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任大炮到任小米,任志強一夜白頭為哪般?

初見上面這張照片, 貓哥嚇了一跳, 幾乎不敢認了。 在所有人的印象裡, 他還是那位在臺上“炮火連天”的“大炮”, 可沉寂已久, 當他再次發聲時,

人們注意到了他的滿頭白髮。

他說:“早就不想染了, 就怕你們說什麼壓力大到一夜白頭。 ”

依舊是不在乎別人看法, 還是原來熟悉的“味道”, 他還是那麼一針見血:“第一個判斷依據是宏觀政策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為什麼大家都很重視年中一次年底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當他談起對房地產的長期市場判斷時, 所有人, 無論贊同還是反對, 都側耳傾聽。

他就是任志強。

董藩說, “任老漢也想念他的粉絲了”。

01

“信我的人都買了房發了財”

“態度和勇氣好像讓任志強站到了河的對岸, 一直不停地向河的另一邊的眾人大喊。 ”——甯高甯(前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人們似乎更喜歡用“任大炮”來稱呼任志強。

而任志強自己也說, 自己好像一不小心成了“人民公敵”。 《三聯生活週刊》在2007年的一期雜誌封面《人民公敵——任志強》, 把這個稱呼推得更廣。

任志強自己在習慣了這個稱呼之後, 也挺享受的, 因為“能享有這一稱號的人並不多, 一個是蔣介石, 另一個大約就是任志強了”。

之所以擔得上“人民公敵”的名號,

還在於這些年他轟轟作響的“炮聲”, 尤其是因房地產而聞名於世的他, 對房地產放的最響的一聲炮就是——“漲”。

炮火開多了, 也就難免遭遇反彈。

在2010年的時候, 他遭遇了“扔鞋事件”。 那是在大連的一個房地產論壇上, 任志強上臺發言的第一句話話音還未落,

就收穫了一句“去死吧”和一雙皺巴的落滿灰塵的破皮鞋。

扔鞋的走了, 自嘲“享受了總統待遇”的任志強, 繼續了其長達一個小時的發言, 而在發言中預測房地產的價格以及走勢時, 不忘繼續強調, “房價不能跌”。

媒體紛紛猜測, 扔鞋的哥們肯定是一個“房奴”。 任志強在對媒體的回應——“那人不是購房者, 他連首付都交不起”——更不掩其“大炮”本色。

扔鞋的到底是“房奴”還是付不起首付的屌絲, 人們已經失去了興趣, 更別提去考證了。 而人們對於房價的關注還是與日俱增, 因為鞋子誰都可以扔, 但房子可不是誰都有。

然後, 人們驚奇的發現, 那些被認為是“大炮”的言論, 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時間的驗證, 不少人高呼, 任志強才是“自家人”。

任志強自己也說, “罵我的人很多, 信我的人很少, 但是結果信我的人都買了房發了財, 而罵我的人本來可以用之前的錢買一套小房子的, 現在只夠買一個廁所。 ”

02

地產大佬, 資本運作高手

“他是特別典型的大時代中的奮鬥者。 ”——馮侖(萬通控股董事長)

自信也好,自負也罷,這都是老任的資本。畢竟,作為一個地產商,在房地產市場這麼多年的耕耘,早就讓他坐穩了“大佬”的位子。

而在那之前,他也曾是一個創業者。

他從不回避自己的身份,在他的回憶錄裡,有專門的章節來寫他“官二代”、“紅二代”的生活,但是他並不承認自己的事業是“拼爹”,而是在北京青年服務社開小店、洗衣店等小生意做起,他的第一筆生意也不是什麼大生意,而是出口兔皮,甚至這第一筆生意得到的教訓也遠大於盈利。

這筆生意讓任志強第一次接觸到了外匯,第一次知道了匯率的變動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也懂得了市場的力量,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知和對知識的渴望,讀書成為了必修課。

1984年,任志強進入華遠,從華遠建設部經理,到副總經理再到總經理,任志強當了“房地產商”,並帶領華遠越做越大。

1994年,西城區區屬的國營企業華遠完成了合資,華潤創業成為了華遠的第一大股東。1996年,華潤創業以在開曼群島重新註冊的華潤(北京)置地公司的名義向香港聯交所提起了上市申請,成為內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

當然這種上市方式不表示華遠在香港上市,只是持有華遠房地產公司52%的股權的外資部分在香港上市,但是上市的股權部分所擁有的全部資產是華遠房地產公司的資產,任志強把這種方式叫做“借橋上市”。

不僅上級驚歎,王石都動了心。1996年開始,王石就跟任志強討論借助上市融的資金進行收購,讓華遠成為萬科的最大股東。而且在1997年,這事就差點談成了,當時的大股東深特發同意轉讓控股權,華遠公司也同意收購萬科的決議,最終因為深特發的黨委書記換人,使得收購案流產。

