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推動電視劇“億元時代”的來臨,高希希背負對賭協議再次上路

在現在眾多明星、導演流行的跨界中, 導演高希希算是比較早的一批。 2009年成立高希希工作室, 2011年成立自己的公司, 都說萬事開頭難, 沒有成熟的跨界模型參考, 高希希這幾年過得的確不容易。 從體制內出走, 連續參投“燒錢”電視劇, 一手推動了國產電視劇進入“億元時代”!

特招入伍空軍後卻決心出走體制

高希希學畫出身, 在電影廠當過美工。 1994年開始連續拍攝電視劇, 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視作品, 捧紅了一大批影視明星。 曾獲得過華表獎、百合獎等眾多獎項。 因為才華出眾, 2000年時, 高希希被特招入伍, 成為空政話劇團的一名導演, 與妻子白玉成了同事。 體制內安穩的生活讓高希希感覺有些不適應, 自己的任務很簡單, 接到派發的拍攝任務, 完全不需要自己負責, 只要自己不出問題, 安穩度過下半生不成問題。 但是看到資本市場拋來的橄欖枝, 高導又激動了,

決心走出來試一試!

下海跨界成最燒錢導演, 多領域跨界投資惹爭議

下海跨界成最燒錢導演, 當年他與博納共同投資2.4億元的《楚漢傳奇》, 堪稱目前中國最貴的電視劇。 因為該劇宏大敘事的史詩氣質, 高希希要最大程度地重現楚漢時期的歷史,

古代建築、戰爭場面一應還原, 既有巍峨入雲的咸陽秦王宮, 又有黃土飛揚的民間街巷, 既有千軍萬馬的對戰廝殺, 又有近身肉搏的單兵作戰——而且, 千軍萬馬都是真實的並非電腦特效。 同時, 無論宮殿、城牆的重建還是戰爭場景的搭建, 都造價不菲。 另外, 據說每天出現在片場的就有1500多人(工作人員與群眾演員), 單一頓午飯就要定高於1500份的盒飯。 更毋庸說拍起戲來的場景耗費, 有一場戲, 項羽以3萬騎兵擊潰劉邦56萬大軍, 當時僅動用的馬匹就有5000多。 連高希希自己談到投資時也感歎:每天一睜眼就在燒錢。

高希希跨界和資本合作, 不僅涉獵影視, 不管熟悉不熟悉的領域, 高導感覺能賺錢, 有專家的背書, 高希希都有興趣去試一試。 先後涉獵電視劇、電影、遊戲、線上音樂平臺、直播等領域, 首先捕獲投資回報的好壞, 高希希這些跨界活動遭遇了很多罵聲, 投拍歷史劇多被人吐槽篡改歷史;投資2部商業電影雙雙票房慘澹;投資遊戲被十大公會“圍毆”等等。

推動“億元時代”來臨,

改變了影視圈發展狀況

高希希連續幾次大手筆參投電視劇的燒錢行為, 帶動了影視劇大片時代的到來, 然而這樣的行為並非博大眾眼球吸引觀眾的浪費行為, 對於國內影視劇製作水準的上升有長遠的意義。 眼光長遠的製片人們也都認同此舉, 因為高投資帶來的是更高的回報, 並能淘汰一批沒有實力的影視劇製作公司, 提升國產電視劇的整體製作品質。

古裝劇的成本向來比現代劇高,不過相對于現代劇單集破百萬的趨勢,古裝劇卻是更加驚人地進入電視劇“億元時代”,一部大型的古裝劇的成本已經和很多電影大片的投資旗鼓相當。

動輒上千萬、上億的投資,國產電視劇儼然已成了“燒錢”買賣。然而製片方們卻並不悲觀。躋身“億元俱樂部”的四大名著全部收回成本,燒錢最厲害的《三國》賺錢也最厲害,內地一集267萬元人民幣的售價,海內外賣片收入超過3.4億元。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的市場結果來看,只有大製作,才有關注度,才能賣出好價錢。近年來各地衛視為爭奪影視劇資源,你爭我奪,無形之中也讓好的電視劇價格水漲船高。製片人們將大製作電視劇高價賣給電視臺,電視臺憑該劇高價招募廣告商,最後由市場即收視率來負責最後“買單”。這種由於高成本而衍生的高售價,到最後的高廣告費,被許多業內人士稱之為“良性競爭”。

這就使得製片人敢於花大力氣、大資金去打造高品質的電視劇。一方面優秀劇碼價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平庸之作的銷路越來越窄。一批沒有實力的影視劇製作公司將會被市場淘汰。有業內人士預估,目前全國超過3000家的影視公司,在兩年內至少會有一半將徹底消失,此後,中國影視製作水準將有一次整體攀升,對觀眾、製作公司、電視臺來說是三贏的局面。

古裝劇的成本向來比現代劇高,不過相對于現代劇單集破百萬的趨勢,古裝劇卻是更加驚人地進入電視劇“億元時代”,一部大型的古裝劇的成本已經和很多電影大片的投資旗鼓相當。

動輒上千萬、上億的投資,國產電視劇儼然已成了“燒錢”買賣。然而製片方們卻並不悲觀。躋身“億元俱樂部”的四大名著全部收回成本,燒錢最厲害的《三國》賺錢也最厲害,內地一集267萬元人民幣的售價,海內外賣片收入超過3.4億元。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的市場結果來看,只有大製作,才有關注度,才能賣出好價錢。近年來各地衛視為爭奪影視劇資源,你爭我奪,無形之中也讓好的電視劇價格水漲船高。製片人們將大製作電視劇高價賣給電視臺,電視臺憑該劇高價招募廣告商,最後由市場即收視率來負責最後“買單”。這種由於高成本而衍生的高售價,到最後的高廣告費,被許多業內人士稱之為“良性競爭”。

這就使得製片人敢於花大力氣、大資金去打造高品質的電視劇。一方面優秀劇碼價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平庸之作的銷路越來越窄。一批沒有實力的影視劇製作公司將會被市場淘汰。有業內人士預估,目前全國超過3000家的影視公司,在兩年內至少會有一半將徹底消失,此後,中國影視製作水準將有一次整體攀升,對觀眾、製作公司、電視臺來說是三贏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