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增28萬平米瓷片的背後,是關停帶來的連鎖反應?

文|陳照田

責任編輯|張潔 設計|張潔 麥子

最近, 各路媒體連續爆出關於「瓷片斷貨」的新聞, 斷貨對於陶市來說是一劑興奮劑, 令疲軟的市場振奮了一下。 而在瓷片生意紅火背後, 有著怎樣的邏輯呢?

|日增28萬平米瓷片的背後

近日, 筆者採訪了多家總部在佛山的瓷片企業, 對今年對瓷片市場行情進行瞭解, 得到的答覆是:今年瓷片生意的確不錯, 不過沒有媒體說的那樣火, 整個泛佛山產區還沒有出現斷貨的情況。

“佛山大多數產區還有好幾家瓷片廠的生產線沒有開起來, 說明生意還沒有那麼好。 ”某瓷片企業專門跑對外貼牌業務的劉先生說。

據瞭解, 佛山幾個大企業的瓷片窯爐都有富餘產能, 並未出現飽和狀態。 這些企業一般不對外貼牌, 都是由自己的經銷商管道消化, 有些知名企業的瓷片生產線仍沒開工, 說明瓷片還未東山再起。

某瓷片企業銷售負責人表示,

憑其對瓷片生產企業的深度瞭解, 他大致算了一筆賬, 泛佛山產區的恩平、高要、佛山、清遠, 包括由佛山企業投資在毗鄰廣東的廣西賀州、藤縣等地建設的陶瓷廠在內, 從今年和去年瓷片生產線的開窯數量和產能對比, 整個泛佛山產區日增瓷片產能大約在28萬平米左右。

從目前掌握到的資料看, 佛山幾家瓷片較強勢的企業產能都沒什麼大的變化, 倒是在思平、高要、賀州等地以貼牌為主導型的瓷片企業今年的產能增加了很多。 譬如:去年有一條生產線沒開工的, 今年全部開足產能;有些6、7月份停掉部分生產線的, 今年則繼續在生產。

行業內人士表示, 今年的瓷片生意跟去年對比, 價格和銷售都要好很多,

但是還沒出現斷貨的情況, 不過各個企業都沒積壓什麼貨倒是真的。

截至7月底, 部分瓷片企業的庫存也在開始增加了, 銷售已經不像前段時間那麼好, 據行業內人士坦言。 在這種情況下, 逆勢漲價的企業也有, 看到書面發出產品提價通知的企業就有兩家, 分別是高要和藤縣的企業。

|瓷片的競爭與產能

整理瓷片的生產銷售情況就會發現, 在整個建陶產品中, 瓷片產能幾乎是增加最快的。 因此, 瓷片的競爭也是最激烈的。

十幾年前, 企業有一條日產2萬平米的瓷片窯爐, 在行業內提起來都是響噹噹的;今天, 哪怕企業有條日產7萬平米的瓷片窯爐都不算什麼, 瓷片窯爐已經越造越大, 沒有退路了。

新的大窯爐投產後, 不僅有較強的成本優勢, 對原來的生產瓷片的企業也構成了很大的競爭威脅;同時, 這些巨無霸式的窯爐每增加一條, 都會引起供求市場的較大變化。 因此, 近年來瓷片市場上的競爭比其它品類激勵。

從產區之間的競爭來看, 這幾年泛佛山產區的瓷片是受到外產區威脅最厲害的品類。

四川夾江、江西高安、瀋陽法庫、湖北蘄春等產區的瓷片市場雖輻射不廣, 但在產地數百里的半徑內有著眾多優勢:管道多、網點密, 銷量大, 競爭力足。

山東產區, 不斷在瓷片的花色開發上下功夫, 近年來花色款式幾乎趕超了佛山產區, 不只是搶佔了大量的傳統國內瓷片市場,更多地是搶走了不少出口訂單和工程單。

河北、河南產區又以瓷片產品的價格優勢,不斷攔截佛山的瓷片產區對長江以北地區中低端市場的控制。特別是憑著區位優勢,靠產品價格低,運輸距離短等,把北方地區的不少中低端瓷片市場牢牢掌握在手中。

所以導致近幾年佛山瓷片產區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越來越低,不少企業的窯爐生產線開工不足。

|瓷片突增的勢能從何而來

在行業內人士看來,今年整個廣東地區的瓷片市場容量本身並沒有增加,產能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受環保政策的影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瓷片企業大量關停帶來的連鎖反應。

