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得富豪真傳,領克 01 技術解讀

原文連結:http://geekcar.com/archives/68942

微信號:GeekCar

「技術」對於一個汽車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對於一個新品牌更是這樣。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 一個品牌在技術層面的實力如何,

決定了潛在受眾們如何看待這個品牌, 以及它在產品層面的基本表現,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 就是它到底值多少錢。

對於領克來說, 他們同樣需要回答的問題是, 「你的技術從哪來?」當然, 作為一個在 2017 年亮相的全新品牌, 談到領克的「技術能力」, 車載互聯、智慧駕駛等新科技勢必會是最為重要的元素。

一個更有技術基礎的「合資品牌」

對於領克來說, 最近有一個大消息, 我們引用官方新聞稿回顧一下: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宣佈與富豪汽車簽訂備忘錄, 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 各占 50%股比, 通過相互授權的方式, 實現整車架構技術、高效清潔動力總成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共用與零部件聯合採購。 由此產生的協同及規模效應將推動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吉利、富豪、領克品牌的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雙方還將在此基礎上展開深入而廣泛的合作, 開發下一代純電動汽車平臺技術, 未來這些雙方共同研發的成果將由合資公司進行管理。

同時,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富豪汽車集團、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已簽訂備忘錄, 富豪將入股全球化高端汽車品牌領克。 吉利汽車將擁有領克汽車 50%的股份, 富豪汽車和吉利控股集團將擁有另外 50%的股份。

概括來說兩件事, 一是吉利要和富豪成立合資公司,

二是富豪入股領克。 而這也意味著, 領克的自身「性質」發生了變化——它現在已經是「合資品牌」了。 同時在身份變化的背後, 富豪的技術也會更多的注入到這個品牌裡。

這個新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關於領克技術背景的問題, 也讓它在對外的時候更「名正言順」:爸爸媽媽都在呢, 誰還敢說孩子不靠譜?

領克的第一款產品領克 01 在上海車展時就已經正式對外發佈, 大家對於那輛車評價最多的點就是「很有富豪的味道」, 但是從具體技術層面來說, 都有哪些富豪印記呢?

總結起來或許應該是這麼幾點:

架構:

事實上領克 01 就是基於吉利和富豪共同研發的 CMA 架構打造而成的, 這個是它最大的優勢所在。 有 CMA 作為基礎性支撐, 也就保證了領克 01 的整車素質。

不少人都知道富豪的 SPA 架構, 至於這個 CMA 架構, 就是繼 SPA 之後, 吉利和富豪的最新作品。 和 SPA 一樣, CMA 也具有高靈活性、可調整性和高相容性的特點, 對於研發來說這是大幅提升效率的東西。

不同品牌共用同一個平臺架構, 這種情況在目前的汽車行業裡並不少見, 比如高爾夫 7 和奧迪 A3。

CMA 架構的研發主要由位於瑞典哥德堡、吉利汽車和富豪汽車聯合建立的中歐汽車技術中心來完成(China Euro Vehicle Technology,簡稱 CEVT),這個 CEVT,在吉利集團層面來說是一家獨立公司,團隊從最開始的 10 多人發展到截至去年的 2000 人。這意味著,首先它的地位很重要,其次它應該具備很強的資源調配能力。實際上,領克的早期技術開發,就是這個 CEVT 負責的。

互聯、分享:

互聯、分享是領克品牌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這方面可說的內容非常多。先說在領克 01 上面能看到的東西:

首先,螢幕的硬體設定。10.25 寸全液晶儀錶、10 寸中控觸控式螢幕(橫屏),雙屏具備一定的互動功能。橫屏的設計相對來說比較「克制」,沒有盲目的做大尺寸以及豎屏。在人機交互方面,富豪的 90 系車型在我看來是做的特別好的,這方面的經驗完全值得領克借鑒。

在功能上,領克全球高級副總裁魏思瀾在上海車展接受我們採訪時提到了「開放」的概念。按照他的說法,領克會提供開放平臺和 API 給開發者,而在領克 01 的車機系統裡,我也看到了「應用商店」的按鈕。

螢幕上另一個重要的按鈕是「分享」,領克 01 也是第一個把汽車分享功能做成「前裝」的車型。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領克的汽車分享模式,就是「基於信任人群的 P2P 分享車輛模式」。這也就是他們為什麼更願意稱作「分享」而不是「共用」的原因,因為在這種模式下,車子的所有權始終會是車主本人。

