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李杜兩座後人不可逾越的詩壇山峰!週六讀詩聖與詩仙巔峰作品!

李白與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二, 他們都見證了唐朝的由勝到衰的時期。 李白比杜甫大了十一歲, 但對杜甫非常尊重。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 信口而成, 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 ”(《詩藪·內編》卷六)王世懋認為:“(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 李更自然, 故居王上。 ”(《藝圃擷餘》)怎樣才算“自然”, 才是“無意於工而無不工”呢?這首《靜夜思》就是個樣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來, 說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 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

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 寫遠客思鄉之情, 然而它卻意味深長, 耐人尋繹, 千百年來, 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一個作客他鄉的人, 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 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思鄉的情緒, 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 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 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 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 例如梁簡文帝蕭綱《玄圃納涼》詩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裡, 用“空裡流霜不覺飛”來寫空明澄澈的月光, 給人以立體感, 尤見構思之妙。 可是這些都是作為一種修辭的手段而在詩中出現的。 這詩的“疑是地上霜”,

是敘述, 而非摹形擬象的狀物之辭, 是詩人在特定環境中一刹那間所產生的錯覺。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覺呢?不難想像, 這兩句所描寫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 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 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 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 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 真好象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 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 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 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 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淨!這時, 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 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對孤身遠客來說, 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 使人感到客況蕭條,

年華易逝。 凝望著月亮, 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 想到故鄉的一切, 想到家裡的親人。 想著, 想著, 頭漸漸地低了下去, 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 從“舉頭”到“低頭”, 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 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 寫得清新樸素, 明白如話。 它的內容是單純的, 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 卻又是體味不盡的。 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 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 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 從這裡, 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春望》

作者: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 安史叛軍攻陷長安, 肅宗在靈武即位, 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 被叛軍俘至長安, 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 身歷逆境思家情切, 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一、二兩聯, 寫春城敗象, 飽含感歎;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 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 真摯自然, 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 眷懷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 情景兼備而不游離, 感情強烈而不淺露, 內容豐富而不蕪雜, 格律嚴謹而不板滯。 ”此論頗為妥帖。 “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小編看來李白與杜甫生在同一時代, 必定是上天註定讓兩位詩人的才氣散播於唐朝乃至今。

英雄遇英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