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光大證券:丘鈦科技(01478)攻克華為夯實成長基礎

本文選自“EBoversea”微信公眾號, 作者為付天姿, 秦波, 原標題《【光大海外TMT】丘鈦科技(01478)攻克華為夯實成長基礎, 期待下半年更為強勁出貨》, 本文所涉及的證券研究資訊由光大證券海外研究團隊編寫。

攝像指紋業務雙輪驅動, 業績大幅超市場預期

丘鈦科技(01478)2017H1總營收為36.0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108.7%;毛利潤為4.3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169.2%。 受益於攝像模組產品結構的明顯改善以及規模經濟效益提升, 公司毛利率改善明顯, 由2016H1的9.3%提升至2017H1的12.1%。 淨利潤為2.0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高達145.5%, 大幅超市場預期;每股基本盈利為0.184元人民幣。

由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

攝像模組ASP有望繼續向上突破

2017H1攝像模組出貨量為83.2百萬件, 同比增長12.3%, 儘管低於全年增速指引, 然而ASP由2016H1的22.8元大幅提升至30.9元, 產品結構調整作用顯著。 13MP以上出貨量同比增長249%, 出貨占比為43.5%, 已達致40%的全年指引, 營收占比為67.8%, 晉升為攝像模組業務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繼OPPO、vivo之後, 公司成功與華為建立直接合作關係, 催化公司業績加速成長的同時, 多元化客戶組合也將降低經營風險。 公司穩步推進模組小型化封裝技術, 將陸續於本年度投產, 免AA工藝的引入將有助於生產成本管控, 加強模組產品競爭力。 下半年為國產手機傳統旺季, 預計下半年攝像模組出貨量同比增速將超30%。 13MP以上占比提升空間較為可觀, 且雙攝占比提升潛力大,

賦予ASP持續向上突破的動力。

指紋識別上半年出貨超額完成, 產能擴張加速市占率提升可期

2017H1指紋識別模組出貨量為34.3百萬件, 同比增長23倍, 考慮到下半年出貨表現通常更佳, 預計全年出貨量將大概率超60百萬件。 受指紋晶片價格下降影響, 2017H1指紋模組ASP為30.1元, 較2016全年的34.2元降低9%。 2017年指紋識別在國產手機市場的滲透率有望由2016年的40%提升至60%。 隨著自身產能擴張的加速(預計於年底前超17百萬顆/月), 公司有望獲取更多客戶訂單, 搶佔更高市場份額。

上調目標價至15元港幣, 重申“買入”評級

考慮到丘鈦科技(01478)核心客戶持續放量, 攝像模組產品結構升級顯著, 指紋識別模組增長強勁, 我們對公司未來業績成長更為樂觀, 上調17-19年淨利潤至4.63、6.99和10.15億元,

複合增長率達75%, 重申買入評級, 上調目標價至15元港幣, 分別對應17-18年30x和20x的PE, 較當前股價有45%的上漲空間。

風險提示:攝像模組行業競爭加劇;人民幣大幅貶值

附錄:2017年公司中期業績會議紀要

管理層討論

1 業績核心驅動因素

(1)堅定走優化產品結構的道路。 公司雖然非常重視雙攝模組出貨量, 但是丘鈦科技更加重視產品的結構優化。 所以公司一直努力提升高端模組在客戶銷貨量份額的提升, 同時也取得了進展。

(2)雙輪驅動。 在16年之前, 公司只有攝像頭模組一個業務。 在16年下半年之後, 攝像頭模組和指紋識別模組成為了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

(3)繼續擴展客戶, 今年上半年拿到華為攝像頭模組直接供應資格, 這對於公司來說是一個增長動力。

公司基本上已經成為內地手機商攝像頭主要供應商, 這對於之後公司優化產品結構, 提高市場份額有很大幫助。

(4)為未來佈局:深化攝像頭器件製造能力, 佈局自動識別系統

2 未來發展戰略

(1)平臺戰略。 公司現在的平臺是B2B的平臺, 不是B2C平臺, 同時平臺主要針對工業、手機、AR、VR、監控、汽車五大領域, 並希望發展比較重要的客戶群。 就像騰訊一樣, 在平臺搭建好之後, 我們會在模組之後推出器件, 器件要比模組的毛利率更高。

(2)系統產品戰略, 這是我們將來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從這個戰略出發, 除了模組之外, 公司會推出像3D模組、ADAS等, 這幾個就是公司未來的增長點, 這是明年或者後年我們要做的事情。

3 核心技術工藝

(1)攝像頭小型化。

(2)潛望式光學變焦:通過將鏡頭倒置減少Z方向高度使光線通過棱鏡反射到Tele鏡頭中去, 同時總鏡頭高度又不高

(3)結構光模組:重點佈局, 如果結構光以後取代指紋識別技術, 公司肯定是受益的。

(4)智慧汽車檢測系統:1)環視監測系統, 已經把系統做出來, 但是還沒有量產;(2)智慧駕駛系統;3)硬體, 車載DV我們是和國內一家著名的製造商合作的, 現在是在和他們談專案, 產品有智慧地圖等。

