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4月以來13家上市魯企密集叫停重大事項

◆導報記者 韓祖亦 濟南報導

終止常常有, 近來特別多。

擬收購能源資產的華明裝備。 然而, 方案披露之時, 正逢在熔斷機制的影響下A股市場再度下挫, 九陽股份也難以倖免, 股價大幅下跌。

為此, 當年4月15日, 九陽股份將方案調整為以不低於14.83元/股的價格, 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5394.48萬股(含該數), 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8億元。 不曾想, 再次調整接踵而來, 募集資金總額降至不超過5.10億元, “縮水”近半。

在獲得證監會核准後, 本以為九陽股份此番定增即將塵埃落定, 然而公司卻最終以“鑒於再融資監管政策的變化,

且中國證監會下發的批復有效期即將屆滿”為由, 讓長達一年半時間的努力“付諸東流”。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 與九陽股份一樣, 將終止原因歸結為“監管政策變化”的個股, 佔據了不小比例。

此外, 在上市公司耗時已久做了大量工作後, 卻發現市場環境已與制定方案時發生了較大變化。 今時不同往日, 這也成為最終無奈放棄的常見“原因”。

例如, 陽谷華泰在5月5日叫停定增事項時, 便表示是在“綜合考慮目前國內資本市場變化情況、融資環境、公司實際情況等多重因素”後, 做出的決定。 齊峰新材也將定增終止原因歸結為“近期再融資政策法規、資本市場環境、融資時機等因素發生了諸多變化。 ”

“如今, 隨著監管趨嚴, 此前快速膨脹的定增市場,

正逐漸回歸理性和正常狀態。 ”徐皓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