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二本《永樂大典》

過去曾寫過一篇“也說《永樂大典》”(見《書城風弦錄》), 裡面提及“燕京”藏的二本《大典》, 但未細說, 故再寫此小文, 聊作補充。

“燕京”的二本《大典》,

為卷七千七百五十六至七千七百五十七、卷八千八百四十一至八千八百四十三。

卷七千七百五十六至七千七百五十七為十九庚韻, 全為“形”字(最後一葉為“侀”字)。 此本有四庫館臣飭鈔之賸錄單, 由纂修官莊承籛簽出, 可證乾隆間編纂《四庫全書》時曾提用者。 賸錄單有“纂修官莊陝簽出第七千七百五十六, 五十七, 卷內《采真集》、韓淲《澗泉日記》、馬明叟《實賓錄》、《王融新對》、《燕語考異》、《古今事通》、《江淮異人錄》、《燈下閒談》、《三境圖論》、《尚意譬喻論策》、《敬齋泛說》、《續後漢書》、汪藻《浮溪集》、馬明叟《實賓錄》、《劉文貞公集》、《鄭氏譚綺》、《唐鱠》、姬知常《雲山集》、《僧文珦集》。 共書拾玖種, 計貳拾玖條。 乾隆三十八年月日發寫賸錄。 ”又書後附葉署有“重錄總校官侍郎臣高拱、學士臣胡正蒙、分校官編修臣呂旻、書寫儒士臣吳一鸞、圈點監生臣徐克和、臣歐陽卿。

“形”字卷內將自古以來古籍中於“形”之哲學與物理, 收羅殆盡。 其輯佚各書, 如《灌畦暇語》、《江州志》、《南康志》、《燕語考異》、《玉融新對》、《有官高抬貴手》、《蕭了真集》、《李方叔文集》、《群書足用》、《江淮異人錄》、《內翰談苑》、《三境圖論》、《史樂書》、《經學明訓》、《唐鱠》、《四書章圖》、《僧文珦集》、《太玄寶典》、姬知常《雲山集》、吳筠《步虛詞》、陳纂《葆光錄》、唐柳常侍《言旨》、宋薛季宣《浪語集》等, 恐是今已湮沒之典籍。

此本為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於一九三一年在北平購得, 價為三佰圓(“哈佛燕京”隸屬學社, 購書經費都由學社支持)。 先存之于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 後始運美。 是年十月以前入藏“燕京”。

此本, 北京中華書局以及臺北世界書局影印出版的《永樂大典》都未收入。

查《裘開明年譜》一九三一年四月八日, 裘開明致白雷格信中雲, “已經為哈佛買到了一卷《永樂大典》, 價格是三佰圓。 ”可惜的是, 沒有說是購於何處。 此信還說到“去年夏天, 參觀大英博物館東方文獻時, 翟林樂博士告訴我, 鄧羅先生有兩卷《永樂大典》要賣。 翟林樂博士還說鄧羅正考慮將它們還給中國政府。 他是想出售還是捐贈, 我還不知道。 你最好能寫信給鄧羅先生, 問他是否願意賣或捐贈。 鄧羅先生所擁有的兩卷沒有被袁同禮列在他的《永樂大典》現存卷冊的統計表上, 可能因為他不知道。 袁先生的統計表發表在《國立北平圖書館通訊》上。 我還沒看到鄧羅先生的收藏,

翟林樂也不記得是否有圖解。 如果它們有圖解, 而且有可觀的長度, 我認為值貳佰到陸佰美金。 《永樂大典》在北平的價格一卷從貳佰伍拾到陸佰圓不等, 取決於這些特殊卷冊是以什麼形式出版的, 是否有圖解, 有多少頁等。 你能從伯希和教授那裡瞭解《永樂大典》的情況嗎?據說有一位法國女士有意出售一卷《永樂大典》。 ”

五月六日, 白雷格覆裘開明的信中說, 他已經開始著手《大典》的事了。 並說“我等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收到伯希和教授關於巴黎所藏的《永樂大典》回信, 這件事情已成泡影。 ”如此看來, 當時在英法兩國的民間, 都有當年所劫的《大典》殘冊, 只是“哈佛燕京”沒能得到。