這種分享的玩法,其實也是以車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前提和基礎的。還記得富豪的「後備箱收快遞」項目嗎?同樣也是技術推動模式創新的案例。

智能駕駛:

如果說車載互聯方面領克要根據國內使用者的需求做很多針對性設計,那麼領克 01 在駕駛輔助方面,基本上就是以富豪為範本來做的。「帶排隊功能的 ACC 自我調整巡航」、「帶行人識別的 AEB 主動式緊急刹車系統」,這都是富豪產品上的產品功能和宣傳用語,同時排隊、行人識別功能的加入,又讓領克 01 在駕駛輔助方面高於吉利現有的所有車型。

技術上來源於富豪是肯定的,但具體的車型配置目前還不好說。不管怎麼說,有在自動駕駛領域起步很早的富豪做技術背書,領克在駕駛輔助方面的產品力,絕對是值得拿出來說的。

新能源:

還是從富豪那邊來看,目前 XC90 有 T8 插電混動版本,用 2.0T 和電動機的組合構成一套插電混動系統,作為 SPA 架構下的產物,這套混動系統同樣也被搭載到前一陣剛發佈的新一代 XC60 上。而按照之前曝光的資訊,採用 CMA 架構的富豪 XC40,至少也會推出插電混動版本,甚至是純電動版本。

按照這個邏輯,同樣採用 CMA 架構的領克,如果要上新能源車,其實並不是太難的事兒,甚至可以肯定的說,領克的新能源車是必然要來的。

以上這幾個點,還只是比較大的層面,而在更加瑣碎的一些技術和細節上,領克和富豪共用技術也是大概率事件,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種感覺:領克 01 更像是一台換了包裝的富豪 XC40?目前不好下結論,但是等將來 XC40 正式發佈並上市,把這兩台車擺在一起,或許能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如果把上面提到的那些互聯、分享的概念剝離,從車輛本身的角度來說,其實領克 01 的產品力就已經不弱,全新架構的技術優勢、繼承富豪的高安全性、歐洲的內飾設計、靠譜的做工用料(這個已經在展車上有所驗證)等等,這些已經能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起領克 01 的競爭力。

而互聯、共用這些概念,在我看來,更多是中國高度發達的「移動互聯網思維」下的產物,當然也是領克這個品牌核心價值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這個品牌早就是吉利+富豪雙重影響下的產物,至於合資,其實也是一種水到渠成。

但是車子的價格呢?在朋友圈裡轉發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消息之後,就有人評論道「領克 01 的價格要漲」,合資身份帶來的品牌溢價確實會有,但無論合資與否,領克 01 本質上的技術和品質都已經超越了合資水準。更何況,還有創新的商業模式支撐。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道路救援、終身免費資料流程量,都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實際的價值。

以資料流程量為例,目前手機流量每月幾個 G 的價格人均 50-100 元是非常普遍的,而領克 01 提供的是「一輩子」的免費資料流程量,以 100 元的價值折算,一年就是 1200 元的隱性價值。而道路救援的價值就更高了。綜上所述,我們自己推測,領克 01 可能會進入 18-25 萬的價格區間內。

對於領克以及領克 01 這個品牌,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最低預期——這是關於品牌、技術、模式等領域的一個有趣嘗試,也可以設置一個最高預期(或者說疑問)——這種嘗試,到底能在市場層面獲得多大的成功?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連結,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歡迎關注 GeekCar 微信公眾號: GeekCar 極客汽車 (微信號:GeekCar)& 極市 (微信號:geeket)。

比如高爾夫 7 和奧迪 A3。

CMA 架構的研發主要由位於瑞典哥德堡、吉利汽車和富豪汽車聯合建立的中歐汽車技術中心來完成(China Euro Vehicle Technology,簡稱 CEVT),這個 CEVT,在吉利集團層面來說是一家獨立公司,團隊從最開始的 10 多人發展到截至去年的 2000 人。這意味著,首先它的地位很重要,其次它應該具備很強的資源調配能力。實際上,領克的早期技術開發,就是這個 CEVT 負責的。

互聯、分享:

互聯、分享是領克品牌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這方面可說的內容非常多。先說在領克 01 上面能看到的東西:

