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榮寶齋珍藏繪畫卷欣賞(四)

榮寶齋珍藏繪畫卷欣賞(四)

王宸(一七二〇—一七九七)字子凝(冰), 亦作紫凝, 號蓬心, 別署蓬薪、蓬樵, 晚署老蓬仙、蓬樵老、瀟湘翁、柳東居士、蓮柳居士、蒙叟、玉虎山樵、退官衲子。 江蘇太倉人;王時敏六世孫, 王原祁曾孫。 清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〇)舉人, 官至永州知府。 書法似顏真卿, 多藏古碑刻。 山水承家學, 以元四家為宗, 而深得黃公望法。 枯毫重墨, 氣味荒古, 脫略形似。 仿王紱尤得神髓。 中年時幹皴中尚有潤澤之趣, 至晚年則枯而且秀。 山石都在形似間。 與王愫、王昱、王玖稱“小四王”。 著有《繪林伐材》《蓬心詩鈔》。

《仿大癡筆意山水圖》

紙本水墨 縱九九·七釐米 橫四七·二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七三年

題識:癸巳十月仿大癡道人于吳門舟次, 蓬心王宸。

鈐印:王宸之印 子冰 方外司馬

《仿大癡筆意山水圖》

閔貞(一七三〇—約一七八八)字正齋, 號青喬(橋)。 江西南昌人, 寓湖北漢口, 又作漢陽或武昌人。

幼失怙恃, 痛二親遺容不獲見, 因篤志學畫, 有“孝子”之稱, 或呼為“閔騃子”。 善山水, 魄力沉雄, 頗得巨然神趣。 人物學吳偉, 筆墨奇縱, 衣紋隨意轉折, 豪邁絕倫;仕女善作直筆勾勒, 益遠益妍;尤擅白描羅漢, 譽者謂幾欲亂李公麟之真。 兼精寫真。 亦工篆刻, 專宗秦漢。

《柳馬圖》

紙本水墨 縱九四·五釐米 橫三六·五釐米

題識:正齋閔貞畫。

鈐印:閔貞之印 正齋 青喬

《柳馬圖》

陳馥(一七〇五—?)字松亭, 號晚翠道人。 浙江杭州人。 從陳撰學寫生, 得其法。

《柳燕圖》

紙本設色 縱一三三·八釐米 橫五五·六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六二年

題識:送歸燕, 送歸燕, 秋社今年又一遍;明年春社是來時, 隔不半年仍複見。 送歸燕, 送歸燕, 似把人家作郵傳;來時不是慕富貴, 去日曾非棄貧賤。 口喃喃, 尾涎涎, 意與主人相眷戀;對語殷勤楊柳樓, 雙飛再回梧桐院。 樓中院中有賓客, 主人日日開高宴。 酒杯去手易肺肝, 酒杯在手革顏面。 若將燕子比人情, 燕子年年情不變。 乾隆廿七年歲壬午之暮春, 雨窗案頭偶有舊紙, 戲圖並書石田翁《送歸燕》一則於玉茗軒中,

晚翠道人陳馥。

鈐印:癡絕 陳馥 晚翠道人

《柳燕圖》

蘇宜(生卒年不詳)一作名誼, 字仲瞻。 清康熙時浙江杭州人。 善畫山水, 摹藍瑛一派。

《疏林遠岫圖》

絹本水墨 縱一六六·六釐米 橫四二·七釐米

題識:疏林遠岫, 摹高士倪雲林筆, 仲瞻宜。

鈐印:蘇宜之印 眉山後裔

《疏林遠岫圖》

袁耀(生卒年不詳), 字昭道。 江蘇江都(今揚州)人, 袁江從子。 曾供奉如意館。 善畫山水及樓閣界畫, 與其叔袁江並稱。 時盛行四王山水, 工樓閣界畫者僅其叔侄二人。 間作花鳥並佳。

《秦川夕照圖》

絹本設色 縱一四八·五釐米 橫一九九·七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七一年

題識:秦川夕照。辛卯夏法王摩詰筆意,邗上袁耀。

鈐印:袁耀之印 昭道氏

《秦川夕照圖》

杜鼇(生卒年不詳)字海山,號一齋。清浙江金華人。拔貢生。工詩,善書。能以指頭畫山水、花卉,極精雅,畫石亦妙。

《指畫山水圖》

紙本水墨 縱一四六釐米 橫四九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六七年

題識:乾隆歲丁亥春日,婺州杜鼇指墨。

鈐印:杜鼇之印 愁仙

《指畫山水圖》

(以上內容選自《榮寶齋珍藏》)

創作年代:一七七一年

題識:秦川夕照。辛卯夏法王摩詰筆意,邗上袁耀。

鈐印:袁耀之印 昭道氏

《秦川夕照圖》

杜鼇(生卒年不詳)字海山,號一齋。清浙江金華人。拔貢生。工詩,善書。能以指頭畫山水、花卉,極精雅,畫石亦妙。

《指畫山水圖》

紙本水墨 縱一四六釐米 橫四九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六七年

題識:乾隆歲丁亥春日,婺州杜鼇指墨。

鈐印:杜鼇之印 愁仙

《指畫山水圖》

(以上內容選自《榮寶齋珍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