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博鼇大講堂楊現領:資料透視租賃市場新機遇

導語:

近來, 租賃市場看似很火。 國內幾乎代表性的開發企業都已經進入租賃市場了, 參與的主題非常的多元化, 到底這個市場是什麼樣的市場?哪些城市的租賃市場有機會?我們該怎樣正確客觀理解租賃市場?在2017博鼇大講堂上, 我們用資料還原租賃市場的幾個真相。

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重點城市 未來將煥發租賃市場活力

過去半個月, 廣州等城市一項“租購同權”的新政, 迅速將租賃市場推向風口, 租賃市場火爆背後, 租賃紅利並非雨露均沾。 國內具有代表性的開發企業幾乎都已經全部湧入租賃市場, 但不是所有城市都有租賃機會, 事實上它只屬於重點城市。

有4個重要指標決定租賃市場開拓機會。 第一, 有持續人口淨流入, 且淨流入人口以年輕人為主。 第二, 服務業占比超過50%, 且持續上升。 第三是房價收入比偏高, 交易市場價格門檻高。 第四,

租金基數不高, 且上漲空間廣闊。 在楊現領看來, 滿足這四大特點的城市, 未來租賃市場將大有活力, 這些城市多佈局於珠三角和長三角的重點城市。

資料顯示, 目前這些重點城市租金收入比均處於30%這個合理範圍內, 未來還有較強的潛力。

租賃市場相對獨立 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政策的鼓勵是否會為租賃市場帶來一個快速爆發期?針對這一目前業內普遍關心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租賃市場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 它的內在運行規律是既定的。 租賃需求的釋放是穩定有節奏的, 原因在於年輕人的額支付能力處於相對穩定的水準。

以北京市場為例, 在北京70%的租房人群是年輕人, 租房模式以單間為主, 人均租住面積不到20平,

且租金支出控制在收入水準的30%以內, 租金支付能力是租賃市場發展不可跨越的因素。 因此, 租賃市場未來發展空間還是比較樂觀的, 不應拿租賃市場與交易市場相提並論。

租金回報率低 不代表租賃市場沒前途

在租賃市場有一個普遍觀點, 認為中國一線城市租金回報率只有1.5%, 處於較低水準, 而這將導致租賃市場前途受限。 但是, 租金回報率低, 不代表租賃市場沒有前途。

第一, 事實上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高於1.5%。 一線城市的租房狀態以合租為主, 如果房屋空間得到有效釋放, 租金回報率將高於目前的1.5%。

第二, 租金回報率是動態的。 按照租金以每年將近8%的速度複合型增長, 那麼五年後的租金回報率與今天相比,

不可一概而論。

第三, 業主願不願意把房子租出來, 核心取決於業主租金收入能不能覆蓋它的月供。 然而租金能否覆蓋業主的月供, 其衡量指標應該是多元的。

第四, 房屋轉售的交易成本高, 變現越來越難,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通過買賣房屋來快速獲取回報難度加大, 這也將促使更多房屋以租賃的形式實現回報。

強運營與快周轉是租賃和開發的本質區別

在任何一個國家, 租賃市場房源只有20%來自新增開發, 而新增開發的主要形式是持有。 對此, 我認為:

第一, 在拆遷成本和供地成本不斷提高的時代, 新增用地應供應到高品質的商品房開發上。 目前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的商品房比例在不斷壓縮,

新增用地應更多滿足一線消費者的改善需求。

第二, 租賃是運營商的生意, 開發商入市需謹慎, 兩者的核心能力完全不同, 租賃運營商的核心能力是管理, 而開發商的核心能力是周轉能力。

如果要做租賃, 要把它當成一個十年的生意來做, 這跟開發完全不同。 租賃強調的是強運營, 開發強調的是快周轉, 這是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

租賃行業發展核心在於運營和服務能力

美國機構化運營機構持有或管理運營的租賃房屋數量占比超過30%, 日本超過80%, 而在中國這個數尚不足2%。 在成熟的租賃市場, 產業鏈生態體系十分完整, 房地產互聯網租賃資訊平臺服務、託管服務、軟體供應等領域均有代表性的企業。

中國亟需培養形成完整的租賃生態產業鏈。 事實上,目前對於中國的運營機構,規模門檻較高,管理五萬間和三十萬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運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管理的房間數量少於1000間時,公司可以實現盈利,但是當管理的房間數量超過1000間時,公司的利潤消失了。很多企業難以突破1萬間門檻,解決規模擴張難題與陷阱要靠系統、靠技術、靠資料、靠互聯網。租賃運營至少需要投入10年的精力。

租賃的本質在於運營,運營的核心在於服務。無論是自如還是其他的公寓運營商,對於運營這門生意,需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因為,這個市場不缺機會,致勝法寶一直都是運營與服務能力。

互動:

問:租購同權的政策不要寄希望於降租金,為什麼?

