋營住宅社區按照“征一還1.2”原則置換樓房。被徵收戶不願置換樓房的,可選擇貨幣補償安置,徵收價格按照《房地產估價規範》估價後進行補償。被徵收人住房面積低於50平米,所安置房屋面積按不低於50平米進行安置。對貨幣補償的住戶一次性獎勵3萬元。

提高集甯區城市品位和功能

集寧區委、政府作為棚改工作責任和實施主體,把棚改工作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來抓。通過進一步加強領導,用改革創新思維推進棚改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推進機制。徐卿說:“建立了幹部包專案、骨幹包片戶的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棚改工作成效。”

烏蘭察布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費東斌指出,棚戶區改造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安居夢、小康夢,關係著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有關廳局的大力支持下,烏蘭察布市始終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舉全市之力強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後將學習借鑒兄弟盟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帶著深厚的群眾感情,統籌推進棚改與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產業轉型升級等各項工作,更加注重棚改工作的均衡發展、內涵發展。不折不扣完成年度棚改任務,向自治區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烏蘭察布市委常委、集甯區委書記楊國文介紹棚改經驗

在房屋徵收工作中,徵收辦人員大力宣傳解釋相關政策,力求讓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贏得了廣大被徵收戶信任,並積極配合棚改工作。徐卿表示,我們還制定房地產去庫存和棚改項目遺留問題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需求的房源資訊交易平臺,選定不同區域、不同價位的存量房,為棚改對象選購回遷安置房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目前,盛世新城、章蓋營社區、如意家園、馬蓮渠新集鎮社區、紅樓新苑、碧海家園、鐵東家園、龍灣國際、巨德新城、天苑、百旺家苑、江東郡、半山一城、富城苑等多個社區作為棚改項目居民回遷安置點,居民可根據情況自主選擇,並獲得較大幅度優惠政策。

回遷安置社區一景

據瞭解,今年集甯區徵收房屋面積84.1萬平方米,涉及住戶7800多戶,分10個棚改項目。今年3月初,集甯區宜和國際棚改項目首個啟動,之後朝陽公園、鐵君山公園、小樹林公園、兒童公園、新城二、三期等棚改項目陸續開工,目前徵收房屋達到5000多戶。此外還有沙河綜合治理、公路局、五洲商廈、老虎山東側等多個棚改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回遷戶在安置社區遊玩一景

集甯區10個棚改項目徵收範圍涵蓋集寧所有轄區,將建設4個總占地面積為28.2萬平米的公園,綠化帶將從集甯區南北長線貫通,對集甯區提高城市品位和功能將起到巨大作用。徐卿形象地比喻說,朝陽公園處於橋西北端,小樹林公園位於中端,鐵君山公園位於南端,將貫通集甯老城區2.8萬平米綠色公園。

“對集甯棚戶區改造力度前所未有,可大大提高百姓生活品質。棚戶區改造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工作必須做細、做實、做到位,要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在為百姓謀福利、得實惠。”王永紅說,通過我們的努力,為內蒙古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民生大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