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世界漢文化大會在京舉辦 希望打通產學研

現場雅樂表演。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由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世界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的世界漢文化大會25日在北京開幕。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產學聯動推廣漢文化”。 以發揚中華文化、探索詮釋方法、強化理論深度、提出切實建言為宗旨, 結合學術與產業為文化之永續發展提出新的思考方向, 並從漢文化的豐富內涵出發, 深究學術與產業的彌合與雙贏。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世界漢學研究中心主任龔鵬程教授表示, 一方面希望通過此次大會能從外部往內看、從內部向外看兩個角度來探究漢文化的生成、延續、發展,

讓我們漢文化的發展可以更為豐富、更為健全;另一方面, 在學術研究上也能夠有一些新的融合, 無論談漢學還是漢文化的研究, 都要研究中國整體社會文化的發展, 更應該關心總體的文化內涵, 因此必須是一個多學科、跨學科互相綜合的角度才能夠進行漢文化的研究。

同時他也指出, 還希望達成學界和產業界的融合。 過去學術界只做學術的研究, 實際上跟漢文化有關的產業非常多, 比如茶葉、古琴音樂等, 就比如現在講臺上展示的古琴跟瑟, 所謂“琴瑟和鳴”, 可能大部分人可能沒見過瑟, 還有中國的音樂禮儀文化, 還有茶界、香界, 這些跟學術界都可以有更多互動。

“希望通過這次產學聯動, 能夠呼籲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一起關心漢文化的發展。 ”

世界漢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漢中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海明說, 文化既仰望星空又根植大地, 既映照過去又關照未來。 只有始終貼近百姓、融入生活, 文化才能綻放出熠熠生輝的恒久光芒。 將於2018年5月正式開園的興漢勝境, 是漢文化主題的集中呈現。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原副會長呂鳳鼎指出, 一個和諧的世界, 需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資源。 而不同文化所包含的諸多相似元素, 為今天的對話提供了基礎:《周易》中的“與時偕行”, 《中庸》中的“道不遠人”, 《論語》中的“和而不同”, 《進學解》中的“異曲同工”, 以及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因勢而通”等,

在中華文明中都可以找到共通的表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幹事以及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韓國、義大利、斯洛伐克、丹麥、匈牙利、烏克蘭等國家的漢學家、文化相關官員以及外交使節與會。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