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於清朝疆域的幾個歷史錯誤

一, 臺灣問題

大凡受過歷史教育的人都知道“鄭成功收復臺灣”這一歷史事件, 而且歷史教材中將元朝設置的澎湖巡檢司當成臺灣“自古以來”的證據。 但是, 考究歷史, 這兩種說法都無法成立。

先來說說澎湖巡檢司的問題, 且不說元史和新元史將琉求, 也就是臺灣島放在外國/島夷列傳裡面。 就是澎湖巡檢司本身在《新元史》中的記載如下:“至元初, 設巡檢司, 東為琉求, 與澎湖相對。 ”但是澎湖巡檢司並未管轄到臺灣, 《元史》和《新元史》有明確的元朝招撫琉求記錄, 結果都未取得成效, 而且還有三人被殺。 又考證《讀史方輿紀要》中的澎湖嶼,

除最後一句:“北港蓋在澎湖之東南, 亦謂之臺灣, 天啟以後, 皆為紅夷所據”之外, 並無提起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之語。 《中國歷史地圖集》中, 也並未將臺灣納入元明兩朝的版圖, 何來有所謂澎湖巡檢司管轄琉求的道理?

我們再來看“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問題。 所謂收復, 收歸故土也。 上面已經考證出元朝並未管轄臺灣島, 那麼明朝是否管轄呢?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除了《明史》同樣將臺灣放在外國傳之外, 澎湖巡檢司在明朝初期被廢除之後直至明末天啟年間才重設管理機構, 但那時荷蘭人已經佔據臺灣。 有明一代從頭到尾都未有管轄臺灣的記錄。

中國人何時進入臺灣呢?清人李元春所著《臺灣志略》中有載“天啟五年,

海寇顏思齊入臺灣, 鄭芝龍附之……中土人之入臺灣自思齊始。 ”但這個時期, 荷蘭人已經控制了臺灣部分地區, 顏思齊與荷蘭人是島內並存的兩股勢力, 之後鄭芝龍降清從而離開臺灣, 於是荷蘭人便控制了整個臺灣島。

之後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平定臺灣在連橫的《臺灣通史》中是這樣說的:“(永曆)十五年, 成功在兩島, 地蹙軍孤, 議取臺灣。 ”之後, 鄭成功在澎湖詢問部下時又說“本藩矢志恢復, 念切中興。 囊者出師北討, 未奏膚功。 故率我將士, 冒波濤, 欲辟不服之地暫寄軍旅, 養晦待時。 ”所以無論是從明朝並未管轄這種客觀實際還是鄭成功本人的主觀意願來說, 鄭成功平臺都只能評價為開闢臺灣而非收復臺灣。

所以我們還要明瞭, 大陸統治臺灣是施琅平臺之後才開始的事情。

二, 準噶爾問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清朝平定“準噶爾叛亂”是事實。 很抱歉, 這一說法同樣不符合歷史事實。

道理很簡單, 正如上圖所示, 明末清初的中國土地上存在著諸多的獨立政權。 清朝滅亡了明朝, 控制了臺灣之後, 蒙古新疆和西藏都未歸屬於清朝。 本來既未歸屬, 何來叛亂一說?只是後來噶爾丹東侵喀爾喀威脅到京城的安全才使得康熙出兵恢復喀爾喀三部領地。 從康熙到乾隆的清准戰爭大多數都是兩個國家的對抗而已。 不能因為後面滿洲人統一了就把準噶爾汗國視為叛亂分子。 如果按這個邏輯推理的話, 元朝豈非滅掉的全是叛亂分子?之前的秦漢唐與周邊的戰爭難道也是平叛?

三, 南海問題

當代出版的針對的很多有關疆域的著作都把南海諸島囊括進清朝的疆域, 這個也不對。

我們看《清史稿》的相關記錄:“自茲以來, 東極三姓所屬庫頁島, 西極新疆疏勒至於蔥嶺, 北極外興安嶺, 南極廣東瓊州之崖山, 莫不稽顙內鄉, 誠系本朝。 ”清清楚楚的點出了疆域南極點, 瓊州就是海南島。

也可以通過兩張地圖證明:

康熙皇輿全覽圖 出處見浮水印

民國十六年的中國地圖 出處:雅昌拍賣網

參考資料:

《元史》

《新元史》

《臺灣志略》

《清史稿》

《臺灣通史》

《中國歷史地圖集》

《統一與分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