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重演繹邏輯,西方科學卻源自培根的歸納邏輯?

對西方哲學、西方神學、乃至於整個西方文化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柏拉圖提出理念本體論, 認為事物的基本性質可以通過理性來發現, 只要消除感性的干擾, 接受純粹的理性之光的指導, 我們就可以得到關於事物的真理性的認識。 柏拉圖在《巴門尼德篇》中用多組推論探討了感性認識的“相”與理性認知的本體“一”的問題。 康得和黑格爾都指出:柏拉圖的《巴門尼德篇》是古代的“邏輯學”。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在於創立了形式邏輯, 他使用演繹法推理, 用三段論的形式論證。 三段論由三個部分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 它在邏輯上是從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來的。 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則。 小前提是一個特殊陳述。 在邏輯上, 結論是從應用大前提於小前提之上得到的。

亞里斯多德

舉例來說:通天下一氣耳;人是天下萬物之一;所以人的生老病死事實上就是元氣聚散消長的不同形態而已。 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力圖把思維形式和存在(本原)聯繫起來, 因為只有從本原演繹出來的知識才是真理。 西方哲學本原的迷失, 使西方人找不到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 運用演繹法就會把許多錯誤的權威說成是絕對正確的,

就會得出許多錯誤的推論。 亞里斯多德的演繹邏輯對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神學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基督教教堂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哲學家, 實驗科學和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 給科學研究程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一1626), 提出了到達各種現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實方法——科學歸納法。 在《新工具》中, 培根把實驗和歸納看作相輔相成的科學發現的工具。 他看到了實驗對於揭示自然奧秘的效用。 培根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使用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

培根

培根指出:“歸納法是發現個體事物發展變化的法則的工具, 是獲得支配絕對現實的規律和能起決定性作用的形式的方法。 ”事物運動的規律和規定性為形式。 科學的任務就是發現形式, 從而獲得行動上的自由, 以便征服自然。 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

培根歸納法無論對於哲學、邏輯學還是自然科學,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為當時最需要方法工具的自然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科學發現的工具”,因此受到了科學工作者的普遍歡迎。培根對近代自然科學重視觀察、實驗,分析綜合的傳統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羅素

20世紀20~30年代羅梭和維特根斯坦等人所開創的邏輯實證主義運動,以可證實性原則作為意義標準來排除形而上學。但羅素也在質疑歸納邏輯:“一隻每天被主人照常餵養的雞,怎麼也“歸納”不出終有一天自己會被主人擰斷脖子。”

維特根斯坦

維特根斯坦在1921年出版的文體獨特的《邏輯哲學論》中清晰地質疑歸納邏輯:“歸納過程在於此:即我們採取能與我們的經驗相協調的最簡單的規律。可是這個過程沒有邏輯基礎,而只有心理學的基礎。”

波普爾

波普爾反對觀測-歸納法,他認為科學理論和人類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識,都不過是推測和假想,人們只能依靠僅有的資料來樹立這一科學理論,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夠多的實驗資料,能證明一條科學理論絕對無誤。例如,人們在檢測100萬頭綿羊後得出“綿羊是白色的”這一理論,然而檢測之外,只要有一隻黑色的綿羊存在,即可證明前面的理論錯誤。誰又能無窮無止地檢測綿羊,以證明“綿羊是白色的”理論的絕對無誤呢?

科學陳述不能被證實而只可能被證偽?波普爾反潮流的新科學觀念贏得許多自然科學家的支持和肯定。愛因斯坦早在1935 年讀到波普爾德文版的《研究的邏輯》就寫信予以熱情的支持,1950年再度予以高度肯定。而波普爾理論最堅定的支持者中包括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梅達華(他稱波普爾是“無與倫比的最偉大的科學哲學家”)、薛定鄂、波爾、莫納德和艾克裡斯等。

康得

由歸納邏輯發展起來的自然科學,因為沒有宇宙本原的奠基,其知識體系與生俱來就有著無法證實、只能證偽的弊端。宇宙的終極真理在哲學本體論,在本原演繹而來的知識體系!康得說:“知識的合法性基礎存在于本原的奠基之中”。宇宙本原才是宇宙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生命本原才是生命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中國哲學的元氣本體論是智慧的終極,是普世價值和評判標準的終極依據!

關鍵字: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培根 羅素 波普爾 元氣

大哉!元氣、陰陽、五行!

美哉!華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版權聲明

本文為自由文化學者郭文喜的原創作品,版權歸郭文喜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部分內容和圖片取自於網路媒體,特此感謝!本文還有部分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本文主要內容來自于作者專著《中國根基:通向文化大國之路》(150萬字)。

作者郵箱:

13371757799@163.com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7年8月12日

培根歸納法無論對於哲學、邏輯學還是自然科學,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為當時最需要方法工具的自然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科學發現的工具”,因此受到了科學工作者的普遍歡迎。培根對近代自然科學重視觀察、實驗,分析綜合的傳統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羅素

20世紀20~30年代羅梭和維特根斯坦等人所開創的邏輯實證主義運動,以可證實性原則作為意義標準來排除形而上學。但羅素也在質疑歸納邏輯:“一隻每天被主人照常餵養的雞,怎麼也“歸納”不出終有一天自己會被主人擰斷脖子。”

維特根斯坦

維特根斯坦在1921年出版的文體獨特的《邏輯哲學論》中清晰地質疑歸納邏輯:“歸納過程在於此:即我們採取能與我們的經驗相協調的最簡單的規律。可是這個過程沒有邏輯基礎,而只有心理學的基礎。”

波普爾

波普爾反對觀測-歸納法,他認為科學理論和人類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識,都不過是推測和假想,人們只能依靠僅有的資料來樹立這一科學理論,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夠多的實驗資料,能證明一條科學理論絕對無誤。例如,人們在檢測100萬頭綿羊後得出“綿羊是白色的”這一理論,然而檢測之外,只要有一隻黑色的綿羊存在,即可證明前面的理論錯誤。誰又能無窮無止地檢測綿羊,以證明“綿羊是白色的”理論的絕對無誤呢?

科學陳述不能被證實而只可能被證偽?波普爾反潮流的新科學觀念贏得許多自然科學家的支持和肯定。愛因斯坦早在1935 年讀到波普爾德文版的《研究的邏輯》就寫信予以熱情的支持,1950年再度予以高度肯定。而波普爾理論最堅定的支持者中包括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梅達華(他稱波普爾是“無與倫比的最偉大的科學哲學家”)、薛定鄂、波爾、莫納德和艾克裡斯等。

康得

由歸納邏輯發展起來的自然科學,因為沒有宇宙本原的奠基,其知識體系與生俱來就有著無法證實、只能證偽的弊端。宇宙的終極真理在哲學本體論,在本原演繹而來的知識體系!康得說:“知識的合法性基礎存在于本原的奠基之中”。宇宙本原才是宇宙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生命本原才是生命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中國哲學的元氣本體論是智慧的終極,是普世價值和評判標準的終極依據!

關鍵字: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培根 羅素 波普爾 元氣

大哉!元氣、陰陽、五行!

美哉!華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版權聲明

本文為自由文化學者郭文喜的原創作品,版權歸郭文喜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部分內容和圖片取自於網路媒體,特此感謝!本文還有部分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本文主要內容來自于作者專著《中國根基:通向文化大國之路》(150萬字)。

作者郵箱:

13371757799@163.com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7年8月12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