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師臨帖|王鐸《行書臨閣帖》

清 王鐸 行書臨閣帖 保利2015秋拍

作品鑒賞

王鐸(1592-1652), 明末清初書畫家。 字覺斯, 一字覺之。 號十樵, 號嵩樵, 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

入翰林院庶起士, 累擢禮部尚書。 崇禎十六年(1643年), 王鐸為東閣大學士。 1644年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 加太子少保, 於永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 享年六十一歲, 葬于河南鞏義洛河邊, 諡文安。

王鐸書法獨具特色, 世稱“神筆王鐸”。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 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他書法用筆, 出規入矩, 張弛有度, 卻充滿流轉自如, 力道千鈞的力量。 王鐸擅長行草, 筆法大氣, 勁健灑脫, 淋漓痛快, 戴明皋在《王鐸草書詩卷跋》中說:“元章(米芾)狂草尤講法, 覺斯則全講勢, 魏晉之風軌掃地矣, 然風檣陣馬, 殊快人意, 魄力之大, 非趙、董輩所能及也。 ”他的墨蹟傳世較多, 不少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 其中最有名的是《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

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 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 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 稱為“明清調”。 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 曾轟動一時。 他們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 提出了“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鐸工真、行、草書, 得力于鐘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 筆力雄健, 長於佈局。 梁評其“書得執筆法, 學米南宮, 蒼老勁健, 全以力勝。 ”清薑紹書《無聲詩史》稱具“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 正書出鐘元常, 雖模範鐘、王, 亦能自出胸臆。 ”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風。 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 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 于時風中另樹一幟。 近世對日本書風有極大影響。

在書法上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

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 還是他那飛騰跳躑的行草書, 在晚明書壇上都應說是一流的。 正書在王鐸作品中不多見, 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此詩卷前半部分, 無論是字的大小、結體、字畫、字距, 皆給人一種奇特的感受。

作品資料

1651年作 行書臨閣帖 立軸 水墨綾本

作 者: 王鐸

尺 寸:200×47cm

創作年代:1651年作

估 價: 5,000,000-6,000,000

成 交 價:RMB 5,750,000

題識:辛卯冬月。 王鐸。

印文:王鐸之印、煙潭魚叟

說明:山東省文物商店舊藏。

著錄:

1.《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十六)第382頁, 魯3-10, 文物出版社, 1997年。

2.《王鐸書畫編年圖目》第247頁, 文物出版社, 2004年。

3.《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七)勞繼雄著第3266頁, 東方出版中心, 2011年。

關注熱點, 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 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