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夢考證》漏洞百出,胡適從不認錯

(作者:王華東)

關於胡適, 很多人知道, 在五四運動前後, 他和陳獨秀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面旗幟。 他提倡白話文, 打破了讀書人必須用文言文寫作的傳統,

大大有利於文化的傳播。 後來陳獨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而胡適走文化研究的道路, 帶領青年學者整理國故, 研究國學。 他是新紅學的創始人。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 胡適認定乾隆朝敦誠敦敏的朋友, 一個叫曹雪芹的旗人是《紅樓夢》的作者, 提出曹雪芹是曹寅之孫, 《紅樓夢》是曹家自傳。 他帶動了一批學者深入研究, 形成了“新紅學”的流派。 可是, 他的論點矛盾重重, 越研究問題越多, 似乎進入了死胡同。 然而, 從許多文章和著述都反映出, 胡適到老都不肯改變, 一直堅持自己的論點。

鐘雲霄女士寫了一本著作《揭秘紅樓夢背後的歷史玄機》。 她的觀點, 《紅樓夢》的作者是明朝宗室後人, 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石濤。

我看到書中引述了俞平伯先生的話:“胡適、俞平伯是腰斬紅樓夢的, 有罪, 程偉元、高鶚是保全本紅樓夢的, 有功。 大是大非!”又說:“千秋功罪, 難以辭達。 ”鐘雲霄感歎說:“俞平伯先生是個值得尊敬的紅學家, 一個真正的學者。 一個學者, 並不是他的所有見解都是正確的, 而是在發現自己不正確、有偏頗的地方能勇於改正。 ”我也有同感, 說自己“有罪”, 真要勇氣。 俞先生雖然是針對“重新評價後四十回”說的, 可“認為《紅樓夢》後四十回是高鶚的偽續”, 正是胡適考證出的重要論點之一。 早就有人拿材料證明, 程高刊印之前就有120回本, 不可能是高鶚所續。 可誰見了胡適認錯?

胡適另一個重要論點是認為賈府與甄府都是曹雪芹家的影子,

康熙南巡接駕4次的只有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家, 賈政即曹頫, 賈寶玉即曹雪芹。 可當時顧頡剛先生就寫信告訴他, 曹寅接駕5次, 不是4次。 胡適就不再說4次了, 在此後的《紅樓夢考證》改定稿中寫作“4次以上”, 但不明說5次, 也不公開糾錯, 以至於至今仍有很多人一直誤以為曹寅接駕4次, 並把它放到自己的論文之中, 當做曹雪芹作者論的重要依據。

至於曹雪芹是曹寅之孫的結論, 大家都知道, 胡適是根據楊鐘羲先生在《雪橋詩話》中的一句話“雪芹為楝亭通政孫”, 而楊鐘羲的根據是《四松堂集》再版前一張貼箋上的一句話:“雪芹曾隨其先祖寅織造之任”。 (原版無此貼箋)可是經推算曹雪芹不可能生於曹寅去世之前, 胡適自己也知道這是錯誤之說,

可他還是認定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 這種任意取捨的考證手法實在不可取, 後患無窮!

劉夢溪在《紅樓夢與百年中國》一文中說:“胡適的考證, 遺留下許多疑點……胡適說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 是對的, 但怎麼知道是曹頫的兒子?根據是什麼?為什麼就不可能是曹顒的兒子?胡適沒有回答。