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二本《永樂大典》

卷八千八百四十一為二十尤韻, 全為“油”字;卷八千八百四十二至八千八百四十三為“遊”字。 書後附頁署有“重錄總校官侍郎臣高拱、學士臣胡正蒙、分校官編修臣王希烈、書寫儒士臣金書、圈點監生臣敖和、臣孫世良。 ”“油”字卷內將中國古代各種油質及其制法過程, 搜羅頗備。 輯佚之書, 如《保寧府考究圖經》、《頌古聯珠》、《小說蒙求》、《是齋售用》、《雲南志》、《四明志》、《李氏食經》、《餘幹志》等書, 今似已不存。

“遊”字卷內多為遊姓人名, 所輯皆取材于正史方志, 旁及詩文集中之碑傳與墓誌銘, 其中如《兩漢蒙求》、《唐史補》、《姓氏遙華》、《武陽志》、《重慶郡志》、《順慶路志》、《順慶府考究圖經志》、《撫州府志》、《建昌府南豐縣誌》、《新安志》、《瑞陽志》、《建安志》、《吳興續志》、《存古正字》、》、《宋陳了齋集》、張志道《碧霞洞天詩稿》、元吳澂《支言集》、明龔斆《鵝湖集》、宋呂祖儉《大愚叟集》、宋呂南公《灌園集》、呂東萊《辨志錄》、趙庸齋《蓬萊館集》等, 或均為佚書。此本一九九八年中華書局、一九六二年臺北世界書局出版的《大典》已收入。

此本為一九五六年得自歐洲。在《裘開明年譜》一九五六年三月十日,載有美國國務院赫德生致裘開明函,談及他的妻子在柏林探望她的母親,“她已與加州大學來遜教授的女兒考瑞博士取得了聯繫。考瑞是德國民族學博物館(即柏林人種博物館)東方部主管,她有四冊《大典》想出售,分別為卷九○三至九○四、卷一○三三、卷四九○八至四九九九、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想要二千美圓一冊。她還在向美國國會圖書館兜售這些《大典》。她要我寫信給哈佛燕京,並等你的詢問或答覆。考瑞出生和生長在中國,中文很流利。”

按,四冊《大典》,為卷九○三至九○四詩字韻、卷一○三三兒字韻、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眾字韻、卷四九○八至四九九九煙字韻,均為柏林人種博物館入藏。按,卷九○三至九○四、卷一○三三、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均為一九六二年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永樂大典》收入。而北京中華書局本卷九○三至九○四、卷一○三三、卷四九○八至四九九九、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均佚。

《大典》在乾隆間有一萬一千九十五冊,光緒元年時不及五千冊,至次年只剩三千餘冊,到了十三年,僅有六百餘冊了。庚子(光緒二十六〔一九○○〕年),尚存三百餘冊。繆荃孫《藝風堂文集》中有載翰林院官員竊書事,略雲:每日早間,太史到翰林院,其帶一包袱,包一棉馬褂,約如《大典》兩本大小,晚間出院,將馬褂穿於身上,將《大典》兩本包於包袱內,如早間帶來樣式。典守者見其早挾一包入,暮挾一包出,大小如一,不虞有詐。久而久之,細水長流,三百餘本,竟掃地無餘。所以,繆氏大罵:太史“其偷書之法,真極妙巧刻毐也。”這實在是匪夷所思,而又令人駭怪。

我相信上面信中所說的《大典》,或許是在咸豐十年以及光緒二十六年時,英法聯軍入城,於中國之古物古器,大肆掠劫,而流落至歐美者。雷震《新燕語》卷上雲:“庚子拳亂後,四庫藏書散佚過半。都人傳言英法德日運去者不少。又言洋兵入城時,曾取該書之厚二寸許長尺許者以代磚,支墊軍用等物。武進劉葆真太史拾得數冊,閱之則《永樂大典》也,此真斯文掃地矣。”

當然,劫灰之後,《大典》散落廠肆,多為好古者所得。物以稀為貴。《大典》稀少難得,所以價格也不便宜。一九一四年時,張元濟托傅增湘在北京購得《大典》三冊,原裝每冊伍拾圓。一九一八年傅又為張購得五冊,每冊價錢仍在伍拾-陸拾圓。一九二五年,傅為張再購得“倉”字韻四冊,每冊則升至壹佰貳拾—壹佰三拾圓了。一九二六年九月,每冊《大典》暴漲至三佰圓。一九二七年傅為張又覓得《大典》四冊,價大約也差不多。

