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揭秘金融騙局:為啥總有一款騙局適合你?

最近一段時間各種各樣的金融詐騙層出不窮, 讓人防不勝防。

從所謂的MMM平臺到近期IGOFX金融詐騙組織被曝光, 各類騙局不僅詐騙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受害者人數眾多, 更成為各級公安機關加緊處置的“風險隱患”。 可以說, 隨著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 各類金融騙局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

那麼, 如何避開各類形形色色的金融騙局?甚至一眼看透騙局呢?這或許要從一個義大利人說起。

圖為查理斯•龐茲

1903年義大利人查理斯•龐茲移民到了美國, 為了發財的龐茲幹過包括油漆工在內的各種工作。 他曾因偽造罪在加拿大坐過牢, 也曾在美國亞特蘭大因走私人口而蹲過監獄。 經過美國式發財夢十幾年的薰陶, 龐茲最終發現最快速賺錢的方法就是金融。

於是, 從1919年起, 龐茲隱瞞了自己的歷史來到了波士頓, 設計了一個投資計畫, 向美國大眾兜售。 這個投資計畫說起來很簡單,

就是投資一種東西, 然後獲得高額回報。 但是, 龐茲故意把這個計畫弄得非常複雜, 讓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

其實, 只要懂一點金融知識的人都會指出, 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能賺錢。 然而, 龐茲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 另一方面則設置了巨大的誘餌, 他宣稱, 所有的投資, 在90天之內都可以獲得40%的回報。

而且, 他還給人們“眼見為實”的證據:最初的一批“投資者”的確在規定時間內拿到了龐茲所承諾的回報。 於是, 後面的“投資者”大量跟進。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 差不多有4萬名波士頓市民, 變成龐茲賺錢計畫的投資者, 而且大部分是懷抱發財夢想的窮人, 龐茲共收到約1500萬美元的小額投資, 平均每人“投資”幾百美元。

這就是人所熟知的“龐茲騙局”。

圖為《華爾街之狼》電影截圖

自龐茲以後, 不到100年的時間裡, 由“龐氏騙局”衍生的各類騙局在世界各地“全面開花”, 上當受騙者不計其數。 不過, 雖然各類騙局“粉墨登場”出來時對外宣傳的形象不一, 但往往有一些明顯的特徵可供大家辨認。

其一是承諾低風險高回報。

這就是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原則。 現實中, 我們看到各類金融騙局往往用超高的投資回報率來吸引大量投資者, 卻從不揭示投資的風險因素。 目前, 各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不過是4%~5%左右, 如果有項目自稱超高收益, 大家一定要小心了。

其二是拆東牆、補西牆的資金。

由於根本無法實現承諾的投資回報, 因此對於老客戶的投資回報, 只能依靠新客戶的加入或其他融資安排來實現。 這對騙子們的現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 騙局的製造者們總是力圖擴大客戶的範圍, 拓寬吸收資金的規模, 以獲得資金騰挪回補的足夠空間。 他們從不拒絕新增資金的加入,

因為蛋糕做大了, 不僅攫取的利益更為可觀, 而且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大為降低, 騙局持續的時間可大大延長。

其三是金字塔形的投資者結構

為了支付先加入投資者的高額回報, “龐氏騙局”們必須不斷地發展下線, 通過利誘、勸說、親情、人脈等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 從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資者結構。 塔尖的少數知情者通過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參與者而謀利。

即便是高深莫測的納斯達克前董事會主席麥道夫也免不了拉攏下線的俗套, 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夥伴發展“下線”, 有的人因成功“引資”而獲取傭金, “下線”又發展新“下線”, 滾雪球式的壯大為“金字塔”結構。