(5)指紋識別:主要有電容式、超聲波式以及光學式指紋識別三種方案。 其中主流的還是電容式指紋識別, 因為其工藝成熟, 並且產能是獲得承認的。 為滿足客戶需求, 我們在光學式指紋識別方面也做了研發。

Q&A匯總

1 未來增長展望

1.1. 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積極因素:

(1)在數量上面還是有機會增長的。因為在上半年相頭模組只增長12.3%的情況下,我們還是維持全年的guidance不變,也就是規模繼續擴大,有利於降低邊際成本。

(2)繼續提升13MP以上規模及比例,其中雙攝的比例我們也坦白地承認可能比友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想這中間還有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因為雙攝整體趨勢來說還是比較明確的。

(3)行業集中度提升。

(4)新產品的推出:可能也會有利於我們毛利率上的提升。新產品不是指新貨,而是指小型化MOC之類的產品。

消極因素:

(1)人民幣匯率。這確實是懸在腦袋上的劍,但總體來說今天上半年是有利的,但未來的趨勢是不確定的。事實上我們從業務和貨幣工具上都有做了些努力,包括用美元結算的比例在過去的一年是適當有所降低的;同時我們也適當採取了一些對沖的方式,加強對匯率的監控。

(2)美國品牌的出貨衝擊:市場都對美國某品牌出貨充滿預期,到時會對中國品牌帶來什麼樣的衝擊,現在還是不確定的。但長期來看,我們相信中國品牌無論是在銷售管道上還是在和客戶需求的契合度上都有著更強的競爭力。我們還是持續看好中國產業鏈的發展。

1.2. 未來毛利率改善動力

(1)可能會進入毛利率比較高的市場,手機只是其中一個市場,我們可能會進入其他的提升毛利率的市場。

(2)產品形態可能也是比較高毛利率的形態。因為現在不好說,很多人可能說鏡頭並購成功,我們會大力去推這個鏡頭,我們也在培養像鏡頭這些高毛利率的零部件。其次,因為我們本身會做終端產品,像我們的演算法,視覺系統,我們會逐步進入這些高毛利率的市場裡邊,所以產品形態和市場都會有所變化。

(3)海外客戶將會成為我們非常重要開發的重點。比如說可能會涉及一些lens的攝像頭,還是比較高端的,都是些比較大型的客戶。

簡言之,一方面我們希望在手機的攝像頭方面降低成本,擴大規模,提升我們的產品定位。除此之外,我們有新的市場和新的產品,在中長期中去改變毛利率的做法。

2 攝像模組業務

2.1. 新型模組技術發展動態

(1)MOC封裝:我只想說MOC非常快,至少在國內2017、2018我們是大量量產的。

(2)結構光3D產品:其實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工作,包括完整的3D產品在做樣。這個我們還要看各方的配合,但我是希望明年下半年它可以出現。

(3)潛望光學變焦:要經過測試的,會涉及到裝備方式,鏡頭、馬達都是經過重新設計的。這個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哪家廠商可以大量量產,不管是3倍的還是5倍的。在這方面,我們也有交過小批量。客戶能上量的話,雖然我們不是market leader, 但離leader差得應該也不遠。

(4)虹膜:我們也有做過,但是真不敢說,消費者場景也不是那麼attractive, 目前來看,而且替代技術也挺多的,所以不是那麼的強勁。

(5)我們更關注的是我們如何把客戶的base進一步做大,怎麼才能做到汽車監控和工業市場裡面,能有一些產品帶進去。

2.2. 雙攝預期滲透率及ASP

(1)現在還沒有雙攝滲透率方面的資訊。相比于我們過去業績來講,我們雙攝滲透率相比過去同期增長明顯。同時相比于友商,我們在雙攝方面的滲透率還沒它們高。相信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在雙攝上會有非常大的一段成長空間和機會。隨著我們客戶結構升級,我們也會在雙攝上很大的一段成長空間。

(2)我們已經獲取了所有主要手機商單攝產品供應的資格,相信這對於我們將來進入雙攝高端產品也是更好的一個機會。

(3)同樣的產品在過去一般都是一年ASP下降20%這樣,隨著產品結構的改善,產品平均單價仍然會有繼續提升的空間。包括我們和友商對比時,我們是存在差距的,但這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2.3. 明年上半年結構光能否在市場上應用?

