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您好啊,東坡先生!

2001年是蘇軾謝世900周年, 可惜他的同胞們都在忙乎別的事, 都忘了這個茬兒。 這大大地惹毛了經濟學家張五常, 他憤而命筆《學士九百年》:“我們做了些什麼?我早就知道2001年是蘇學士的大日子。 我持筆不發, 就是要看看炎黃子孫的感激之情。 等呀等, 等得不耐煩, 就忍無可忍的自己動筆了。 中國的文化起于蘇學士之前, 繼于蘇學士之後, 但立竿見影, 主要是蘇東坡。 ”

張五常在文中列數蘇東坡的各種好, 其聲口似拎著不肖子孫耳提面命。 現在這位學者的出鏡率已大不如前, 偶爾會聽到他發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怪論,

但一想到當年他為國人慢待蘇學士而氣得不行, 就覺得其人到底可親可恕。

近日, 中央電視臺推出了六集紀錄片《蘇東坡》, 此舉正是因應2016年乃蘇軾誕辰980周年而為之。 說實話, 作為積年的“蘇粉”深覺這六集的容量實在還是不夠, 說“挂一漏萬”是誇張, 但東坡一生中一些重要的節點一帶而過甚至壓根未提及, 著實心有不甘。 但精良的製作、巨量的訪談、細節處的講究已經足以讓人擊節讚歎, 甚至心生感激。

第一集“雪泥鴻爪”從蘇軾命運的第一個巨大轉捩點“烏台詩案”講起、第六集“南渡北歸”以東坡最後一次從被流放之地返回終於死於半途收尾, 我從來不知道, 一個紀錄片其實也可以賺走那麼多的眼淚。 那麼偉大的人格、美好的天才, 世界卻偏偏贈之以至死方休的挫磨, 情何以堪!真想代表全人類對他說:“對不起!請原諒!”

紀錄片採訪了多位中外學者, 詩人余光中的一段感歎最得我心:“我如果要去旅行, 我不要跟李白一起, 他這個人不負責任, 沒有現實感。 跟杜甫在一起呢,

他太苦哈哈了, 恐怕太嚴肅。 可是蘇東坡他就好, 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朋友, 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

有趣, 沒錯,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與中國歷史上那些先賢偉人相比, 蘇軾不會讓我們這些俗男俗女那麼自慚形穢。 雖然是那樣一個了不起的天才,

可是這個高人從來沒有給我們那種高山仰止的壓迫。 他總是那樣親切隨和, 他從不以勢壓人, 也不會擺出一副 “使命臉”來俯視眾生。 我們這些俗人喜歡幹的事情他樣樣喜歡, 而且興致勃勃。 他從來不小看我們這樣的小人物, 他的好朋友中有士大夫有和尚道士, 也有種地的、看病的、賣藥的、作小買賣的。 總之, 他不是一個偉大而遙遠空洞的符號, 他無限豐富無比有趣十分好玩。

《東坡事類》中說:“蘇子瞻泛愛天下, 士無賢不肖歡如也。 嘗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子由晦默, 少許可, 嘗戒子瞻擇交, 子瞻曰:吾眼前天下無一個不好的人”。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字來概括蘇軾的一生, 那就是“愛”。 他愛宇宙山川、愛清風朗月、愛真理、愛家人、愛朋友、愛兄弟、甚至愛他的敵人、他愛吃、愛玩——對飲食他不僅是一個熱情的愛好者還是一個勇敢的探索者,

為此, 他不僅是中國政治史、文學史、哲學史、書法史上絕對繞不過去的一個人, 還是中華美食史、釀酒史、甚至化學史上也不可能不重視的人物——他曾經搞過不少稀奇古怪黑漆麻烏的化學試驗。 一句話, 他的精力旺盛, 愛心蓬勃。 他對生命本身是欣賞的, 他有永無止境的好奇與體驗的衝動, 他在參透萬物之後回歸赤子般的清澈澄明, 瞭解一切之後寬容一切。

我是在B站上開著彈幕看的《蘇東坡》,我一向嫌彈幕太聒噪鬧騰,但這次卻好像莫名參與了一次“蘇東坡癡迷者”的大聚會。紀錄片顯然不斷啟動了許多人的誦讀記憶,往往正片字幕未出,彈幕已經此起彼伏興高采烈地吟哦起來。你接上句他接下句的熱鬧、東坡肉顫巍巍出鍋盛盤澆汁時滿屏的口水……唉,東坡啊東坡,您不僅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書中心中,並且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眼中手中口腹中——就算真的有人一句東坡的詩詞曲賦背不得,也沒吃過東坡肉,但他至少見過花過一塊錢的人民幣,這一元紙幣背面的“三潭印月”就是他老人家在西湖開展的水利工程的成果之一哦。知道現在的杭州人怎麼稱呼他嗎?“我們的老市長”!