最終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的是華潤。2000年8月,華潤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而這與華遠當初上市時的約定相違背,最終華遠與華潤分手。

那段時間,是任志強難熬的日子,可他還是帶著華遠二次創業,並在2008年,華遠地產實現了借殼上市。一個“借橋”,一個“借殼”,任志強帶領華遠實現兩次資本市場上的飛躍。

功成名就,2014年底任志強宣佈退休,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03

走,到阿拉善治沙去

“一個目露凶光的慈祥的老任。”——劉春(原搜狐公司副總裁)

任志強雖然退出了商場,卻在更廣闊的天地做一件更有意義的大事。

距離北京以西一千公里有個叫阿拉善的地方,“阿拉善”是賀蘭山的音轉,賀蘭山名源于匈奴族賀蘭部在此住牧,阿拉善因賀蘭山而得名。阿拉善地區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據考古證實,舊石器時代今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就有人類存在。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商周時期,弱水流域、居延海畔就有殷商周朝先民生活的足跡。

可二十多年前,曾經中華民族的龍興之地,卻成了沙塵暴的“發源地”,阿拉善的騰格裡沙漠千里沙海卷起的沙塵吹遍北方。僅2000年中國華北地區9次沙塵暴,有8次源于阿拉善。

“風起額濟納,沙落北京城。”

2003年10月,任志強的故友、情同兄長的劉曉光,站在了阿拉善的烈日下,目之所及之處都是黃沙,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人類怎麼會這樣呢?”那一刻,他跪倒在沙漠裡,“感覺心靈受到洗禮和震撼,開始思考企業家在環境保護上的作為。”

隨後,劉曉光一個個打電話、一個個遊說,號召起了80位企業家和他一起來做阿拉善這個“偉大的事業”。

2004年,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這被視為中國企業家階層環保意識覺醒的元年。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最初目標就是改善和恢復阿拉善地區的生態環境,減緩或防止阿拉善地區的荒漠化,從而減緩或遏制沙塵暴的發生。

任志強第一次去阿拉善的時候,是沿著賀蘭山脈向沙漠挺進,而在任志強的家譜中有記載,曾有祖先在賀蘭山駐守,對他而言,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所以任志強雖然不是協會的發起者,卻是協會堅定的守護者。

雖然多次在協會的理事選舉上落選,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對SEE投入最多的時間和精力。

要治理千里沙海,不能僅僅是開會討論,還需要去治理,才能制服為害北方大地的“沙魔”。在演講臺上指點江山的任志強一到了阿拉善,就畫風突變,任總瞬間變成了工頭。

任志強曾十幾次帶隊去阿拉善,不是去觀光,而是去揮鍬種樹。除了華遠的員工、家屬,還有來自社會各界成百上千的公益熱心人士參與其中。在烈日下,任志強和年輕人們一起鐵鍬挖坑,植樹灌水。

十幾年下來,協會在阿拉善已經植樹近1000萬棵樹。

樹進沙退,曾經不可一世的沙海就在人們十幾年扎實的種樹下,慢慢被馴服。當強風吹襲賀蘭山大地,不再是卷起漫天黃沙,而是綠葉搖曳,生機盎然。當年劉曉光為止震撼流淚的沙漠,如今綠樹成蔭,劉曉光故人已去,任志強也白髮蒼蒼。

退休後的任志強去阿拉善去得更勤快了,他說:“現在我一年有200天時間花在阿拉善SEE公益環保上,發展會員、開會、宣講……4月份就有12天是在出差路上。”

當站在阿拉善的黃土上,他是否想起他那位“兄長”劉曉光,斯人已逝,前路還漫漫,治沙不能容得一刻鬆懈,當沙子被治理,任志強又操心起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不能讓當地農民通過生產致富,就會繼續依賴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生存。”

04

賣小米的任志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沙吃啥?

阿拉善地區氣候乾燥、土壤肥力不夠,種什麼好呢?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經過考察和調研,將目光定在了小米上。小米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中國人的“黃皮膚”,或許,就是小米的“黃”。

小米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阿拉善有著千里適合種植小米的土地,開發這些土地,不僅可以治理荒地,還可以讓老百姓從中獲益,一舉多得。

任志強說:“阿拉善地區最有名的是騰格裡沙漠,當地以種植玉米為主,導致地下水過度使用,沙漠開始蔓延,因此紮根淺的植物都死了。以小米替代玉米,用滴灌技術來解決漫灌費水的問題,以改善阿拉善地區農業結構的方式治理當地荒漠化問題,同時通過賣小米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說幹就幹。任志強和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工作人員,放下鐵鍬又扛起了鋤頭,和當地老百姓種起了小米。