答:第一,租的市場與購的市場是兩個比較獨立的市場。今天租賃的人口大部分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這部分人群需求就是租房,房價再怎麼變化,跟他也沒有太大關係,他會在租房這裡停留得比較長。

第二,租金的確定機制和房價的決定機制是完全不一樣的,房價不僅取決於供給需求還取決於變數,但是租金主要取決於收入。租購同權是讓人們通過租賃解決問題,租得更體面,至於對房地產市場有沒有溢出效應,我認為這是有限的。

問:在長租這一塊,重持有風險在哪裡?

答:集中式租約10到15年,分散式是3到5年,這是一個資產管理的概念,重的更多情況下是持有,核心在於我們的租賃市場還有很大紅利,租金還有增長,所以持有的價值是很明確的。真正優秀的公司,通過管理運營出價值,如果五年之後業主不跟我續約,價值就無法釋放,但是如果房子是你的,你會持續產生價值。

問:您說租賃運營是很難做的生意,自如的35萬間和魔方的3萬間,未來在市場上哪一種運營方式成為更主流或者更有盈利性的方向?

答:第一,分散和集中這兩個概念不應該分開看,我們只是為了通過這些概念和名詞區別兩種經營模式,但是很容易去因為概念的不同掩蓋本質上的一致性。

第二,這個行業都需要非常強的運營和服務能力,小規模的企業有它的生存活力,一旦變大就要考慮大的難處,這是很核心的。

到底誰最後勝出,我覺得今天沒有明確答案,核心就是誰能破解這個問題,誰能解決規模的陷阱。

問:現在自如做到35萬間,如何做到100萬間?

答:第一,我們願意花一輩子的時間來幹的事情,這是價值觀的趨向。第二,在這種趨向下,不斷在過程中提高運用系統的能力,用盡可能的資料化能力來做到效率的優化。這是個規模的生意,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效益,這是一條不確定的路,看誰能夠堅持的時間更長。

事實上,目前對於中國的運營機構,規模門檻較高,管理五萬間和三十萬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運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管理的房間數量少於1000間時,公司可以實現盈利,但是當管理的房間數量超過1000間時,公司的利潤消失了。很多企業難以突破1萬間門檻,解決規模擴張難題與陷阱要靠系統、靠技術、靠資料、靠互聯網。租賃運營至少需要投入10年的精力。

租賃的本質在於運營,運營的核心在於服務。無論是自如還是其他的公寓運營商,對於運營這門生意,需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因為,這個市場不缺機會,致勝法寶一直都是運營與服務能力。

互動:

問:租購同權的政策不要寄希望於降租金,為什麼?

答:第一,租的市場與購的市場是兩個比較獨立的市場。今天租賃的人口大部分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這部分人群需求就是租房,房價再怎麼變化,跟他也沒有太大關係,他會在租房這裡停留得比較長。

第二,租金的確定機制和房價的決定機制是完全不一樣的,房價不僅取決於供給需求還取決於變數,但是租金主要取決於收入。租購同權是讓人們通過租賃解決問題,租得更體面,至於對房地產市場有沒有溢出效應,我認為這是有限的。

問:在長租這一塊,重持有風險在哪裡?

答:集中式租約10到15年,分散式是3到5年,這是一個資產管理的概念,重的更多情況下是持有,核心在於我們的租賃市場還有很大紅利,租金還有增長,所以持有的價值是很明確的。真正優秀的公司,通過管理運營出價值,如果五年之後業主不跟我續約,價值就無法釋放,但是如果房子是你的,你會持續產生價值。

問:您說租賃運營是很難做的生意,自如的35萬間和魔方的3萬間,未來在市場上哪一種運營方式成為更主流或者更有盈利性的方向?

答:第一,分散和集中這兩個概念不應該分開看,我們只是為了通過這些概念和名詞區別兩種經營模式,但是很容易去因為概念的不同掩蓋本質上的一致性。

第二,這個行業都需要非常強的運營和服務能力,小規模的企業有它的生存活力,一旦變大就要考慮大的難處,這是很核心的。

到底誰最後勝出,我覺得今天沒有明確答案,核心就是誰能破解這個問題,誰能解決規模的陷阱。

問:現在自如做到35萬間,如何做到100萬間?

答:第一,我們願意花一輩子的時間來幹的事情,這是價值觀的趨向。第二,在這種趨向下,不斷在過程中提高運用系統的能力,用盡可能的資料化能力來做到效率的優化。這是個規模的生意,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效益,這是一條不確定的路,看誰能夠堅持的時間更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