蘇東坡是民間傳說中出鏡最多的大文豪,有趣的是,在民間話語系統中,他往往以戲謔的甚至可笑的面目出場。在與和尚佛印的往還PK中,他次次都臊眉耷眼收場,最出名的段子當然是他老人家“八風吹不動,一屁崩過江”;在昆曲《獅吼記》中,他迂闊促狹,一直在陳季常賢伉儷之間搞小破壞,女權先鋒柳氏收拾老公時“捎帶”給了這位大學士幾棍子,哎呀,著實有點活該呢。

完全不能想像把這些民間演繹稗官野史中的大蘇置換為屈原陶潛李白杜甫,因為你會覺得那是很嚴重的冒犯,但只有編排蘇學士,良心不會痛:因為你知道他不會生氣。不僅不會生氣,沒准還會笑呵呵地說:沒關係沒關係,大家開心就好。

發彈幕的人中間,也必定潛伏著一些民間高手,提醒你注意一些很可能會忽略的細節。談東坡書法的時候,劇中演員持筆的姿勢看著仿佛有些彆扭,有人提醒,此正所謂“東坡執筆無定法”之“三指執筆”。東坡與友人茶聚,前景有一個碾茶的茶童,小朋友不僅長得萌萌可愛,關鍵是手上的一招一式都合于宋人制茶的規範。我想,良苦用心被識家會心,主創人員一定十分欣慰吧?據說,他們為了製作精緻的內景,儘量還原宋代建築風格,參考了許多古畫和博物館的文物。以中國畫的審美標準確定的攝影風格也是本片的重大看點,以宋畫作為基礎的古畫動畫,令古老的水墨活色生香,畫面呈現的正是中國傳統最高級的審美,簡約淡雅,美極。

當六集《蘇東坡》接近尾聲時,彈幕宣洩的主要有兩種情緒:一是對主創表達感激,二是癮未過足的吐槽。是啊,提了“寒食帖”,為什麼不提“功甫帖”?提了“一生辛苦萬里追隨”的朝雲,為何竟然不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王弗以及“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的王閏之?黃州當然是東坡一生的重要地標,並且黃岡政府確系是投了錢的,戲份多些理固宜然。可是一句未提及“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密州是不是也有點不大講究?

《寒食帖》

儘管有這樣的不饜足,我還是堅定地認為,這六集的紀錄片把我們民族這麼精彩的人物真心誠意地呈現於大眾面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德。這樣的人物不止蘇東坡一人,他們值得我們一再書寫一再表達,但願這僅僅是一個開頭。張五常先生16年前的憾恨,我想正漸漸得以紓解。因為人們已經漸漸明白,足以支撐我們列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不僅僅是GDP,不僅僅是器物,還有我們的精神氣質,而蘇軾們正是構成我們民族氣質中最美好最有普世價值的那一類精神基因。

很多很多年前,看到過一段話過目不忘:“即便生活給了你一百個哭的理由,你也要找到第一百零一個理由讓自己笑出來”;有一句不知其源起的金句現在也很是流傳:“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我們愛東坡的“日常”,但他之所以深深紮根於我們的身心靈,乃是他對苦難的超越。他的言行具有真實的、巨大的撫慰乃至救贖的力量。

每一個行走在世間的人,就算根器再遲鈍也終於會明白,沒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瘡百孔,沒有一種結果不是導向夢幻泡影,可是,生而為人還是要振作起來儘量體面儘量好看地演完這一生的劇本,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無告的。但蘇軾在耳邊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次看片才知道,在蘇軾的桑梓之地有這樣的諺語:“眉州出三蘇,草木為之枯”,這是多麼自豪又慘烈的讚美。深知偉大天才之小概率與不可得,人們相信一方水土孕育出一個真正人傑,會消耗掉太多的人品值,更何況系出一門,一門三傑,簡直要累及無情眾生!而蘇東坡這樣的人物,他給我們最大的回報,不僅僅是他總能讓你微笑,他還是我們的精神導師。當你覺得被辜負被委屈,讀蘇子吧。論才華,你能與“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的他相較一二乎?論人生的顛簸流離跌宕起落你可曾如他一般幾次三番經歷地獄天堂?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即便死到臨頭,他也是曠達的。他拯救了自己,也讓世世代代的後來者在經歷心靈苦難的時候不再孤單。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文| 得得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我是在B站上開著彈幕看的《蘇東坡》,我一向嫌彈幕太聒噪鬧騰,但這次卻好像莫名參與了一次“蘇東坡癡迷者”的大聚會。紀錄片顯然不斷啟動了許多人的誦讀記憶,往往正片字幕未出,彈幕已經此起彼伏興高采烈地吟哦起來。你接上句他接下句的熱鬧、東坡肉顫巍巍出鍋盛盤澆汁時滿屏的口水……唉,東坡啊東坡,您不僅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書中心中,並且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眼中手中口腹中——就算真的有人一句東坡的詩詞曲賦背不得,也沒吃過東坡肉,但他至少見過花過一塊錢的人民幣,這一元紙幣背面的“三潭印月”就是他老人家在西湖開展的水利工程的成果之一哦。知道現在的杭州人怎麼稱呼他嗎?“我們的老市長”!