首先,螢幕的硬體設定。10.25 寸全液晶儀錶、10 寸中控觸控式螢幕(橫屏),雙屏具備一定的互動功能。橫屏的設計相對來說比較「克制」,沒有盲目的做大尺寸以及豎屏。在人機交互方面,富豪的 90 系車型在我看來是做的特別好的,這方面的經驗完全值得領克借鑒。

在功能上,領克全球高級副總裁魏思瀾在上海車展接受我們採訪時提到了「開放」的概念。按照他的說法,領克會提供開放平臺和 API 給開發者,而在領克 01 的車機系統裡,我也看到了「應用商店」的按鈕。

螢幕上另一個重要的按鈕是「分享」,領克 01 也是第一個把汽車分享功能做成「前裝」的車型。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領克的汽車分享模式,就是「基於信任人群的 P2P 分享車輛模式」。這也就是他們為什麼更願意稱作「分享」而不是「共用」的原因,因為在這種模式下,車子的所有權始終會是車主本人。

這種分享的玩法,其實也是以車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前提和基礎的。還記得富豪的「後備箱收快遞」項目嗎?同樣也是技術推動模式創新的案例。

智能駕駛:

如果說車載互聯方面領克要根據國內使用者的需求做很多針對性設計,那麼領克 01 在駕駛輔助方面,基本上就是以富豪為範本來做的。「帶排隊功能的 ACC 自我調整巡航」、「帶行人識別的 AEB 主動式緊急刹車系統」,這都是富豪產品上的產品功能和宣傳用語,同時排隊、行人識別功能的加入,又讓領克 01 在駕駛輔助方面高於吉利現有的所有車型。

技術上來源於富豪是肯定的,但具體的車型配置目前還不好說。不管怎麼說,有在自動駕駛領域起步很早的富豪做技術背書,領克在駕駛輔助方面的產品力,絕對是值得拿出來說的。

新能源:

還是從富豪那邊來看,目前 XC90 有 T8 插電混動版本,用 2.0T 和電動機的組合構成一套插電混動系統,作為 SPA 架構下的產物,這套混動系統同樣也被搭載到前一陣剛發佈的新一代 XC60 上。而按照之前曝光的資訊,採用 CMA 架構的富豪 XC40,至少也會推出插電混動版本,甚至是純電動版本。

按照這個邏輯,同樣採用 CMA 架構的領克,如果要上新能源車,其實並不是太難的事兒,甚至可以肯定的說,領克的新能源車是必然要來的。

以上這幾個點,還只是比較大的層面,而在更加瑣碎的一些技術和細節上,領克和富豪共用技術也是大概率事件,看到這兒,你會不會有一種感覺:領克 01 更像是一台換了包裝的富豪 XC40?目前不好下結論,但是等將來 XC40 正式發佈並上市,把這兩台車擺在一起,或許能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如果把上面提到的那些互聯、分享的概念剝離,從車輛本身的角度來說,其實領克 01 的產品力就已經不弱,全新架構的技術優勢、繼承富豪的高安全性、歐洲的內飾設計、靠譜的做工用料(這個已經在展車上有所驗證)等等,這些已經能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起領克 01 的競爭力。

而互聯、共用這些概念,在我看來,更多是中國高度發達的「移動互聯網思維」下的產物,當然也是領克這個品牌核心價值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這個品牌早就是吉利+富豪雙重影響下的產物,至於合資,其實也是一種水到渠成。

但是車子的價格呢?在朋友圈裡轉發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消息之後,就有人評論道「領克 01 的價格要漲」,合資身份帶來的品牌溢價確實會有,但無論合資與否,領克 01 本質上的技術和品質都已經超越了合資水準。更何況,還有創新的商業模式支撐。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道路救援、終身免費資料流程量,都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實際的價值。

以資料流程量為例,目前手機流量每月幾個 G 的價格人均 50-100 元是非常普遍的,而領克 01 提供的是「一輩子」的免費資料流程量,以 100 元的價值折算,一年就是 1200 元的隱性價值。而道路救援的價值就更高了。綜上所述,我們自己推測,領克 01 可能會進入 18-25 萬的價格區間內。

對於領克以及領克 01 這個品牌,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最低預期——這是關於品牌、技術、模式等領域的一個有趣嘗試,也可以設置一個最高預期(或者說疑問)——這種嘗試,到底能在市場層面獲得多大的成功?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連結,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歡迎關注 GeekCar 微信公眾號: GeekCar 極客汽車 (微信號:GeekCar)& 極市 (微信號:geeke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