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悅讀」地震後收到的第一條微信,我永遠捨不得刪除

這幾天發生的最令人悲痛的消息, 莫過於四川九寨溝的七級地震。

地震已造成多人傷亡, 在去世的市民中, 有一對來自湖北武漢的夫婦。

他們帶著孩子一家四口前往九寨溝自駕遊, 就在地震當晚, 當他們的車行至神仙池酒店附近時, 被巨石砸住, 孩子的母親當場被落石砸中身亡。 而孩子的父親, 則在臨死前砸碎了車窗, 並將正在上六年級的孩子推了出去。

在這種直面生死的關頭, 不會有什麼力量, 比父母親推出孩子的力量更強大和沉重。

四川九寨溝地震現場

驚魂一刻過後, 很多親歷地震的人在朋友圈報平安, 但最關心你的人可能反而看不到這些訊息。

就像我永遠不知道, 對話方塊裡短短的一行字, 背後是多少擔憂和關心。

今早給一名在四川念書的好友打電話問情況, 絮叨了半天, 聊到了以前曾經歷過的一場地震。

那會兒他剛到四川讀書, 一次淩晨的小型晃動讓他驚慌不已, 千萬種情緒湧上心頭, 給一直喜歡卻沒有得到回應的姑娘發了一條消息:此刻正地震, 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見到你, 只想發個消息, 希望你一切都好。

後來晃動停止, 他才跟著早已習慣了晃動的本地同學進屋睡覺,

又給姑娘發了個消息解釋, 還發了個朋友圈說自己一切安好。 隨後關機睡覺。

早上醒來, 開機後手機一直震動, 他驚喜地以為是姑娘關心他。 等看到20多個未接電話, 幾十條微信、短信都是來自爸媽, 一下就慌了。

“我回撥過去, 電話響了不到一秒鐘, 就接通了, 想必當時他們一定急壞了, 手機就拿在手心呢。 接通後, 我媽說的第一句話是‘寶貝兒你還好吧, 要不你趕緊先回來家裡吧, 別在那裡待著’。 ”

“我愣了一下, 然後才反應過來。

原來, 我把他們遮罩了, 他們並沒有看到我那條報平安的朋友圈。 ”

“我朋友圈裡的所有好友都知道我沒事, 除了他們。 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有遮罩這回事, 更不會像我的男朋友、女朋友們那樣, 嚷嚷著我為何對他們設置分組可見。

地震現場照片 | 央視新聞

“淩晨看到地震的短訊, 聯繫不到我, 他們就慌神了。 那個時候, 我有點兒難過。 危難關頭, 我只牽掛自己喜歡的姑娘, 卻忘了最著急的兩個人是爸媽。 像個哈巴狗似的愛慕著姑娘的時候, 不覺得自己卑微,

可看到父母這樣用力地愛著我, 我都替他們感到心塞”。

你以為父母正在漸行漸遠, 可他們卻一直努力向你靠近。

“後來, 我和那個姑娘在一起又分手, 已經再無聯繫, 但父母發給我的那幾十條微信, 卻永遠捨不得刪除。 ”

微信記載了太多人愛我們的方式。

昨晚地震後, 網友這樣留言:

“天下最關心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我出差到地方, 我媽就打電話, 旅遊下飛機接第一個電話就是媽媽, 她嘴上說關心她孫女, 其實關心還是她兒子。 ”

“昨晚感覺到震感後抱著寶寶穿著拖鞋就往樓下沖, 竟不知自己原來可以跑得那麼快, 心裡就一個念頭:我的寶寶還那麼小。 ”

也有人為了更大的責任, 選擇拯救更多的家庭。

@代立安C:“九寨溝所有人都想出來,可是我爸卻是不得不進去。”

即使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爸媽也留下了太多讓我捨不得刪除的聊天記錄。

在我做公眾號之前,我媽幾乎不關注訂閱號,微信全部的存在意義,除了跟我聊天打電話,就是用來發紅包搶紅包。

後來不知道從哪兒聽說點開看一篇文章可以加人氣,她的“工作”重心就變了:

一有新文章就點開看,就算是看不懂也一定要翻到最後點個贊,她還不遺餘力地往各種長輩群、朋友圈裡轉發。末了還不忘驕傲地補一句:“這是我閨女寫的!”

