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原創丨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

西元581年—618年, 隋朝建立, 雖然從建立到滅亡僅僅三十多年的時間, 但曾經卻是一個富裕的王朝, 就連貞觀之治時期的唐朝, 也只能望其項背。

隋朝之初, 與突厥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戰爭, 擊潰了突厥的軍事威脅, 還統一了青海地區。 隋文帝勵精圖治, 開創了著名的“開皇之治”。

元代的馬端臨在他的《文獻通考》中說到“古今稱國計之富者, 莫如隋”。 《隋書·食貨志》也記載“時百姓承平日久, 雖數遭水旱, 而戶口歲增。 諸州調物, 每歲河南自潼關, 河北自蒲阪, 達于京師, 相屬於路, 晝夜不絕者數月”

, 一片繁華景象。 《中國賦稅史》:“文帝之初, 有戶三百六十余萬;平陳所得又五十萬。 ……大業二年, 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六;人口, 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 此隋之極盛也”!人口增加, 農業和手工業發達, 經濟鼎盛。 但是在隋煬帝時期修建各種基礎設施, 強征人力開鑿大運河,

東征西殺, 造成百姓的怨氣沖天, 官逼民反。 造成這個短命王朝的盛極而亡!

那麼這個短命的王朝到底有多富呢?

農業、手工業、科技發達, 市場豐富

《貞觀政要》稱隋“計天下儲積, 得供五六十年國庫充盈。 就是說國庫的庫存, 可以養活天下的老百姓五十年, 直到唐朝時期的開元之治, 唐朝的經濟實力才和大隋的大業五年的經濟水準相當, 隋朝真是富得流油啊!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並修改賦役, 減輕農民生產壓力。

隋朝時, 天文曆法、數學、博物學、建築學與醫學上的建樹很高。 隋朝數學發達, 當時士人皆須學習簡易九數, 在國子監(大學)設有算學(數學系)。 隋朝的橋樑設計師李春, 當時建造設計的趙州橋, 比歐洲早700多年, 發明世界上最早的整體雕版印刷和彩色紙張,

興建水利, 開鑿大運河, 河運熙熙,皆為利來, 貿易攘攘,皆為利往, 使水運交通貿易空前發達, 運河的開通, 減少和旱澇災害, 糧食年年增產。

出色的制度體制, 社會風正明清

隋文帝稱帝是內部權力的交接, 沒有經歷戰爭而是平穩和平政治過渡, 開國皇帝楊堅是北周宣帝的岳父, 宣帝去世後, 他把權力奪了過來, 因此並沒有影響國家建設, 雖然曾發生三官叛亂, 但很快就被鎮壓下來, 國家並沒有受多大影響。 因此, 國家建設在前朝雄厚的基礎上發展, 突飛猛進。 楊堅稱帝后, 對制度體制進行改革。 廢除北周時期的周禮建立起的六官體制, 即: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地官、恢復漢魏體制, 確立了三省六部制,

鞏固中央集權。 制定《隋律》, 廢除前朝以來殘酷的刑罰, 如宮刑, 車裂等, 減免死罪八十多條。 使刑律簡要, “以輕代重, 化死為生”。 被後世繼承, 刑律改革對後世影響深遠, 甚至延續到明清時期。

科舉改革, 公平競爭, 人才濟濟

隋朝時, 西元587年, 隋高祖文皇帝正式設立分科考試制度, 取代九品中正制, 自此選官不問門第。 科舉制度初期設諸州歲貢, 規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 參加秀才與明經科的考試, 秀才考試最為難考。 隋朝的科舉保證了人才的脫穎而出, 打破了貴族對權力和官僚的壟斷, 平民百姓只要學富五車, 優秀人才就會脫穎而出。 在隋朝, 秀才考試最難, 隋朝從實行科舉制到滅亡, 秀才只考上了十幾個人。

