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隆化一山體石壁上雕刻了100多尊佛像,金代所造,歷史文化價值頗高!

石佛口摩崖造像1993年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 知道它的人卻並不多, 或者說它的知名度與其歷史價值並不對等。

石佛口摩崖造像

位於承德城西北隆化縣藍旗鎮少府村北山石壁之上。

現存面積東西長9米, 上下高1.5--1.8米。 為遼金時代造像, 採用高浮雕手法, 共存4組。

第一組:3尊三世佛作半浮雕式坐於束腰式須彌座上, 面容微笑慈祥, 身披通肩大衣, 兩手平放在盤坐雙膝之上。 三世佛兩側各站立佛1尊, 背面雕出千佛壁。

第二三組:均在龕內雕出千佛壁, 分上下兩層共107尊。

第四組:有坐佛像20尊, 佛頭束高髻,

垂長耳, 面目端莊, 神態自然。

在造像以東200米的環山處懸崖上, 有一人跡罕至的凹入石棚, 有元代石刻題記5行, 現保存4行。

在造像的前山腳下, 發現較多麻布大瓦, 疑為當時寺廟遺物。

對佛教文化研究意義重大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 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岩畫。 它是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 盛行於北朝時期, 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 摩崖石刻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

佛教傳入中國後, 對中國的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種影響在表現形式上是多種多樣的。 其中, 佛教文化與摩崖石刻的結合, 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佛教摩崖造像也成為現在人們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依據。

承德佛教摩崖造像有四個:隆化石佛口摩崖造像、灤平星龕岩寺、豐甯東喇嘛山摩崖造像和磬錘峰摩崖造像, 對於研究承德的佛教文化具有重大的史料價值。

漲姿勢:石窟與石刻的區別

石窟藝術是相對於洞窟內造像而言的, 一般都是直接在崖面上雕鑿佛像, 體量都比較大, 採用的藝術手法是多種多樣的, 可以是高浮雕, 也可以是淺浮雕或線刻。

摩崖石刻的內容限於崖面難以展開, 基本上都是一佛二菩薩的組合, 摩崖造像就是屬於石刻的一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