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關於葉酸終極解釋

神經管缺損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畸形, 根據統計, 臺灣大約每一千名新生兒當中, 就會有一名罹患神經管缺損。 造成神經管缺損的原因主要是在懷孕早期, 神經管發育的過程發生障礙所導致。 常見的神經管缺損包括:無腦、腦膨出以及脊柱裂, 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葉酸——神經管缺損的剋星

神經管缺損是極少數可以預防的一種先天性畸形, 過去的研發發現, 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 可能和營養素的攝取, 尤其是和葉酸有關。 因此許多經濟狀況較差或是食物中缺乏葉酸來源的地區, 先天性神經管缺損的機率就比其他地區來的高。

例如中國大陸的西北地方, 先天性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 大約是東南沿海地區的五到六倍。 如果能在懷孕的前後, 補充足夠的葉酸, 就可以有效預防先天性神經病變的發生。

葉酸是屬於維生素B群之中的一種水溶性維生素, 由於是水溶性, 因此無法堆積在體內, 必須每天由飲食或是其他營養品補充。 葉酸是和細胞合成DNA和RNA有關的重要物質, 因此葉酸不足除了會造成神經管缺損外, 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 葉酸不足可能是造成流產的一項重要原因, 也可能和許多先天性異常相關, 例如:唇顎裂或是先天性尿道異常。

1991年, 歐洲一項包括6個國家、33個醫學中心、針對超過一萬個曾經生育過先天性神經管缺損新生兒的婦女所做的研究發現,

下一胎的胎兒再發生先天性神經管缺損的機率是3.5﹪;如果每天補充4毫克的葉酸, 則可以把發生率降低到只有1﹪左右。

補充葉酸, 從懷孕前開始

1999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經發表一項於1993-1995年間, 在中國大陸河北、浙江和江蘇所進行, 關於葉酸和胎兒神經管缺損的大規模實驗。 河北由於經濟落後, 缺乏葉酸的來源, 因此新生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為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六。 東南的兩個省分, 由於經濟較發達, 日常飲食中葉酸的來源也較充足, 新生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只有千分之一左右, 大約是河北省的1/5-1/6。 如果在懷孕前後, 每天補充0.4毫克的葉酸, 則河北省新生兒發生神經管缺損的機率會下降80﹪,

只剩下千分之一左右;東南兩個省份則會下降40﹪, 為千分之零點六。

含葉酸食物, 隨手可得

葉酸普遍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食物之中, 尤其是綠色的蔬菜葉子中, 因此稱為葉酸。

日常食物中, 肝臟、小麥胚芽、蠶豆、扁豆、新鮮深綠色葉菜類、波菜、蘆筍、甘藍以及酵母, 是葉酸最豐富的來源;其次為牛肉、馬鈴薯、全麥麵包以及烘培豆類;其他大部分的肉類、奶類、蛋、水果和根菜類則只含有少量的葉酸。 平時, 我們很難由日常飲食中攝取到所建議的0.4毫克葉酸, 因此準備懷孕的婦女可以每日服用含有葉酸的綜合維他命或是營養品。 如果前一胎有過神經管缺損的問題, 則每日葉酸的攝取量更應該增加到4毫克左右。

要預防胎兒神經管病變, 應該在準備懷孕的時候就開始補充葉酸, 一直到懷孕13周左右。 歐美有許多地區, 已經立法在麵粉和食米中添加葉酸。 臺灣尚無相關的立法, 所以准媽媽應該在結婚以後, 或是準備懷孕的時候, 就注意葉酸的攝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