最為著名的就是攻讀秀才科成功的杜正玄, 被稱為“海內一人”的秀才典型。 當時由於考秀才非常難, 全國就只杜正玄一個人報名, 主考官看到他的文章驚歎不已, 並上報尚書楊素錄取成績, 但是楊素認為全國一個人報名就錄取了, 實在荒唐, 就給擱置一邊了。 於是考官請示楊素怎麼辦, 楊素說要親自主持考試, 給杜正玄出了一個非常難的題目, 題目是模仿, 司馬相如、班固、王包、張載這四位元先賢的作品寫出五篇論述。 於是杜正玄筆走龍蛇, 一揮而就, 在規定的時間提前完成考試。 楊素見之為之驚歎, 真乃大才子也!不但考中還推薦杜正玄當官。 杜家的杜正玄、杜正倫, 杜正藏都考上了秀才。 在隋代, 考取秀才的一共才十幾個人, 而杜正倫一家就出了三個秀才,很為當時的人稱道。人稱杜門三傑。在隋朝,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神話。

統治者統一貨幣、改造城市、勤儉治國,國富民強

隋文帝統一中國後,統一貨幣,用五銖錢,豐富經濟市場。改造長安城,改變人們的喝水問題,由於漢朝時地下水受到了污染,造成了後世的地下水源的水是鹹的。在漢長安以外修建了新的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任用官員不限門第,唯才是舉,通過考試擇優錄取。文帝本人又躬身節儉,整飭吏治,曾派人巡視河北五十二州,罷免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員約十分之三。一面躬行儉樸,一面採取了許多有利於鞏固政權的措施。他提倡生活節儉,宮中的妃妾不作美飾,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飾帶只用銅鐵骨角,不用金玉。而隋文帝的獨孤皇后為了提倡節儉。曾婉拒突厥上供給她的名貴珍珠,讓皇上獎勵給那些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急功近利,盛極而亡

隋煬帝初繼位,便決定營建並遷都洛陽。遂詔尚書令楊素、營建東都洛陽。城建成後,緊接著,隋煬帝頒詔書

修建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隋唐大運河,該運河以洛陽為中心,通達南北。隋朝時洛陽由於水路暢通,居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加之隋煬帝調遷全國大量商賈和百姓入住洛陽城,洛陽人口達到百萬以上。但是隋煬帝曾四征高麗均以失敗告終,導致數百萬人喪生,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國力、人力、物力耗費巨大,又加上北巡、南巡、修運河徵收繁重的徭役、兵役。造成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人民怨聲載道,民憤遽增,爆發隋末民變,隋朝將領相繼叛變,最終滅亡。

短短三十多年的繁華隋朝,就如流星一樣在璀璨的歷史長河裡,一閃而過,春花秋月,風起雲湧,一壺濁酒,談笑風塵中。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而杜正倫一家就出了三個秀才,很為當時的人稱道。人稱杜門三傑。在隋朝,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神話。

統治者統一貨幣、改造城市、勤儉治國,國富民強

隋文帝統一中國後,統一貨幣,用五銖錢,豐富經濟市場。改造長安城,改變人們的喝水問題,由於漢朝時地下水受到了污染,造成了後世的地下水源的水是鹹的。在漢長安以外修建了新的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任用官員不限門第,唯才是舉,通過考試擇優錄取。文帝本人又躬身節儉,整飭吏治,曾派人巡視河北五十二州,罷免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員約十分之三。一面躬行儉樸,一面採取了許多有利於鞏固政權的措施。他提倡生活節儉,宮中的妃妾不作美飾,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飾帶只用銅鐵骨角,不用金玉。而隋文帝的獨孤皇后為了提倡節儉。曾婉拒突厥上供給她的名貴珍珠,讓皇上獎勵給那些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急功近利,盛極而亡

隋煬帝初繼位,便決定營建並遷都洛陽。遂詔尚書令楊素、營建東都洛陽。城建成後,緊接著,隋煬帝頒詔書

修建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隋唐大運河,該運河以洛陽為中心,通達南北。隋朝時洛陽由於水路暢通,居天下之中,四通八達,加之隋煬帝調遷全國大量商賈和百姓入住洛陽城,洛陽人口達到百萬以上。但是隋煬帝曾四征高麗均以失敗告終,導致數百萬人喪生,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國力、人力、物力耗費巨大,又加上北巡、南巡、修運河徵收繁重的徭役、兵役。造成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人民怨聲載道,民憤遽增,爆發隋末民變,隋朝將領相繼叛變,最終滅亡。

短短三十多年的繁華隋朝,就如流星一樣在璀璨的歷史長河裡,一閃而過,春花秋月,風起雲湧,一壺濁酒,談笑風塵中。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