關於雪芹的卒年, 胡適始主甲申, 後改主壬午, 到底哪個對?至於生年, 胡適說‘大約生於康熙末葉’, 即西元1715至1720之間。 然而根據呢?還有, 雪芹是什麼時間從南京來到北京的?到北京以後做了什麼?上過學嗎?跟敦誠、敦敏那樣熟悉, 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死的時候在北京西郊?何時、什麼原因促使曹雪芹要到北京西郊去住?西郊範圍甚大, 曹雪芹具體住在哪裡?新婦是誰?何時結的婚?等等, 等等。 問題成串、成堆, 都需要給予解答。 ”“當然受資料的限制, 胡適不可能一一求得答案。 ……這些問題現在也沒有全部解決, 甚至大部分都沒有解決……”劉夢溪先生提出那麼多問題, 可見胡適缺乏根據就下結論, 不過是以猜想立論!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發表的《石頭記索隱》中,認為《石頭記》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說,書中本事在於“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胡適批評蔡先生的索隱是一種很牽強的附會,是“猜笨謎”。蔡先生在《〈石頭記索隱〉第六版自序》中肯定了胡適提出的需要考證《紅樓夢》的作者問題,但不贊同胡適的“自傳說”,指出自己對《紅樓夢》中情節與人物的索隱是必要的,且有一定的原則與根據,決不是“猜笨謎”。此後蔡先生忙於其他事務退出了這場爭論,但始終保留了自己的觀點。1926年,蔡先生再次闡明自己的觀點,不贊同“自傳說”,並說:“此類考據,本不易即有定論,各尊所聞以待讀者之繼續研求,方以多岐為貴,不取苟同也。”胡適對老師的觀點有觸動嗎,有回應嗎?他仍然將作者坐實曹雪芹,把時代坐實在乾隆朝!難道他沒有想過曹雪芹有可能是一個化名嗎?當時小說不入流,《金瓶梅》作者化名蘭陵笑笑生,現在我們並不否認其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紅樓夢》中列舉了幾個書名幾個作者,為何要死死坐實曹雪芹呢,在文字獄盛行時期可能署真名嗎?實際上曹氏家譜也查不到曹雪芹其人。後來俞平伯先生說,“要說猜笨謎,大家都在猜笨謎”。他這是針對胡適的嗎?

臺灣潘重規教授(1907-2003)提出了《紅樓夢》成書於明末清初,是明朝遺民文人的血淚之作。他在《紅樓血淚史》一書中說“四十年前,我以一個讀者的身份,提出許多問題。認為《紅樓夢》的作者不可能是曹雪芹,曾在臺灣發表論文,向胡先生質疑,卻始終得不到胡先生的答覆。”“我提出質疑後,胡先生一直不曾作答。”“胡先生事忙,又遠在國外,雖據雜誌社的主編人說胡先生曾經看過了我的拙稿,卻一年多沒給我答覆。現在胡先生回國,預定的講學已經講畢了,人事應酬也該比較輕鬆了。如果胡先生肯把我的反證的錯誤一一指明出來,我想,這便是絕好的一次‘治學方法’的實驗。”但是,潘先生等來的是失望!胡先生對不同觀點的應對,就是不回應!他會教訓別人應該怎麼做,可自己不認錯,頂多在給別人的信中,流露自己的否定態度。潘先生在書中說:“胡適之先生從美國寄給張哲生先生一封信,批駁我的《民族血淚鑄成的〈紅樓夢〉》一文。我讀過後,除了知道胡先生不贊同我的論點外,還知道胡先生對他三十年前的新見解三十年後加以再確定!並且是無更動、無修正、無補充地再確定。”胡適曾在《紅樓夢考證》一文中說:“我的許多結論也許有錯誤的,也許有今後發見新證據後即需改正的。”幾十年後,我們看到的卻是胡適不認錯的態度!

劉夢溪先生說:“從今天的眼光和已經掌握的紅學知識來看,胡適的《紅樓夢》考證錯誤是很多的。例如他說脂硯齋就是那位愛吃胭脂的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甲戌本‘是海內最古的《石頭記》抄本’,曹雪芹在乾隆甲戌年寫的《石頭記》初稿本,止有甲戌本現存的十六回,即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回。這樣的一類看法,明顯地不能成立。還有說曹雪芹是曹頫的兒子,《紅樓夢》後四十回系高鶚所續等等,也是缺乏根據的論斷。”又說:胡適“對版本的考證,錯誤則比較多,雖據有兩部《石頭記》 鈔本,卻未作精深的研究。”“甲戌本《石頭記》1927年為胡適購得,直到1961 年始影印流布,藏胡適手中達三十四年之久,……”劉夢溪的說法是權威的說法,胡適對《石頭記》未作精深的研究就亂下結論。胡適的錯誤自己不說,人家也會說,瞞是瞞不住的。

白盾、汪大白的《紅樓爭鳴二百年》一書中有一節的標題是“胡適考證:紅學新紀元”。這一節介紹胡適的考證時有這樣一段話:“胡適推定:‘大概石頭與空空道人等名目都是曹雪芹假託的緣起,故當時的人都認為是曹雪芹做的。’”這是他的“假定”,再根據這個假定來“求證”。