蘇東坡是民間傳說中出鏡最多的大文豪,有趣的是,在民間話語系統中,他往往以戲謔的甚至可笑的面目出場。在與和尚佛印的往還PK中,他次次都臊眉耷眼收場,最出名的段子當然是他老人家“八風吹不動,一屁崩過江”;在昆曲《獅吼記》中,他迂闊促狹,一直在陳季常賢伉儷之間搞小破壞,女權先鋒柳氏收拾老公時“捎帶”給了這位大學士幾棍子,哎呀,著實有點活該呢。

完全不能想像把這些民間演繹稗官野史中的大蘇置換為屈原陶潛李白杜甫,因為你會覺得那是很嚴重的冒犯,但只有編排蘇學士,良心不會痛:因為你知道他不會生氣。不僅不會生氣,沒准還會笑呵呵地說:沒關係沒關係,大家開心就好。

發彈幕的人中間,也必定潛伏著一些民間高手,提醒你注意一些很可能會忽略的細節。談東坡書法的時候,劇中演員持筆的姿勢看著仿佛有些彆扭,有人提醒,此正所謂“東坡執筆無定法”之“三指執筆”。東坡與友人茶聚,前景有一個碾茶的茶童,小朋友不僅長得萌萌可愛,關鍵是手上的一招一式都合于宋人制茶的規範。我想,良苦用心被識家會心,主創人員一定十分欣慰吧?據說,他們為了製作精緻的內景,儘量還原宋代建築風格,參考了許多古畫和博物館的文物。以中國畫的審美標準確定的攝影風格也是本片的重大看點,以宋畫作為基礎的古畫動畫,令古老的水墨活色生香,畫面呈現的正是中國傳統最高級的審美,簡約淡雅,美極。

當六集《蘇東坡》接近尾聲時,彈幕宣洩的主要有兩種情緒:一是對主創表達感激,二是癮未過足的吐槽。是啊,提了“寒食帖”,為什麼不提“功甫帖”?提了“一生辛苦萬里追隨”的朝雲,為何竟然不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王弗以及“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的王閏之?黃州當然是東坡一生的重要地標,並且黃岡政府確系是投了錢的,戲份多些理固宜然。可是一句未提及“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密州是不是也有點不大講究?

《寒食帖》

儘管有這樣的不饜足,我還是堅定地認為,這六集的紀錄片把我們民族這麼精彩的人物真心誠意地呈現於大眾面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德。這樣的人物不止蘇東坡一人,他們值得我們一再書寫一再表達,但願這僅僅是一個開頭。張五常先生16年前的憾恨,我想正漸漸得以紓解。因為人們已經漸漸明白,足以支撐我們列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不僅僅是GDP,不僅僅是器物,還有我們的精神氣質,而蘇軾們正是構成我們民族氣質中最美好最有普世價值的那一類精神基因。

很多很多年前,看到過一段話過目不忘:“即便生活給了你一百個哭的理由,你也要找到第一百零一個理由讓自己笑出來”;有一句不知其源起的金句現在也很是流傳:“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我們愛東坡的“日常”,但他之所以深深紮根於我們的身心靈,乃是他對苦難的超越。他的言行具有真實的、巨大的撫慰乃至救贖的力量。

每一個行走在世間的人,就算根器再遲鈍也終於會明白,沒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瘡百孔,沒有一種結果不是導向夢幻泡影,可是,生而為人還是要振作起來儘量體面儘量好看地演完這一生的劇本,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無告的。但蘇軾在耳邊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次看片才知道,在蘇軾的桑梓之地有這樣的諺語:“眉州出三蘇,草木為之枯”,這是多麼自豪又慘烈的讚美。深知偉大天才之小概率與不可得,人們相信一方水土孕育出一個真正人傑,會消耗掉太多的人品值,更何況系出一門,一門三傑,簡直要累及無情眾生!而蘇東坡這樣的人物,他給我們最大的回報,不僅僅是他總能讓你微笑,他還是我們的精神導師。當你覺得被辜負被委屈,讀蘇子吧。論才華,你能與“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的他相較一二乎?論人生的顛簸流離跌宕起落你可曾如他一般幾次三番經歷地獄天堂?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即便死到臨頭,他也是曠達的。他拯救了自己,也讓世世代代的後來者在經歷心靈苦難的時候不再孤單。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文| 得得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