種小米也是技術活。

“2014年技術不是很完整,農民以為下種越多,產量越高,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今年我們會加強技術指導,對農民提前進行技術培訓,從間苗、澆水、除草、施肥等各個環節”,從去年的1000畝,到2015年預備擴大到1萬畝,任志強依然不滿意,“從阿拉善的耕地面積來看,最少可以擴大到20萬畝,我們現在還在起步階段,沙漠治療和讓農民接受這個理念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工作要很細緻的進行。”

小米種起來了,還要賣出去。任志強成了阿拉善小米的“首席推銷員”,到處“吆喝推銷”小米。在阿拉善SEE協會搞活動時,讓他唱歌就唱歌,讓給女孩梳小辮就梳。為了代言小米,他也可以“萌萌噠”。去小學送午餐煮小米粥、當聖誕老任送米,“任師傅”為了賣米,什麼都幹。

他希望能將親自開拖拉機耕地,親自耕作、收割的“任小米”賣到千家萬戶,在人們享用到來自無污染無公害的阿拉善“任小米”的時候,也讓阿拉善的農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10多年來,劉曉光和任志強在北京蓋著房子,又去阿拉善種著樹,阿拉善的黃沙已經不再襲擾京華大地的高樓,他們用鐵鍬實踐了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願望。

黃色,可以是黃沙的黃,也可以是小米成熟的黃色。

有一次在阿拉善,當任志強接受採訪,有農民遞上了新耕作出的小米穗兒,他拿著那串米穗兒興奮的讓周圍人看,拿手指著它們說:“你們看,這長得多好!”

自信也好,自負也罷,這都是老任的資本。畢竟,作為一個地產商,在房地產市場這麼多年的耕耘,早就讓他坐穩了“大佬”的位子。

而在那之前,他也曾是一個創業者。

他從不回避自己的身份,在他的回憶錄裡,有專門的章節來寫他“官二代”、“紅二代”的生活,但是他並不承認自己的事業是“拼爹”,而是在北京青年服務社開小店、洗衣店等小生意做起,他的第一筆生意也不是什麼大生意,而是出口兔皮,甚至這第一筆生意得到的教訓也遠大於盈利。

這筆生意讓任志強第一次接觸到了外匯,第一次知道了匯率的變動對商品價格的影響,也懂得了市場的力量,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無知和對知識的渴望,讀書成為了必修課。

1984年,任志強進入華遠,從華遠建設部經理,到副總經理再到總經理,任志強當了“房地產商”,並帶領華遠越做越大。

1994年,西城區區屬的國營企業華遠完成了合資,華潤創業成為了華遠的第一大股東。1996年,華潤創業以在開曼群島重新註冊的華潤(北京)置地公司的名義向香港聯交所提起了上市申請,成為內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

當然這種上市方式不表示華遠在香港上市,只是持有華遠房地產公司52%的股權的外資部分在香港上市,但是上市的股權部分所擁有的全部資產是華遠房地產公司的資產,任志強把這種方式叫做“借橋上市”。

不僅上級驚歎,王石都動了心。1996年開始,王石就跟任志強討論借助上市融的資金進行收購,讓華遠成為萬科的最大股東。而且在1997年,這事就差點談成了,當時的大股東深特發同意轉讓控股權,華遠公司也同意收購萬科的決議,最終因為深特發的黨委書記換人,使得收購案流產。

最終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的是華潤。2000年8月,華潤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而這與華遠當初上市時的約定相違背,最終華遠與華潤分手。

那段時間,是任志強難熬的日子,可他還是帶著華遠二次創業,並在2008年,華遠地產實現了借殼上市。一個“借橋”,一個“借殼”,任志強帶領華遠實現兩次資本市場上的飛躍。

功成名就,2014年底任志強宣佈退休,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03

走,到阿拉善治沙去

“一個目露凶光的慈祥的老任。”——劉春(原搜狐公司副總裁)

任志強雖然退出了商場,卻在更廣闊的天地做一件更有意義的大事。

距離北京以西一千公里有個叫阿拉善的地方,“阿拉善”是賀蘭山的音轉,賀蘭山名源于匈奴族賀蘭部在此住牧,阿拉善因賀蘭山而得名。阿拉善地區是遠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據考古證實,舊石器時代今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就有人類存在。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商周時期,弱水流域、居延海畔就有殷商周朝先民生活的足跡。

可二十多年前,曾經中華民族的龍興之地,卻成了沙塵暴的“發源地”,阿拉善的騰格裡沙漠千里沙海卷起的沙塵吹遍北方。僅2000年中國華北地區9次沙塵暴,有8次源于阿拉善。

“風起額濟納,沙落北京城。”

