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道家認為和這三種人爭執有的不智有的不仁

人在任何時候都和人爭執是雄辯病, 在該爭的時候不爭是窩囊, 在不該爭的時候去爭就是愚蠢了!

一 夏蟲

莊子中說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 篤于時也。 後來有人根據此說創造了三季人的故事, 很多發現有自己懂的別人不懂就沾沾自喜, 何必了。 今天大學專業很細, 每個人都有專長的一面, 除非是工作需要, 在涉及到自身專長的一面的問題真的沒必要和人爭執, 對於你來說他是夏蟲, 對於他擅長的一面來說你也是夏蟲。

二 一無所有者

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 ”一無所有的人自己都不想活了, 更不會把別人的命當回事。 前段時間有人為面漲價了一塊錢和老闆說貴了, 之後發生口角那個人就殺人了。

三 父母

父母的很多想法是過時的, 加上資訊管道狹隘很容易接受錯誤的知識, 但是當兒女的沒必去爭, 而應該更有耐心的去勸。 爭和勸是不一樣的, 爭是在說你錯了, 我對了;勸是在說你沒錯, 但是別人誤導你錯了, 這樣是在給爹媽留一份體面, 當兒女的早晚當爹媽, 等你老了也會想要這份體面。

(烏鴉有反哺之義)

老子說《道德經》說:“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老君爺口中的聖人非是一般人, 《道德經》中的聖人是具有王者身份的人, 這話也是在說當大領導的不要和人爭, 和人爭是跌身份。 爭是發生在身份差不多的人身上, 和自己身份不一樣的人爭執結果無外乎是跌份!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道教相關的玄學、文化、神秘故事, 請關注全真道士梁興揚的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