我既尷尬又感動。

好害怕她的親戚、同事們把她拉黑,又默默想大概只有親爹媽才這樣支持女兒吧。

即使在朋友圈,父母也一直在用笨拙的方式愛著你。

有時候太忙,忙到不想跟任何人聯繫。朋友都已經把我加入到約飯黑名單了,爸媽每天還是不停地給我發著資訊。

端午節是他們先提醒我要好好吃飯

每天關心我有沒有吃飯、有沒有乖乖睡覺

看過一個笑話。

媽媽問小明:“你今年幾歲啦?”

小明說:“我今年三歲啦。”

媽媽又問:“那爸爸幾歲啦?”

小明說:“爸爸也三歲啦。”

媽媽很奇怪:“爸爸為什麼只有三歲呢?”

“因為爸爸是在我出生那一天才變成爸爸的呀!”

一百來字的對話,看得我差點要哭。

我們經常討論,個人性格多多少少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懦弱源於打擊式教育,狂躁是因為模仿雙親,不會過婚姻生活是上一輩帶來的陰影,思維不開闊則源於窮養。

但很多時候又忽視了,他們也是在我們出生那一天才開始學習為人父母,沒有人給他們培訓上崗,也沒有人告訴他們“合格的”父母應該是什麼樣子。

他們摸索前行的樣子,看上去不那麼標準,有時候又太小心翼翼,讓人心疼。

父母愛你的方式也是這樣,有時候是膽怯,有時候是張揚。

朋友說,考研的時候與男友異地戀,每日打電話,山盟海誓,蜜語甜言。一周年的時候,精心準備了禮物,寫了好長一封情書,算計著日子郵寄給他。

後來,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有天心血來潮收拾衣櫃的時候,發現那封曾用盡溫柔詞彙的信,完好無損地躺在角落,好像,被打開過,又好像,許久沒被打開過。

可高三那年伏在媽媽病床前寫的那封信,她媽媽一直保留到現在,白色的紙已經泛黃,折痕淹沒了字跡,但信裡的每一句話媽媽都記得。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哪怕在別人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她就滿世界宣揚,直到你感覺尷尬,阻止她為止;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在朋友圈流露出一點負面情緒,她就會馬上打電話過來問個沒完,直到你忍無可忍,把朋友圈負能量的內容都遮罩她為止;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說了哪樣菜好吃,她就頻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

其實她這輩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覺得好的,給你,都給你,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李健談起過和父親的一件事:

他的父親是患癌去世的,生病那會兒要上廁所的時候,幾乎都無法步行,實在不行了,李健就背著爸爸去上廁所,扶著他去。

爸爸在彌留之際,對他說了一句話:“原諒爸爸。”

李健和姐姐湊錢給父親交手術費,“當時我的歌唱事業沒有什麼大的起色,他一直擔心我的生活”。父親覺得是給兒子增加了負擔,現在連上廁所都還要兒子背兒子扶。

這句話成了至今最讓李健難過的話。

“我知道,父親是怕麻煩到我,所以最後他對我說了一句,‘原諒爸爸’,這句話對我來說,一直是很難過的一件事,我覺得他對我太客氣了。我覺得父子之間怎麼能用原諒呢?這完全是我應該的事。”

李健在節目中翻唱《父親寫的散文詩》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列》裡的那段話我現在已倒背如流: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在這短暫的緣分裡,你把最好的給了我,我也想把最好的給你。

@代立安C:“九寨溝所有人都想出來,可是我爸卻是不得不進去。”

即使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爸媽也留下了太多讓我捨不得刪除的聊天記錄。

在我做公眾號之前,我媽幾乎不關注訂閱號,微信全部的存在意義,除了跟我聊天打電話,就是用來發紅包搶紅包。

後來不知道從哪兒聽說點開看一篇文章可以加人氣,她的“工作”重心就變了:

一有新文章就點開看,就算是看不懂也一定要翻到最後點個贊,她還不遺餘力地往各種長輩群、朋友圈裡轉發。末了還不忘驕傲地補一句:“這是我閨女寫的!”