2003年10月,任志強的故友、情同兄長的劉曉光,站在了阿拉善的烈日下,目之所及之處都是黃沙,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人類怎麼會這樣呢?”那一刻,他跪倒在沙漠裡,“感覺心靈受到洗禮和震撼,開始思考企業家在環境保護上的作為。”

隨後,劉曉光一個個打電話、一個個遊說,號召起了80位企業家和他一起來做阿拉善這個“偉大的事業”。

2004年,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這被視為中國企業家階層環保意識覺醒的元年。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最初目標就是改善和恢復阿拉善地區的生態環境,減緩或防止阿拉善地區的荒漠化,從而減緩或遏制沙塵暴的發生。

任志強第一次去阿拉善的時候,是沿著賀蘭山脈向沙漠挺進,而在任志強的家譜中有記載,曾有祖先在賀蘭山駐守,對他而言,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所以任志強雖然不是協會的發起者,卻是協會堅定的守護者。

雖然多次在協會的理事選舉上落選,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對SEE投入最多的時間和精力。

要治理千里沙海,不能僅僅是開會討論,還需要去治理,才能制服為害北方大地的“沙魔”。在演講臺上指點江山的任志強一到了阿拉善,就畫風突變,任總瞬間變成了工頭。

任志強曾十幾次帶隊去阿拉善,不是去觀光,而是去揮鍬種樹。除了華遠的員工、家屬,還有來自社會各界成百上千的公益熱心人士參與其中。在烈日下,任志強和年輕人們一起鐵鍬挖坑,植樹灌水。

十幾年下來,協會在阿拉善已經植樹近1000萬棵樹。

樹進沙退,曾經不可一世的沙海就在人們十幾年扎實的種樹下,慢慢被馴服。當強風吹襲賀蘭山大地,不再是卷起漫天黃沙,而是綠葉搖曳,生機盎然。當年劉曉光為止震撼流淚的沙漠,如今綠樹成蔭,劉曉光故人已去,任志強也白髮蒼蒼。

退休後的任志強去阿拉善去得更勤快了,他說:“現在我一年有200天時間花在阿拉善SEE公益環保上,發展會員、開會、宣講……4月份就有12天是在出差路上。”

當站在阿拉善的黃土上,他是否想起他那位“兄長”劉曉光,斯人已逝,前路還漫漫,治沙不能容得一刻鬆懈,當沙子被治理,任志強又操心起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不能讓當地農民通過生產致富,就會繼續依賴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生存。”

04

賣小米的任志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沙吃啥?

阿拉善地區氣候乾燥、土壤肥力不夠,種什麼好呢?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經過考察和調研,將目光定在了小米上。小米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中國人的“黃皮膚”,或許,就是小米的“黃”。

小米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阿拉善有著千里適合種植小米的土地,開發這些土地,不僅可以治理荒地,還可以讓老百姓從中獲益,一舉多得。

任志強說:“阿拉善地區最有名的是騰格裡沙漠,當地以種植玉米為主,導致地下水過度使用,沙漠開始蔓延,因此紮根淺的植物都死了。以小米替代玉米,用滴灌技術來解決漫灌費水的問題,以改善阿拉善地區農業結構的方式治理當地荒漠化問題,同時通過賣小米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

說幹就幹。任志強和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工作人員,放下鐵鍬又扛起了鋤頭,和當地老百姓種起了小米。

種小米也是技術活。

“2014年技術不是很完整,農民以為下種越多,產量越高,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今年我們會加強技術指導,對農民提前進行技術培訓,從間苗、澆水、除草、施肥等各個環節”,從去年的1000畝,到2015年預備擴大到1萬畝,任志強依然不滿意,“從阿拉善的耕地面積來看,最少可以擴大到20萬畝,我們現在還在起步階段,沙漠治療和讓農民接受這個理念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工作要很細緻的進行。”

小米種起來了,還要賣出去。任志強成了阿拉善小米的“首席推銷員”,到處“吆喝推銷”小米。在阿拉善SEE協會搞活動時,讓他唱歌就唱歌,讓給女孩梳小辮就梳。為了代言小米,他也可以“萌萌噠”。去小學送午餐煮小米粥、當聖誕老任送米,“任師傅”為了賣米,什麼都幹。

他希望能將親自開拖拉機耕地,親自耕作、收割的“任小米”賣到千家萬戶,在人們享用到來自無污染無公害的阿拉善“任小米”的時候,也讓阿拉善的農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10多年來,劉曉光和任志強在北京蓋著房子,又去阿拉善種著樹,阿拉善的黃沙已經不再襲擾京華大地的高樓,他們用鐵鍬實踐了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願望。

黃色,可以是黃沙的黃,也可以是小米成熟的黃色。

有一次在阿拉善,當任志強接受採訪,有農民遞上了新耕作出的小米穗兒,他拿著那串米穗兒興奮的讓周圍人看,拿手指著它們說:“你們看,這長得多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