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驚!大潤發再出自有服裝品牌,商超PB一片藍海?

8月起, 大潤發會推出全新自有服飾品牌JESS&TONY, 這是一個定位為休閒, 舒適, 優質, 經典, 超值, 流行的全新品牌, 將在大潤發全國368家門店同時發售。

最新推出的宣傳照中, JESS&TONY的首波主打為秋裝, 男、女、童裝皆有覆蓋, 主要有純棉T恤, 運動服, 針織衫和外套等。

該品牌風格參照大熱於市的美式快銷時尚大牌, 將美式休閒風格進行了中國式的重新解讀:在歡快與簡約的美式休閒風格的基礎上, 進行了更加貼合中國人版型的調整, 一改美式服裝寬大不合體的版型;針對中國人的身材進行設計, 符合上班白領的需求。

雖然定價還未公佈, 但從其強調“超值”的定位看, 應該還是走低價位。

近幾年大型商超打造自有品牌動作連連, 就在今年的4月, 永輝超市發佈了自有品牌服飾規劃, 計畫推出拿典、DD尚品、TUTU在內的四至五個自有品牌, 該規劃一經面世就引發了廣泛關注。

其中,

拿典對標ZARA、DD尚品對標無印良品和宜家, TUTU則定位為童裝品牌。

同樣在自有品牌的競爭入市的還有沃爾瑪的“惠宜”、“明庭”、“簡適”;家樂福的“福斯萊”;華潤萬家的“簡約組合”、“潤之家”、“家之選”、“VICTOR”(服裝)、“家足跡”(一站式男/女/童鞋品專區)等。

那麼, 是什麼讓這些大型商超不惜排除千難萬險、奮不顧身開發自有品牌的呢?

首先, 自有產品為企業提供高額利潤。

上海通略零售業顧問公司董事長沈建國曾表示, 服裝毛利一般在25%~35%之間, 而自有品牌服裝的毛利甚至能在50%以上。

在利潤的驅使下, 各家都紛紛上馬自有品牌服裝, 如沃爾瑪的自有服飾品牌“簡適”、華潤萬家的服飾品牌“if”等。

商超通過發展自有品牌獲得的利潤可以用來幫助其他經營品類, 諸如已經開始近身肉搏的生鮮產品打價格戰, 確保自己在保持全品類經營的情況下仍然有不錯的盈利。

其次, 自有品牌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立下汗馬功勞。

我國零售業自有品牌起步較晚, 在國外, 擁有PB產品是優秀零售商店的基本特點。 比如好幾年前西爾斯就有90%的自有品牌;瑪莎所有商品都用PB(Private Brand)品牌“聖米高”, 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沒有工廠的製造商。

自有品牌因為本身的性質使然, 讓商家本身在產品品質把控、售賣價格靈活度以及去中間商等問題上有了更多的把控權。 優質的自有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樹立的良好形象, 能夠大大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 自有品牌滿足了企業品牌發展的需要。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 如何在淘寶低價衝擊的今天為實體店引流、提升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是一個值得所有零售企業深思的問題。

既然傳統的採購+零售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如利用已經建立的品牌認可度開發優質的自有產品,將自身張力滲透到整個流通環節,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無形資產的積累。

開發自有品牌的好處顯而易見,那麼是不是就代表商超PB 就已經進入藍海了呢?

回答只怕是否定的。

就拿這次大潤發推出全新服裝品牌來說,動機必然是有利可圖,但是商超一直以來“低價又低質”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想要扭轉這一局面非一日之功。

再加上該品牌定位為年輕用戶的休閒時裝,如何讓90甚至是00後在商超消費也是一個需要企業費心策劃的問題。

至於其他諸如衛生紙、飲料等產品更是面臨強勢品牌的擠壓,消費者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衛生紙買心相印、維達、清風,碳酸飲料拿可口可樂、雪碧和芬達的習慣。

這些產品無論是在品質還是行銷上都已經非常成熟,貿然切入很可能得不償失。

大潤發織造起家本身自帶服裝基因,即使全新品牌將來成功也不代表商超PB就是一片藍海。經商不易,且行且珍惜。

小貼士

大潤發(英文:RT-MART)是一家臺灣的大型連鎖量販超市,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所創設。由於臺灣的紡織產業到了1990年代面臨了人工成本高漲、海外低價競爭的威脅,使紡織產業在臺灣逐漸步入夕陽工業的命運,而潤泰集團的主要企業潤泰紡織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所以,潤泰集團也開始尋求轉型,因而開始擴大轉投資事業的範圍與規模,例如轉投資保險 、 金融事業(如安泰人壽、永豐銀行等)及流通事業 (如大潤發)就是最好的例子。

PS:PB(Private Brand) 自有品牌

- END -

撰文:咩咩梁 編輯:咩咩梁

既然傳統的採購+零售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如利用已經建立的品牌認可度開發優質的自有產品,將自身張力滲透到整個流通環節,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無形資產的積累。

開發自有品牌的好處顯而易見,那麼是不是就代表商超PB 就已經進入藍海了呢?

回答只怕是否定的。

就拿這次大潤發推出全新服裝品牌來說,動機必然是有利可圖,但是商超一直以來“低價又低質”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想要扭轉這一局面非一日之功。

再加上該品牌定位為年輕用戶的休閒時裝,如何讓90甚至是00後在商超消費也是一個需要企業費心策劃的問題。

至於其他諸如衛生紙、飲料等產品更是面臨強勢品牌的擠壓,消費者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衛生紙買心相印、維達、清風,碳酸飲料拿可口可樂、雪碧和芬達的習慣。

這些產品無論是在品質還是行銷上都已經非常成熟,貿然切入很可能得不償失。

大潤發織造起家本身自帶服裝基因,即使全新品牌將來成功也不代表商超PB就是一片藍海。經商不易,且行且珍惜。

小貼士

大潤發(英文:RT-MART)是一家臺灣的大型連鎖量販超市,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所創設。由於臺灣的紡織產業到了1990年代面臨了人工成本高漲、海外低價競爭的威脅,使紡織產業在臺灣逐漸步入夕陽工業的命運,而潤泰集團的主要企業潤泰紡織也面臨相同的問題。 所以,潤泰集團也開始尋求轉型,因而開始擴大轉投資事業的範圍與規模,例如轉投資保險 、 金融事業(如安泰人壽、永豐銀行等)及流通事業 (如大潤發)就是最好的例子。

PS:PB(Private Brand) 自有品牌

- END -

撰文:咩咩梁 編輯:咩咩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