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東芝2016財年淨虧88億美元 退市風險未解除

據外媒報導, 日本東芝公司2016財年財報10日得到審計機構的確認, 使其避免了立即退市的命運。 但由於關鍵的晶片業務出售仍然沒有進展, 東芝的前景仍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東芝10日在一份聲明中稱, 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6財年, 公司淨虧損9657億日元(約合88億美元)。 這低於分析師平均預計的9774億日元淨虧損。 東芝預計, 截至明年3月的本財年, 公司將恢復實現淨利潤。

東芝財報的審計機構普華永道表示, 總體認可東芝發佈的財務聲明, 儘管存在一些小問題。 東芝的美國核電業務西屋電氣2015年的一樁收購發生了大規模資產減記,

在減記規模上, 東芝和審計機構一直存在較大分析, 這導致東芝數次延遲2016財年財報的發佈, 但最終東芝得以在10日這一截止日期前發佈財報並獲得審計機構認可。

近年來, 在財務造假醜聞、大規模資產減記, 以及晶片業務出售受阻等事件的衝擊之下, 東芝的財務狀況面臨巨大危機, 2016財年出現負資產。 2015年, 東芝被曝數年來一直誇大利潤以掩蓋金融危機後的虧損局面, 隨後東芝一直處於東京證券交易所的退市觀察名單中。 後來, 東芝的美國核電業務西屋電氣的一樁收購出現了超過6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減記, 令東芝的財務狀況受到巨大衝擊, 同時, 2011年日本大海嘯之後核電發展的遇冷也令東芝將核電作為一個主要發展方向的戰略宣告失敗。

有分析指出, 此次財務報表獲得審計機構的批准, 意味著東芝不會立即退市, 這對於東芝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是這並不是說退市的風險已經解除, 最終東芝是否會退市將取決於東芝證交所的評估,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東芝能不能在2018年3月之前填補資產負債表中的財務漏洞、避免連續第二個財年淨資產為負值。

據悉, 東芝是世界上僅次於韓國三星的第二大晶片生產商, 東芝四分之一的營收來自於晶片業務。 東芝目前計畫出售晶片業務來説明應對不利的財務局面。 競購方包括日本政府支持的基金、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和美國晶片生產商博通等。 外界預計,

東芝可能會通過出售晶片業務融資超過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 但是, 目前東芝晶片業務的出售仍然面臨多重阻力, 缺乏進展。

東芝的合作夥伴西部資料反對東芝出售晶片業務, 表示任何相關交易都需獲得其同意, 並將東芝告上法庭。 此外, 日本政府也已表態, 會阻止任何導致高價值晶片技術從日本流出的交易, 並把政府背景投資方參與視為關鍵的批准標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