(1)產業鏈上有制約,如果用一般的技術去做的話,可能不是太好,而關鍵部件是產能不足的,供應鏈上是有問題的。結構光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結構光量產還是需要時間的。

(2)從結構光的應用上來講,一般分為三個:智慧解鎖,手勢控制以及補光美顏。其中最大的潛力還是在美顏這個應用上,結構光技術對於美顏需要的補光説明很大。

2.4. 華為供貨情況

(1)我只想說華為有自己一整套流程,那我們是新兵,按照華為的流程來說,是先看你的能力。

(2)華為的單攝方面未來經過努力我們都有機會參與,那麼雙攝我相信經過單攝之後應該也有機會去參與。

丘鈦科技財務報表預測

1.1. 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積極因素:

(1)在數量上面還是有機會增長的。因為在上半年相頭模組只增長12.3%的情況下,我們還是維持全年的guidance不變,也就是規模繼續擴大,有利於降低邊際成本。

(2)繼續提升13MP以上規模及比例,其中雙攝的比例我們也坦白地承認可能比友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想這中間還有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因為雙攝整體趨勢來說還是比較明確的。

(3)行業集中度提升。

(4)新產品的推出:可能也會有利於我們毛利率上的提升。新產品不是指新貨,而是指小型化MOC之類的產品。

消極因素:

(1)人民幣匯率。這確實是懸在腦袋上的劍,但總體來說今天上半年是有利的,但未來的趨勢是不確定的。事實上我們從業務和貨幣工具上都有做了些努力,包括用美元結算的比例在過去的一年是適當有所降低的;同時我們也適當採取了一些對沖的方式,加強對匯率的監控。

(2)美國品牌的出貨衝擊:市場都對美國某品牌出貨充滿預期,到時會對中國品牌帶來什麼樣的衝擊,現在還是不確定的。但長期來看,我們相信中國品牌無論是在銷售管道上還是在和客戶需求的契合度上都有著更強的競爭力。我們還是持續看好中國產業鏈的發展。

1.2. 未來毛利率改善動力

(1)可能會進入毛利率比較高的市場,手機只是其中一個市場,我們可能會進入其他的提升毛利率的市場。

(2)產品形態可能也是比較高毛利率的形態。因為現在不好說,很多人可能說鏡頭並購成功,我們會大力去推這個鏡頭,我們也在培養像鏡頭這些高毛利率的零部件。其次,因為我們本身會做終端產品,像我們的演算法,視覺系統,我們會逐步進入這些高毛利率的市場裡邊,所以產品形態和市場都會有所變化。

(3)海外客戶將會成為我們非常重要開發的重點。比如說可能會涉及一些lens的攝像頭,還是比較高端的,都是些比較大型的客戶。

簡言之,一方面我們希望在手機的攝像頭方面降低成本,擴大規模,提升我們的產品定位。除此之外,我們有新的市場和新的產品,在中長期中去改變毛利率的做法。

2 攝像模組業務

2.1. 新型模組技術發展動態

(1)MOC封裝:我只想說MOC非常快,至少在國內2017、2018我們是大量量產的。

(2)結構光3D產品:其實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工作,包括完整的3D產品在做樣。這個我們還要看各方的配合,但我是希望明年下半年它可以出現。

(3)潛望光學變焦:要經過測試的,會涉及到裝備方式,鏡頭、馬達都是經過重新設計的。這個目前在市場上還沒有哪家廠商可以大量量產,不管是3倍的還是5倍的。在這方面,我們也有交過小批量。客戶能上量的話,雖然我們不是market leader, 但離leader差得應該也不遠。

(4)虹膜:我們也有做過,但是真不敢說,消費者場景也不是那麼attractive, 目前來看,而且替代技術也挺多的,所以不是那麼的強勁。

(5)我們更關注的是我們如何把客戶的base進一步做大,怎麼才能做到汽車監控和工業市場裡面,能有一些產品帶進去。

2.2. 雙攝預期滲透率及ASP

(1)現在還沒有雙攝滲透率方面的資訊。相比于我們過去業績來講,我們雙攝滲透率相比過去同期增長明顯。同時相比于友商,我們在雙攝方面的滲透率還沒它們高。相信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在雙攝上會有非常大的一段成長空間和機會。隨著我們客戶結構升級,我們也會在雙攝上很大的一段成長空間。

(2)我們已經獲取了所有主要手機商單攝產品供應的資格,相信這對於我們將來進入雙攝高端產品也是更好的一個機會。

(3)同樣的產品在過去一般都是一年ASP下降20%這樣,隨著產品結構的改善,產品平均單價仍然會有繼續提升的空間。包括我們和友商對比時,我們是存在差距的,但這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2.3. 明年上半年結構光能否在市場上應用?

(1)產業鏈上有制約,如果用一般的技術去做的話,可能不是太好,而關鍵部件是產能不足的,供應鏈上是有問題的。結構光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結構光量產還是需要時間的。

(2)從結構光的應用上來講,一般分為三個:智慧解鎖,手勢控制以及補光美顏。其中最大的潛力還是在美顏這個應用上,結構光技術對於美顏需要的補光説明很大。

2.4. 華為供貨情況

(1)我只想說華為有自己一整套流程,那我們是新兵,按照華為的流程來說,是先看你的能力。

(2)華為的單攝方面未來經過努力我們都有機會參與,那麼雙攝我相信經過單攝之後應該也有機會去參與。

丘鈦科技財務報表預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