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江上樑山后,公孫勝為何以“回家探母”為由離開

公孫勝, 綽號入雲龍, 道號一清, 薊州人氏。 與晁蓋、吳用、劉唐、三阮、白勝一同劫取生辰綱, 後上梁山入夥。 林沖火拼王倫之後, 成為梁山第二代首領之一。

公孫勝與梁山大多數好漢不同, 他沒有殺人放火, 只是痛恨貪官魚肉百姓, 而選擇與志同道合之人搶了貪官的不義之財。 上梁山之後, 他們做的也不是殺人放火的勾當, 而是劫富濟貧。

宋江沒上梁山之前, 公孫勝一直在梁山, 晁蓋去搭救宋江, 他也沒有參加, 而是留在山寨。 後來, 宋江被迫上梁山之後, 公孫勝以“回家探母”為由離開。 這個理由, 梁山好漢們無法拒絕。

那麼, 公孫勝為何選擇宋江來到梁山之後離開呢?僅僅是看到宋江把自己的父親接到山寨, 他想起自己的母親嗎?不是。 一個孝子對父母的惦念, 無需外因勾起。 既然如此, 公孫勝為何離開?原因有五:

1、變味的梁山水泊

梁山水泊易守難攻, 官府怕折損士兵又抓不到, 因此不敢來抓;梁山水泊也怕得罪官府, 怕被扣上造反的帽子。 所以, 梁山只做劫富濟貧的勾當, 絕不造反。 可宋江等好漢上梁山之後, 梁山再也不是之前的梁山了。 晁蓋為救宋江, 徹底與朝廷開戰, 打了無為軍, 殺了通判, 惹上了蔡太師的兒子蔡九。 之後, 梁山好漢不再是劫富濟貧, 而是有了起兵造反的可能。

這樣的梁山是公孫勝想要的那個梁山嗎?不是。

他跟王倫一樣, 只想有個“世外桃源”, 自由快活的生活。

2、晁蓋的失勢

晁蓋救宋江之後, 梁山有多少首領?四十人。 晁蓋以及之前的老梁山首領有晁蓋、吳用、公孫勝、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薛永、金大堅十四位;宋江舉薦以及帶來的好漢有宋江、花榮、秦明、黃信、李逵、李俊、穆弘、張橫、張順、燕順、呂方、郭盛、蕭讓、王英、穆春、李立、歐鵬、蔣敬、童威、童猛、馬麟、石勇、侯健、鄭天壽、陶宗旺二十五位。 戴宗, 我們可以看做中立, 他是吳用的朋友, 但與宋江共患難。

宋江一上梁山, 就開始發號施令, 全然不顧晁蓋的威嚴。 再加上十四VS二十五, 晁蓋失勢。

長此以往, 梁山必定迎來一次大血拼。 到時, 宋江一定勝出, 晁蓋有可能被殺。 而晁蓋的其他下屬,

要麼死, 要麼委曲求全的追隨宋江。

公孫勝看的很清楚, 因此他要離開, 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他所想的沒錯, 只不過宋江用其他方式巧妙的化解了可能發生的那場血拼, 自己當上了老大。

3、道不同不相為謀

宋江舉薦以及帶上梁山的好漢都是殺人放火之輩, 且是主動殺人放火, 比如李逵。 而之前的梁山好漢, 都是被逼無奈才殺人放火或者落草為寇。 公孫勝嫉惡如仇, 宋江帶來的某些好漢, 都是他看不起且想殺之而後快的人。 他能與自己平日裡最恨的那部分人在一起共事嗎?不能, 道不同不相為謀。

4、宋江的反復無常

公孫勝對宋江, 沒有多少好感。 他感激宋江當年通風報信之恩, 但他也清楚宋江是個怎樣的人。

說他仁義, 他也殘暴;說他真誠, 他也虛偽;說他忠誠, 他也曾背叛等等。 總之, 宋江是一個反復無常的偽君子。

公孫勝不像其他好漢無路可走, 他可以隱蔽深山去修行。 所以, 與其看宋江如何反復無常, 不如離開去修仙。

5、為晁蓋留一條後路

公孫勝料到晁蓋會被宋江架空, 甚至會火拼。 假如那一天到來, 晁蓋有機會活著逃走, 那公孫勝所在之處, 便成為晁蓋唯一的落腳地。

公孫勝回家之後, 再也沒有回梁山, 直到被逼出山。

“入雲龍”公孫勝, 梁山一百單八將裡少數幾個明白人之一。 他與吳用是最早看透宋江的人, 但他對宋江的態度與吳用相反。

萌書生解讀《西遊記》、《水滸傳》、歷史與傳統文化等持續更新。 不媚俗、不借鑒, 觀點獨特, 耐人尋味。

看更多精彩文章, 請及時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