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脫實重虛,低價網購將把家電製造業帶向深淵?

88元的觸摸電磁爐、69元的五葉風扇、56元的電飯煲、380元的電熱水器, 自家電通做產品評測深入瞭解製造業以後, 在網上看到這些低價家電動輒幾千、幾萬台的銷售量, 就有種觸目驚心、不寒而慄的感覺。

為什麼覺得可怕?是因為我們深知這些家電的銷售價格已經低於其他同類正常產品的製造成本, 而這個價格裡還包含了郵費、推廣費、交易費以及商家的利潤, 當扣除這些費用以後, 他們的生產成本還能剩下多少?

或許價格低的離譜也讓消費者產生了質疑, 在一個網路店鋪中, 商家對於低價做出的解釋是廠家直銷省去線下125%的管道環節讓利給消費者,

可是管道利潤真的有那麼高嗎?

事實上小家電批發沒有那麼多環節且僅有幾元的利潤, 零售毛利大多也不過二三十元而已, 真正低價的真相是這些網路商家不僅省去了管道環節, 還省去了必要的工藝、用料與品質。

電磁爐和風扇的電機可以用銅包鋁(在鋁線上鍍一層黃漆充當銅)代替純銅, 電飯煲的發熱盤可以用陶土代替鋁盤, 淨水器濾芯可以用普通黑炭替代活性炭, 塑膠件可以用回收料替代原生料, 一些空調、冰箱的重要部件可以用鐵管的決不用鋁管, 可以用鋁管的絕不用銅管,在產品的功率上、標準上能虛標就虛標,能降低就降低, 而這一切就是為了價格比競爭對手更低,

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圖為電機銅線刮開後漏出白色的鋁線)

近些年一些實體賣場、超市已經開始逐漸撤掉小家電櫃檯, 因為再好的產品也賣不過網上的低價, 一些店鋪迫于生存壓力和價格競爭也開始銷售網路、低價款家電;甚至於很多其他製造工廠、知名品牌也效仿推出這種減配、低配產品,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迎合網購及消費者的低價需求。

製造企業的核心價值不是提高產品工藝、品質, 而是追求如何“偷工減料”降低生產成本, 這不是很可笑、很可怕的事情嗎?當一些消費者用低價買到的產品不好用、出問題咒駡商家、指責中國製造不行之時, 有沒有考慮過你是否為產品的品質、服務買過單?

前不久到廣東考察生產企業, 很有意思的是在談採購價格之時, 生產企業的負責人拿出了一份詳細的參數表, 告知要根據產品所用配置來核算出廠價格, 也就是說同樣一款產品, 雖然外觀一樣卻可以有幾種不同的配置和用料, 最終呈現的價格差別也很大。

我當時就詢問, 如果外觀一樣, 低配的比高配的便宜, 那誰還賣高配?這個企業負責人卻說, 我們工廠也有苦衷, 以前這些低配是不做的, 但是這些年有很多客戶來採購尤其是網上的, 就要低價、低配, 我們不做其他家也做, 工廠也要養工人, 沒辦法的事情。

相對於廣東這種比較保守的“以配定價”, 浙江部分家電生產企業近些年已經完全脫離實體管道, 專門為電商生產專款,

而他們的經營思路就是以價定配, 如果網路上有一款家電賣100元銷量比較大, 他們就可以用80元生產出來銷售90元, 價格真的是沒有最低, 只有更低, 而這種產品的品質自然也是參差不齊, 有的甚至淪為一次性用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