佛山作為經濟開放的前沿地區,數年前陶瓷企業基本完成了環保整治,度過了艱難的陣痛期。所以在去年全國範圍內的環保風暴對佛山地區的陶瓷企業影響不大。

剛發展起來的河北、河南產區,企業在環保投入方面不足,遇到今年嚴格的環保督察形勢,生產線被迫關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山東淄博是老工業基地,長期以來環保壓力非常大,在國家環保政策不斷趨嚴的大背景下,當地政府不得已對已經發展起來並形成完整產業鏈的建陶產業出手較重,許多陶瓷企業被關閉。

這些,都給佛山產區的瓷片產品帶來一絲轉機。

從筆者對管道銷售情況的瞭解,關停產區的批發零售管道客戶轉到佛山產區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受到運輸和產品價格的影響,換作佛山產區的瓷片後,他們原有的銷售管道很難賣出去。因此這些管道商只能想其它辦法解決貨源,實在不能解決的就暫時缺貨。

這些管道商找不到對應的工廠提貨,就造成他們原來供給市場上的斷貨,這或許瓷片斷貨消息的來由。

行業內人士也認為,賣河北、河南產區瓷片的經銷商不可能把自己的貨源地轉到佛山產區來。不過,這些產區的工程訂單和出口單,在產區企業停產後,就要轉到佛山地區。

近年來,受精裝房政策影響,瓷片的工程銷量較大;出口訂單也不少。這無疑給泛佛山產區的瓷片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市場轉機。

不過從整個瓷片市場的產銷情況判斷,當前瓷片市場的競爭形勢並不明朗。產品的市場供求關係取決於河北、河北、山東等地的環保政策,如果這些產區持續保持環保高壓政策,接下來泛佛山產區的瓷片企業生意仍然保持良好;而上述產區企業陸續恢復生產,接下來競爭壓力就會增大,新增的產能就會大幅縮減。

-首發于材思,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

不只是搶佔了大量的傳統國內瓷片市場,更多地是搶走了不少出口訂單和工程單。

河北、河南產區又以瓷片產品的價格優勢,不斷攔截佛山的瓷片產區對長江以北地區中低端市場的控制。特別是憑著區位優勢,靠產品價格低,運輸距離短等,把北方地區的不少中低端瓷片市場牢牢掌握在手中。

所以導致近幾年佛山瓷片產區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越來越低,不少企業的窯爐生產線開工不足。

|瓷片突增的勢能從何而來

在行業內人士看來,今年整個廣東地區的瓷片市場容量本身並沒有增加,產能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受環保政策的影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瓷片企業大量關停帶來的連鎖反應。

佛山作為經濟開放的前沿地區,數年前陶瓷企業基本完成了環保整治,度過了艱難的陣痛期。所以在去年全國範圍內的環保風暴對佛山地區的陶瓷企業影響不大。

剛發展起來的河北、河南產區,企業在環保投入方面不足,遇到今年嚴格的環保督察形勢,生產線被迫關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山東淄博是老工業基地,長期以來環保壓力非常大,在國家環保政策不斷趨嚴的大背景下,當地政府不得已對已經發展起來並形成完整產業鏈的建陶產業出手較重,許多陶瓷企業被關閉。

這些,都給佛山產區的瓷片產品帶來一絲轉機。

從筆者對管道銷售情況的瞭解,關停產區的批發零售管道客戶轉到佛山產區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受到運輸和產品價格的影響,換作佛山產區的瓷片後,他們原有的銷售管道很難賣出去。因此這些管道商只能想其它辦法解決貨源,實在不能解決的就暫時缺貨。

這些管道商找不到對應的工廠提貨,就造成他們原來供給市場上的斷貨,這或許瓷片斷貨消息的來由。

行業內人士也認為,賣河北、河南產區瓷片的經銷商不可能把自己的貨源地轉到佛山產區來。不過,這些產區的工程訂單和出口單,在產區企業停產後,就要轉到佛山地區。

近年來,受精裝房政策影響,瓷片的工程銷量較大;出口訂單也不少。這無疑給泛佛山產區的瓷片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市場轉機。

不過從整個瓷片市場的產銷情況判斷,當前瓷片市場的競爭形勢並不明朗。產品的市場供求關係取決於河北、河北、山東等地的環保政策,如果這些產區持續保持環保高壓政策,接下來泛佛山產區的瓷片企業生意仍然保持良好;而上述產區企業陸續恢復生產,接下來競爭壓力就會增大,新增的產能就會大幅縮減。

-首發于材思,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