胡適的“假定”本身就建立在“大概”“推定”的基礎上的,用這樣的“假定”去求證。這種方法頗像錯誤的破案方法:根據疑點把某人“假定”為罪犯,然後審出口供,甚至不惜屈打成招。胡適在《紅樓夢考證》中說得很好:“我在這篇文章裡,處處想撇開一切先入的成見;處處存一個搜求證據的目的;處處尊重證據,讓證據作嚮導,引我到相當的結論上去。”而實際上呢,他還是先入為主地“推定”作者是曹雪芹,然後找到一個同名同姓的曹雪芹作為證據,作出了他的結論,結果許多問題至今解釋不通。臺灣律師出身的杜世傑考證《紅樓夢》作者就特別強調必須用證據說話,並從文本中找出根據再做結論。他在《紅樓夢考釋》中說到:“讀紅樓而不知《紅樓夢》蓄意詆侮賈府,此人之學識可知也。讀紅樓知《紅樓夢》蓄意詆侮賈府,而仍鼓吹賈府即曹府,則其人之觀念可疑也。若說一個扒灰養小叔子的淫蒸通報家族,其子孫竟湊在一起,花十多年的功夫,研究、製造、批評、修改一部揭發家醜、辱駡自己,而又不使人看懂的書,也算是今古奇觀了!果真如此,則不僅作者無聊,觀者也無益,《紅樓夢》亦難稱奇書。”這是對胡適的“曹雪芹自敘說”的尖銳批駁。我看,放在曹雪芹身上,他也不願意承認是他的“自敘”,可是沒有辦法,已經屈打成招、含冤百年了。不僅如此,曹雪芹的名字也增加不少:曹霑、曹沽(加雨字頭)、曹天佑、芹圃、芹溪、夢阮,一股腦強加在曹雪芹頭上。書中的“曹雪芹”如果有靈,那也要像石兄在大荒山那樣“日夜悲號”了。

胡適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雖然有成就,但也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文化界說他是個有貢獻也有缺失的人。在對《紅樓夢》的考證方面,他的缺失是明顯的,受到許多指責,而且有許多不靠譜的問題尋根究源到他那裡。他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在紅學問題上得出的錯誤結論,完全把紅學引入了歧途,卻又固執己見,缺乏認錯的勇氣。

俞平伯先生晚年沉痛地說:“一切紅學都是反《紅樓夢》的,即講的愈多,《紅樓夢》愈顯其壞,其結果變成‘斷爛朝報’一如前人之評春秋經。筆者躬逢其盛,參與其役,謬種流傳,貽誤後生,十分悲愧,必須懺悔。”胡適哪裡有俞先生這樣的氣魄!

現在主流紅學的專家們是如何看待紅壇的問題呢?有的紅學家早已看出考證紅學這條路走不通了,面對的是眾多解不開的死結,於是鼓勵爭鳴,找出新材料。我看到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研究員王湜華先生說:“索隱《紅樓夢》決不是簡單的猜笨謎。事事都去對號入座,當然會出偏差,也確實沒這必要,而重大關鍵之處被索引出來,確是十分精闢的。再說考證派的考證,賈府的個個人物都想與曹家對上,豈不也十分的笨!如真的都能對上,那還叫小說嗎?所以考證派也往往會鑽牛角尖,與猜笨謎也無太大的區別。”又說“在清代乾隆以前的文網文字獄,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可怕程度,諸多極為一般的小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誤入文網,更何況吊明揭清這樣敏感的問題呢!”中國紅學會秘書長藝術學博士孫偉科先生說:“紅學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當代紅學研究水準,與時代不相適應,現在的研究不是多了,而是很少。有人說索隱派聲名狼藉沒有價值,但是他們打開了紅樓夢的歷史年代、政治環境。”著名老紅學家和版本收藏家杜春耕先生說;“許多人,對索隱派不相信,局部的索隱是有道理的。”紅學家對索隱派的部分肯定是紅壇的可喜變化,同時對索隱派、考證派的坐實某人,對號入座的做法都取否定態度。但仍有不少人迷信胡適的錯誤理論,又懶於研究新觀點,陷入曹家溝轉不出來。我相信,在“百家爭鳴”的良好氣氛下,紅學現存的死結一定能不斷解開。

———————————————————

校對: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不過是以猜想立論!

