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養老保險基金入市,能穩賺不賠?

養老金入市更注重安全性、分散性, 這樣才能保障養老基金的平穩運作, 實現資產更好保值增值目的;因此很難產生大漲幅、高收益的走勢。

我國基本養老金的投資步伐已進入啟動運行階段。 總體來看, 養老金入市進程經歷了構想、試點、立法、實施四個階段。 2016年11月, 國家正式公佈養老保險基金的4家託管銀行, 評審出21家投資管理機構, 隨後16家基金公司、4家保險公司、1家券商入選, 養老金入市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 2017年2月份,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啟動招標工作, 簽署合同後進入打款程式, 首批養老金進入入市運作階段。

人社部資料顯示:截至6月底, 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廣西、雲南、陝西、安徽8省份已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託投資合同, 合同總金額4100億元, 其中的1721.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剩餘其他資金將按照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 為此, 市場人士大喜過望,

認為養老金入市將推動新一輪牛市, 股價極有可能反轉上行。

其實, 養老金逐步入市雖然是一種趨勢, 但是, 並不一定意味著這些資金都會進入股票市場。 即使未來可到賬資金規模可達到4100億元左右, 但真正配置到股票類資產的資金規模也可能相對有限, 畢竟還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 根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 託管機構投資於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 合計不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 這就意味著養老金對股市帶來的新增流動性規模有限。

養老金投資範圍是非常廣泛的, 除了股票, 養老金仍可投資銀行存款、國債、養老金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重大工程、重大專案和國企改制上市等。

因此, 養老金對於股票市場, 可能只有“細雨小風潤無聲”的效果, 不會出現“驚天動地一聲雷”的過高奢望。

第二, 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活命錢”, 養老金的風險承受能力很低, 要求受託部分的95%以上在當年不能發生虧損, 這就帶給股票市場更多壓力。 然而, 養老金一旦入市, 自然需要承擔風險, 誰也不能保證只賺不賠, 這就足以讓養老金不敢輕易大舉入市。 更可能的出路是, 小部分養老資金入市, 以投資穩健型股票為主, 並青睞于大盤藍籌股——有關方面不可能讓股價產生“過山車”, 以免發生巨大虧損不好向公眾交代。

更何況, 養老金關乎大多數人財富命運, 它的入市不具有救市、托市作用, 屬於一種資產保值增值,

提升投資運營效率。 由此, 養老金入市更注重安全性、分散性, 需要注重風險準備金的設立以及陽光化的監督與管理。 這樣才能保障養老基金的平穩運作, 實現資產更好的保值增值目的。 這種情形下, 很難想像會產生大漲幅、高收益的走勢。

第三, 從股票市場實操層面看, 全國市場目前1700億養老金到賬規模, 社保基金理事會自行管理約600億規模, 委託給管理機構的有1100億。 其中, 股票類資產配置規模為150億左右。 換言之, 即便是把目前養老金在股票類資產配置的資金100%全部到賬, 也不足以起到撬動整個股票市場行情的作用。

當然, 養老金投資入市對於A股行情也並非全無作用, 至少可以保證在滬市3000點區域的合理價值上下運行,

讓A股整體投資風險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釋放, 更可以讓一部分資金解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