此二冊皆黃絹硬面。內裡雙邊、欄線、書口、魚尾、書名及句讀均為朱色,其餘則為墨色。楷書,極工整勻潔。當為明嘉靖時舊錄本,而舊藏翰林院敬一亭者。

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中國國家圖書館存二百四十六卷,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三館存四卷二葉。大連市圖書館有明抄本,存二卷。又臺北“國家圖書館”存十五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存五卷。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四十冊、波士頓市圖書館存一冊、哈佛大學賀騰珍本圖書館存一冊。此外尚有一些藏于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法國、日本等處。至於現今《大典》尚存的四百余冊,藏於何處,可參閱張升編“《永樂大典》現存卷目表”(見《永樂大典研究資料輯刊》),這應該是目前最全的記錄了。

或均為佚書。此本一九九八年中華書局、一九六二年臺北世界書局出版的《大典》已收入。

此本為一九五六年得自歐洲。在《裘開明年譜》一九五六年三月十日,載有美國國務院赫德生致裘開明函,談及他的妻子在柏林探望她的母親,“她已與加州大學來遜教授的女兒考瑞博士取得了聯繫。考瑞是德國民族學博物館(即柏林人種博物館)東方部主管,她有四冊《大典》想出售,分別為卷九○三至九○四、卷一○三三、卷四九○八至四九九九、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想要二千美圓一冊。她還在向美國國會圖書館兜售這些《大典》。她要我寫信給哈佛燕京,並等你的詢問或答覆。考瑞出生和生長在中國,中文很流利。”

按,四冊《大典》,為卷九○三至九○四詩字韻、卷一○三三兒字韻、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眾字韻、卷四九○八至四九九九煙字韻,均為柏林人種博物館入藏。按,卷九○三至九○四、卷一○三三、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均為一九六二年臺北世界書局影印《永樂大典》收入。而北京中華書局本卷九○三至九○四、卷一○三三、卷四九○八至四九九九、卷一三一八九至一三一九○,均佚。

《大典》在乾隆間有一萬一千九十五冊,光緒元年時不及五千冊,至次年只剩三千餘冊,到了十三年,僅有六百餘冊了。庚子(光緒二十六〔一九○○〕年),尚存三百餘冊。繆荃孫《藝風堂文集》中有載翰林院官員竊書事,略雲:每日早間,太史到翰林院,其帶一包袱,包一棉馬褂,約如《大典》兩本大小,晚間出院,將馬褂穿於身上,將《大典》兩本包於包袱內,如早間帶來樣式。典守者見其早挾一包入,暮挾一包出,大小如一,不虞有詐。久而久之,細水長流,三百餘本,竟掃地無餘。所以,繆氏大罵:太史“其偷書之法,真極妙巧刻毐也。”這實在是匪夷所思,而又令人駭怪。

我相信上面信中所說的《大典》,或許是在咸豐十年以及光緒二十六年時,英法聯軍入城,於中國之古物古器,大肆掠劫,而流落至歐美者。雷震《新燕語》卷上雲:“庚子拳亂後,四庫藏書散佚過半。都人傳言英法德日運去者不少。又言洋兵入城時,曾取該書之厚二寸許長尺許者以代磚,支墊軍用等物。武進劉葆真太史拾得數冊,閱之則《永樂大典》也,此真斯文掃地矣。”

當然,劫灰之後,《大典》散落廠肆,多為好古者所得。物以稀為貴。《大典》稀少難得,所以價格也不便宜。一九一四年時,張元濟托傅增湘在北京購得《大典》三冊,原裝每冊伍拾圓。一九一八年傅又為張購得五冊,每冊價錢仍在伍拾-陸拾圓。一九二五年,傅為張再購得“倉”字韻四冊,每冊則升至壹佰貳拾—壹佰三拾圓了。一九二六年九月,每冊《大典》暴漲至三佰圓。一九二七年傅為張又覓得《大典》四冊,價大約也差不多。

此二冊皆黃絹硬面。內裡雙邊、欄線、書口、魚尾、書名及句讀均為朱色,其餘則為墨色。楷書,極工整勻潔。當為明嘉靖時舊錄本,而舊藏翰林院敬一亭者。

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中國國家圖書館存二百四十六卷,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三館存四卷二葉。大連市圖書館有明抄本,存二卷。又臺北“國家圖書館”存十五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存五卷。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四十冊、波士頓市圖書館存一冊、哈佛大學賀騰珍本圖書館存一冊。此外尚有一些藏于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法國、日本等處。至於現今《大典》尚存的四百余冊,藏於何處,可參閱張升編“《永樂大典》現存卷目表”(見《永樂大典研究資料輯刊》),這應該是目前最全的記錄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