圖為前納斯達克主席伯納德•麥道夫,他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詐騙案製造者

很顯然,充分理解上述三個特徵對我們應對各類金融騙局大有益處。然而,近些年來,關於金融騙局的揭秘與報導不可謂不多,但仍然有大量投資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筆者以為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是貪。在成功學滿天飛的當下,夢想一夜暴富的人越來越多。騙子們正是看到了這樣的現象,才會想到用超高收益來哄騙投資者。實際上,“你想要它的收益,而它想要卻你的本金”。

有鑑於此,面對超高收益,大家一定理性投資。正如上述所說的那樣,高收益對應的是高風險。在投資之前,大家應該多關注項目收益背後的風險因素,包括投向、期限等等。如果看不懂,千萬不要參與。此外,必要的金融常識也是我們看清投資項目好與壞的前提條件。

第二個原因是賭。這類人就是一批精明的投機者。他們一眼便能看清專案本質,之所以參與其中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會是遊戲的“最後接盤者”。同時,他們和騙局製作者一樣,賺得錢也是專案新客戶加入的錢,他們往往會低位抄底進入,並在項目崩盤前抽身“跑路”。

第三個原因是傻。筆者所說的傻並不是指智力方面的先天不足,而是指社會經驗方面的缺失。我們看到許多金融騙局不乏有高學歷人群加入,他們具備專業素養在某些領域成績斐然,但在金融騙局面前卻是個“孩子”。

另外,現實中許多人都存在嚴重的“從眾心理”,只要身邊大多數人都參與,他便覺得該項目就是安全可靠沒有風險的。豈不知這樣的心理正中了騙子們的下懷。還有一些多次參與金融騙局的深度參與者,他們已經被“洗腦”變成了專案啟動的必要“傻子”。

雖然以上所述只是筆者對於金融騙局的一些膚淺觀察,但大量事實告訴我們,金融騙局之所以成功往往與人性的弱點分不開。如果想遠離各類形形色色的金融騙局,筆者建議大家謹記上述三點原因,做到理性投資,以防上當受騙。(孫明勝)

圖為前納斯達克主席伯納德•麥道夫,他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詐騙案製造者

很顯然,充分理解上述三個特徵對我們應對各類金融騙局大有益處。然而,近些年來,關於金融騙局的揭秘與報導不可謂不多,但仍然有大量投資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筆者以為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是貪。在成功學滿天飛的當下,夢想一夜暴富的人越來越多。騙子們正是看到了這樣的現象,才會想到用超高收益來哄騙投資者。實際上,“你想要它的收益,而它想要卻你的本金”。

有鑑於此,面對超高收益,大家一定理性投資。正如上述所說的那樣,高收益對應的是高風險。在投資之前,大家應該多關注項目收益背後的風險因素,包括投向、期限等等。如果看不懂,千萬不要參與。此外,必要的金融常識也是我們看清投資項目好與壞的前提條件。

第二個原因是賭。這類人就是一批精明的投機者。他們一眼便能看清專案本質,之所以參與其中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會是遊戲的“最後接盤者”。同時,他們和騙局製作者一樣,賺得錢也是專案新客戶加入的錢,他們往往會低位抄底進入,並在項目崩盤前抽身“跑路”。

第三個原因是傻。筆者所說的傻並不是指智力方面的先天不足,而是指社會經驗方面的缺失。我們看到許多金融騙局不乏有高學歷人群加入,他們具備專業素養在某些領域成績斐然,但在金融騙局面前卻是個“孩子”。

另外,現實中許多人都存在嚴重的“從眾心理”,只要身邊大多數人都參與,他便覺得該項目就是安全可靠沒有風險的。豈不知這樣的心理正中了騙子們的下懷。還有一些多次參與金融騙局的深度參與者,他們已經被“洗腦”變成了專案啟動的必要“傻子”。

雖然以上所述只是筆者對於金融騙局的一些膚淺觀察,但大量事實告訴我們,金融騙局之所以成功往往與人性的弱點分不開。如果想遠離各類形形色色的金融騙局,筆者建議大家謹記上述三點原因,做到理性投資,以防上當受騙。(孫明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