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發表的《石頭記索隱》中,認為《石頭記》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說,書中本事在於“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胡適批評蔡先生的索隱是一種很牽強的附會,是“猜笨謎”。蔡先生在《〈石頭記索隱〉第六版自序》中肯定了胡適提出的需要考證《紅樓夢》的作者問題,但不贊同胡適的“自傳說”,指出自己對《紅樓夢》中情節與人物的索隱是必要的,且有一定的原則與根據,決不是“猜笨謎”。此後蔡先生忙於其他事務退出了這場爭論,但始終保留了自己的觀點。1926年,蔡先生再次闡明自己的觀點,不贊同“自傳說”,並說:“此類考據,本不易即有定論,各尊所聞以待讀者之繼續研求,方以多岐為貴,不取苟同也。”胡適對老師的觀點有觸動嗎,有回應嗎?他仍然將作者坐實曹雪芹,把時代坐實在乾隆朝!難道他沒有想過曹雪芹有可能是一個化名嗎?當時小說不入流,《金瓶梅》作者化名蘭陵笑笑生,現在我們並不否認其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紅樓夢》中列舉了幾個書名幾個作者,為何要死死坐實曹雪芹呢,在文字獄盛行時期可能署真名嗎?實際上曹氏家譜也查不到曹雪芹其人。後來俞平伯先生說,“要說猜笨謎,大家都在猜笨謎”。他這是針對胡適的嗎?

臺灣潘重規教授(1907-2003)提出了《紅樓夢》成書於明末清初,是明朝遺民文人的血淚之作。他在《紅樓血淚史》一書中說“四十年前,我以一個讀者的身份,提出許多問題。認為《紅樓夢》的作者不可能是曹雪芹,曾在臺灣發表論文,向胡先生質疑,卻始終得不到胡先生的答覆。”“我提出質疑後,胡先生一直不曾作答。”“胡先生事忙,又遠在國外,雖據雜誌社的主編人說胡先生曾經看過了我的拙稿,卻一年多沒給我答覆。現在胡先生回國,預定的講學已經講畢了,人事應酬也該比較輕鬆了。如果胡先生肯把我的反證的錯誤一一指明出來,我想,這便是絕好的一次‘治學方法’的實驗。”但是,潘先生等來的是失望!胡先生對不同觀點的應對,就是不回應!他會教訓別人應該怎麼做,可自己不認錯,頂多在給別人的信中,流露自己的否定態度。潘先生在書中說:“胡適之先生從美國寄給張哲生先生一封信,批駁我的《民族血淚鑄成的〈紅樓夢〉》一文。我讀過後,除了知道胡先生不贊同我的論點外,還知道胡先生對他三十年前的新見解三十年後加以再確定!並且是無更動、無修正、無補充地再確定。”胡適曾在《紅樓夢考證》一文中說:“我的許多結論也許有錯誤的,也許有今後發見新證據後即需改正的。”幾十年後,我們看到的卻是胡適不認錯的態度!

劉夢溪先生說:“從今天的眼光和已經掌握的紅學知識來看,胡適的《紅樓夢》考證錯誤是很多的。例如他說脂硯齋就是那位愛吃胭脂的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甲戌本‘是海內最古的《石頭記》抄本’,曹雪芹在乾隆甲戌年寫的《石頭記》初稿本,止有甲戌本現存的十六回,即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回。這樣的一類看法,明顯地不能成立。還有說曹雪芹是曹頫的兒子,《紅樓夢》後四十回系高鶚所續等等,也是缺乏根據的論斷。”又說:胡適“對版本的考證,錯誤則比較多,雖據有兩部《石頭記》 鈔本,卻未作精深的研究。”“甲戌本《石頭記》1927年為胡適購得,直到1961 年始影印流布,藏胡適手中達三十四年之久,……”劉夢溪的說法是權威的說法,胡適對《石頭記》未作精深的研究就亂下結論。胡適的錯誤自己不說,人家也會說,瞞是瞞不住的。

白盾、汪大白的《紅樓爭鳴二百年》一書中有一節的標題是“胡適考證:紅學新紀元”。這一節介紹胡適的考證時有這樣一段話:“胡適推定:‘大概石頭與空空道人等名目都是曹雪芹假託的緣起,故當時的人都認為是曹雪芹做的。’”這是他的“假定”,再根據這個假定來“求證”。

