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口氣關閉379家 Teavana 茶吧的背後:其實都是星巴克設的局?

上週四, 美國連鎖咖啡館巨頭 Starbucks(星巴克)宣佈, 將在 2018年關閉旗下所有379家 Teavana茶吧的 門店(詳見《華麗志》此前報導:受實體零售低迷衝擊, 星巴克將于明年關閉旗下所有 379家Teavana 茶飲店, 原文連結:http://luxe.co/post/64836)。

這讓很多人得出了一個結論:星巴克當初以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Teavana 是個錯誤的決策。 但是事實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這麼簡單。 這並不是星巴克第一次關閉收購的連鎖餐飲品牌的門店。 2012年, 星巴克以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連鎖烘焙品牌 La Boulange Bakery, 但是卻在2015年關閉了後者的全部23家門店。 今年早些時候, 星巴克又關閉了此前在2011年收購的健康食品品牌 Evolution Fresh 的所有門店。

連續斥鉅資進行收購, 卻選擇在之後關閉這些品牌的門店, 似乎讓星巴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但事實上, 這只是星巴克戰略規劃的一部分。 星巴克目前並沒有計畫拓展到連鎖咖啡館以外的領域, 他們的一切規劃都圍繞著“開設更多星巴克咖啡館”這一目標進行。

2016年一年, 星巴克就開設了575家新的咖啡館, 並計畫在接下來的五年年內, 在美國開設更多的星巴克門店, 創造的相應工作崗位總數將達到6.8萬個。 中國也是星巴克的發展重心, 除了計畫在2021年將中國的門店總數增加到5000家以外, (詳見《華麗志》報導:星巴克中國任命第一位CEO, 未來5年中國每年新開500家門店,原文連結:http://luxe.co/post/48060)星巴克還以13億美元的價格,

收購了星巴克華東地區業務(即星巴克江浙滬)剩餘 50%股權, 實現100%控股。 (詳見《華麗志》報導:收購華東地區業務剩餘 50%股權, 星巴克將直營大陸所有門店, 原文連結:http://luxe.co/post/64792)

對星巴克來說, 收購 Teavana 和 La Boulange Bakery, 重點並不是為了發展這些品牌的業務, 而是通過收購的方式來增強自身在食品和茶等新領域的競爭力,

從而促進核心的咖啡館業務的發展。 就目前來看, 這一策略的效果十分出色。 上周, 星巴克表示, Teavana 2017年的全球銷售額預計將會突破16億美元。 自從收購Teavana 以來, 星巴克的茶飲銷售額已經增長了超過40%, 其中中國和日本的增幅更是突破了60%。

La Boulange 的情況也與 Teavana 類似。 從2011年起, 食品銷售占星巴克總銷售額的比例一直穩定在19%左右, 以這個比例計算, 2016年星巴克的食品銷售額超過了40億美元。 據星巴克表示, 在收購了La Boulange 之後, 食品的銷售額已經增長了超過50%。 此前, 星巴克與義大利米蘭的精品烘焙商 Princi 簽署全球授權許可, 並對後者進行了投資(詳見《華麗志》報導:星巴克宣佈投資義大利精品烘焙商 Princi, 將為紐約和上海的精品咖啡店供應食品,

原文連結:http://luxe.co/post/43077)。

對於星巴克來說, 雖然在收購 Teavana 和Boulange 之後, 再關閉他們的全部門店, 確實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但是這完全在星巴克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而隨著電商的崛起, 位於百貨公司的門店並不是 Teavana 唯一的推廣和銷售管道。 因此關閉門店並不意味著星巴克完全放棄了Teavana 的潛在價值。 去年六月, 星巴克與美國啤酒巨頭 Anheuser-Busch 達成協議, 將共同合作在美國生產, 裝瓶, 分銷和推廣 現成可飲的 Teavana 茶產品(詳見《華麗志》報導:星巴克聯手啤酒公司 Anheuser-Busch, 將推出Teavana瓶裝即飲茶, 原文連結:http://luxe.co/post/40995)。 此外, 作為星巴克未來發展的絕對重心, 中國市場對茶的巨大需求, 也讓 Teavana 將在星巴克的中國市場發展戰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對於星巴克來說, 更加迫切的問題也許是:咖啡館市場何時會達到飽和狀態?由於連鎖咖啡館領域競爭異常激烈,

加上許多競爭對手在價格上的優勢, 導致星巴克的增長點主要來自於新開設的咖啡館, 現有咖啡館已經很難吸引到新的消費者, 平均客流量幾乎沒有增長。 雖然目前來看, 依然存在足夠的新市場讓星巴克去開拓, 但從長遠來看, 他們也許應該開始規劃市場飽和之後的發展策略。

丨責任編輯:江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