我既尷尬又感動。

好害怕她的親戚、同事們把她拉黑,又默默想大概只有親爹媽才這樣支持女兒吧。

即使在朋友圈,父母也一直在用笨拙的方式愛著你。

有時候太忙,忙到不想跟任何人聯繫。朋友都已經把我加入到約飯黑名單了,爸媽每天還是不停地給我發著資訊。

端午節是他們先提醒我要好好吃飯

每天關心我有沒有吃飯、有沒有乖乖睡覺

看過一個笑話。

媽媽問小明:“你今年幾歲啦?”

小明說:“我今年三歲啦。”

媽媽又問:“那爸爸幾歲啦?”

小明說:“爸爸也三歲啦。”

媽媽很奇怪:“爸爸為什麼只有三歲呢?”

“因為爸爸是在我出生那一天才變成爸爸的呀!”

一百來字的對話,看得我差點要哭。

我們經常討論,個人性格多多少少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懦弱源於打擊式教育,狂躁是因為模仿雙親,不會過婚姻生活是上一輩帶來的陰影,思維不開闊則源於窮養。

但很多時候又忽視了,他們也是在我們出生那一天才開始學習為人父母,沒有人給他們培訓上崗,也沒有人告訴他們“合格的”父母應該是什麼樣子。

他們摸索前行的樣子,看上去不那麼標準,有時候又太小心翼翼,讓人心疼。

父母愛你的方式也是這樣,有時候是膽怯,有時候是張揚。

朋友說,考研的時候與男友異地戀,每日打電話,山盟海誓,蜜語甜言。一周年的時候,精心準備了禮物,寫了好長一封情書,算計著日子郵寄給他。

後來,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有天心血來潮收拾衣櫃的時候,發現那封曾用盡溫柔詞彙的信,完好無損地躺在角落,好像,被打開過,又好像,許久沒被打開過。

可高三那年伏在媽媽病床前寫的那封信,她媽媽一直保留到現在,白色的紙已經泛黃,折痕淹沒了字跡,但信裡的每一句話媽媽都記得。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哪怕在別人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她就滿世界宣揚,直到你感覺尷尬,阻止她為止;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在朋友圈流露出一點負面情緒,她就會馬上打電話過來問個沒完,直到你忍無可忍,把朋友圈負能量的內容都遮罩她為止;

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說了哪樣菜好吃,她就頻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厭煩地埋怨了為止。

其實她這輩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覺得好的,給你,都給你,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李健談起過和父親的一件事:

他的父親是患癌去世的,生病那會兒要上廁所的時候,幾乎都無法步行,實在不行了,李健就背著爸爸去上廁所,扶著他去。

爸爸在彌留之際,對他說了一句話:“原諒爸爸。”

李健和姐姐湊錢給父親交手術費,“當時我的歌唱事業沒有什麼大的起色,他一直擔心我的生活”。父親覺得是給兒子增加了負擔,現在連上廁所都還要兒子背兒子扶。

這句話成了至今最讓李健難過的話。

“我知道,父親是怕麻煩到我,所以最後他對我說了一句,‘原諒爸爸’,這句話對我來說,一直是很難過的一件事,我覺得他對我太客氣了。我覺得父子之間怎麼能用原諒呢?這完全是我應該的事。”

李健在節目中翻唱《父親寫的散文詩》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列》裡的那段話我現在已倒背如流: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在這短暫的緣分裡,你把最好的給了我,我也想把最好的給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