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9歲小孩將破銅塊拴狗尾巴砸人,後鑒定為國寶,現禁止外出展覽

一天, 張泰湘正在繪聲繪色給大家講解關於金的歷史和相關考古文物鑒定, 一個女同學慌慌張張, 站起來就要往外走, 老師不以為意。 沒想到這位女孩徑直走到講桌上。 老師問她什麼事情, 她嘟嘟囔囔也說不清楚。 只是請求老師在學校多呆幾天, 她馬上回來, 並承諾給老師一驚喜。 張老師糊裡糊塗答應下來。

原來王姝穎的家鄉阿城正是金代發源之地。 讓她衝動的原因是:老師講到了金代官印銅疙瘩多麼多麼珍貴, 對研究金文化和漢文化關係之唯一性。

出人意料的是, 她的舅舅以前在廢品收購站工作, 主要負責一些銅器、鐵器的收集並向大煉鋼鐵廠運輸。 當年國有財產禁止私人偷竊, 只要被抓到起碼得關個十幾年。 因此那些大件的精美銅器誰都不敢私自偷回家, 結果被煉成鐵水和鋼管。 不過小一點的東西嘛, 國家就有點管不住了, 往口袋裡一裝,

順順利利帶回家。

王姝穎的舅舅那時候看到一塊四四方方的“銅疙瘩”, 銅塊上面刻有奇怪文理和字樣, 無意間順回家給小孩子玩。 怎麼個玩呢?把銅塊上弄一個洞, 拴上長繩子, 掛在狗尾巴上或者掛在凳子上, 拽著滿村跑。 一次正好砸到小王的腳,

生疼無比。 舅舅直接說了一句話:“破鐵塊, 要不是還有幾個破字, 早把它火化了”。 疼痛之後, 王姝穎對此銅塊記憶猶新。

張泰湘和他的同伴

回到家後, 她立馬將“玩具”帶到黑龍江大學。 張老師抓著這個銅塊久久不願鬆手, 嘴裡只說四個字“稀有文物,

稀有文物......”。 最後告訴王姝穎這是一枚金代印章, 存世不多。 “捐給國家吧, 讓它發揮價值”。 舅舅知道後那是百般不情願。 最後, 學校也出面勸說, 並答應優待王同學, 自此珍寶上繳國家。 如今, 該印章被稱為“迷裡迭河謀克之印”。 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珍藏在阿城阿城市博物館市博物館, 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現在只要花十塊就可以一睹此鎮館之寶之風采。

另普及一下:金代猛安謀克制度貫穿于金代, 是金軍事、政治組織。 而金代猛安謀克官印作為該制度之反映, 印文含有猛安謀克名稱、官印鑄造機構、鑄造時間、隸屬情況、山川河流名稱等諸多寶貴資訊, 學術價值太大。

金代猛安謀克官印有其共性特點, 印製較為統一, 皆為方形、銅質、紐為梯形板柱, 印文為漢字陽書九疊篆, 說明了金代對漢文化的認同和歸屬。 印背陰刻鑄造機構與鑄造時間, 印面尺寸按等級不同而有所區別。 九疊篆印文中的猛安謀克名稱多含山川、河流、湖泊、部落名稱, 對研究東北地區地理氣候有重要價值。

金代各時期發展特點迥異,官印也有獨特之處,並與猛安謀克制度興衰緊密聯繫,大致分5時期,即初期符印階段、少府監造時期、禮部監造時期、印製混亂時期、金末各地方政權使用時期。據統計,現在僅有63方金代猛安謀克官印出土或被輯錄於各縣縣誌以及歷代金石譜錄之中,所以非常之珍貴。

金代各時期發展特點迥異,官印也有獨特之處,並與猛安謀克制度興衰緊密聯繫,大致分5時期,即初期符印階段、少府監造時期、禮部監造時期、印製混亂時期、金末各地方政權使用時期。據統計,現在僅有63方金代猛安謀克官印出土或被輯錄於各縣縣誌以及歷代金石譜錄之中,所以非常之珍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