胡適的“假定”本身就建立在“大概”“推定”的基礎上的,用這樣的“假定”去求證。這種方法頗像錯誤的破案方法:根據疑點把某人“假定”為罪犯,然後審出口供,甚至不惜屈打成招。胡適在《紅樓夢考證》中說得很好:“我在這篇文章裡,處處想撇開一切先入的成見;處處存一個搜求證據的目的;處處尊重證據,讓證據作嚮導,引我到相當的結論上去。”而實際上呢,他還是先入為主地“推定”作者是曹雪芹,然後找到一個同名同姓的曹雪芹作為證據,作出了他的結論,結果許多問題至今解釋不通。臺灣律師出身的杜世傑考證《紅樓夢》作者就特別強調必須用證據說話,並從文本中找出根據再做結論。他在《紅樓夢考釋》中說到:“讀紅樓而不知《紅樓夢》蓄意詆侮賈府,此人之學識可知也。讀紅樓知《紅樓夢》蓄意詆侮賈府,而仍鼓吹賈府即曹府,則其人之觀念可疑也。若說一個扒灰養小叔子的淫蒸通報家族,其子孫竟湊在一起,花十多年的功夫,研究、製造、批評、修改一部揭發家醜、辱駡自己,而又不使人看懂的書,也算是今古奇觀了!果真如此,則不僅作者無聊,觀者也無益,《紅樓夢》亦難稱奇書。”這是對胡適的“曹雪芹自敘說”的尖銳批駁。我看,放在曹雪芹身上,他也不願意承認是他的“自敘”,可是沒有辦法,已經屈打成招、含冤百年了。不僅如此,曹雪芹的名字也增加不少:曹霑、曹沽(加雨字頭)、曹天佑、芹圃、芹溪、夢阮,一股腦強加在曹雪芹頭上。書中的“曹雪芹”如果有靈,那也要像石兄在大荒山那樣“日夜悲號”了。

胡適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雖然有成就,但也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文化界說他是個有貢獻也有缺失的人。在對《紅樓夢》的考證方面,他的缺失是明顯的,受到許多指責,而且有許多不靠譜的問題尋根究源到他那裡。他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在紅學問題上得出的錯誤結論,完全把紅學引入了歧途,卻又固執己見,缺乏認錯的勇氣。

俞平伯先生晚年沉痛地說:“一切紅學都是反《紅樓夢》的,即講的愈多,《紅樓夢》愈顯其壞,其結果變成‘斷爛朝報’一如前人之評春秋經。筆者躬逢其盛,參與其役,謬種流傳,貽誤後生,十分悲愧,必須懺悔。”胡適哪裡有俞先生這樣的氣魄!

現在主流紅學的專家們是如何看待紅壇的問題呢?有的紅學家早已看出考證紅學這條路走不通了,面對的是眾多解不開的死結,於是鼓勵爭鳴,找出新材料。我看到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研究員王湜華先生說:“索隱《紅樓夢》決不是簡單的猜笨謎。事事都去對號入座,當然會出偏差,也確實沒這必要,而重大關鍵之處被索引出來,確是十分精闢的。再說考證派的考證,賈府的個個人物都想與曹家對上,豈不也十分的笨!如真的都能對上,那還叫小說嗎?所以考證派也往往會鑽牛角尖,與猜笨謎也無太大的區別。”又說“在清代乾隆以前的文網文字獄,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可怕程度,諸多極為一般的小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誤入文網,更何況吊明揭清這樣敏感的問題呢!”中國紅學會秘書長藝術學博士孫偉科先生說:“紅學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當代紅學研究水準,與時代不相適應,現在的研究不是多了,而是很少。有人說索隱派聲名狼藉沒有價值,但是他們打開了紅樓夢的歷史年代、政治環境。”著名老紅學家和版本收藏家杜春耕先生說;“許多人,對索隱派不相信,局部的索隱是有道理的。”紅學家對索隱派的部分肯定是紅壇的可喜變化,同時對索隱派、考證派的坐實某人,對號入座的做法都取否定態度。但仍有不少人迷信胡適的錯誤理論,又懶於研究新觀點,陷入曹家溝轉不出來。我相信,在“百家爭鳴”的良好氣氛下,紅學現存的死結一定能不斷解開。

———————————————————

校對: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