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單|那光影一如魔燈,幫我們穿越黑暗

有些事, 是需要堅持一生的, 比如節食, 比如閱讀, 比如看電影。

重點是, 像你這麼愛熱鬧又關心人類命運的, 不看電影不看書怎麼行?

說到電影, 不得不提及世界電影巨匠英格瑪·伯格曼。 伯格曼1918年出生於瑞典, 在戲劇、文學領域都有極高的造詣, 而為其獲得世界性聲譽的則是他拍攝的那些電影, 如《第七封印》《呼喊與細語》等。 在其唯一的生平自述《魔燈》中, 伯格曼以徹底的嚴肅性, 試圖將自己的創作源頭與歷程和盤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劇場、婚姻與工作。 他坦陳自己的缺點、恐懼、憤怒, 青春期時對於納粹的迷戀,

以及導演工作所帶來的別樣愉悅。 20世紀電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時刻, 在伯格曼回顧自己的生涯時一一重現, 他與卓別林、葛麗泰·嘉寶、卡拉揚、英格利·褒曼等同時代人的交往, 和對於塔可夫斯基、費裡尼等同行工作的評論不時閃耀其間。

長話短說, 往下看吧。

《毛澤東軍事箴言》

本書從毛澤東大量的軍事論述中精選40多句最具代表性、最震撼人心、最具現實意義的箴言, “如我們的原則是党指揮槍”“軍民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等, ——闡釋其深刻內涵, 介紹其來龍去脈, 講述其背後精彩的故事。

《魔燈》

與伯格曼的影片一樣, 這部反傳統自傳, 在記憶中前後閃回, 拼貼出一個來自斯堪的納維亞鄉間的年輕人成長為藝術大師的過程,

使讀者得以近距離一窺他的心靈。 本書充滿了生動的細節, 透露出強烈的內省。

《在故宮尋找蘇東坡》

本書作者選取了故宮收藏的我國宋元明三個主要朝代的藝術藏品, 由書、畫及人, 把蘇東坡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史聯繫起來, 由蘇東坡個體的人生去反觀他所處的時代, 非常耐讀。

《糧食:時代的大矛盾》

國際糧食價格在總體高企的形勢下, 個別作物的價格卻忽高忽低, 令人費解。 資料表明, 供應端不是問題, 市場價格的波動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市場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結果。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