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乾貨!這才是米芾《李太師帖》的正確解讀方式

本文由半解(李曄)授權發佈

作者:李曄, 字炳華, 號半解、延古精舍主人。

本文是一個二十多歲書友的讀帖筆記。 看了此文許多人會說:米芾寫的時候沒想那麼多!的確如此, 但我們許多人臨帖走馬觀花地看個大概, 臨帖多年還是學不到古人的點滴筆法, 原因就是讀帖時看的粗、想的少。 學書法只有看在心裡, 才能寫在筆下。 李曄的臨帖效果看最後的圖片。

《李太師帖》基本資料:

【名稱】《李太師帖》

【年代】宋代

【作者】米芾

【規格】紙本, 行書, 縱25.8釐米, 橫31.3釐米

【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李太師帖》釋文:

李太師收晉賢十四帖。 武帝、王戎書若篆籀, 謝安格在子敬上。 真宜批帖尾也。

半解讀帖筆記

“李”縱向取勢, 上大下小, 泰山壓頂之勢, 下邊“子”的最後一橫靠下以求重心穩定。

“太”字形較扁, 為三角形, 撇長捺短, 撇高捺低。

“師”左右結構, 左邊向左倒, 右邊向右倒, 為V型, 突出中部縱向空間。 該字空間變化多樣, 左邊的三角空間, 峻拔;中部的楔形空間, 神秘;右部的三角弧空間, 富有張力。

“收”左長右短, 左粗右細, 上開下合。

“晉”上大下小, 上部向左斜, 下部向右斜。 突出上部橫向空間。 右齊左不齊, 左邊自上而下, 收——放——收。

“賢”, 上寬下窄, 上部空間劃分精妙, 三角形、三角弧,空間形狀大小方向、錯落。

“十”,取縱勢,橫露鋒,細——粗——細,豎藏鋒,粗細均勻。

“四”,取橫勢,中宮收緊。

“帖” V型,左右親密,空間關係上,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空間縱橫搭配。

“武” 左重右輕,戈鉤與點之間的細線與戈鉤組成了有張力的字內空間(相向),精美!

“帝”,上左傾,下右傾。動態平衡,體現中國人的桿秤理念,橫折鉤的鉤即為“秤砣”

“王戎”,字組連綴,上小下大。王字上疏下密,戎字依然體現動態平衡。

“書”,菱形結構,上疏下密,自上而下空間依次減收。

“若”,上輕下重,縱中有橫。

“篆”縱勢,上下大、中間小,下面部件的兩撇呈背式。

“籀”,左右結構,橫向取勢,左旁右倒,右旁左傾,字形呈倒V形,或A形,左疏右密。

“謝”,左右寬,中間窄,字形偏方。

“安”,上密下疏,左下放,整體收縮,如收緊的拳頭。

“格”,左邊左傾,右邊右傾,字形為A形 左直右曲 左方右圓 左靜右動,右邊打開。

“在”,梯形結構,上細下粗,三橫中一三橫平行,第二橫向右下取勢,一三橫體現平行線在結字中的穩定作用。

“子”,上下寬,中間窄(最後一橫靠下),突出中部空間。

“敬”,左大右小,左粗右細,左長右短。

“上”,上輕下重,縱向取勢,長脖子,氣質佳。

“真宜批”三字連綿線,為一個字組,且字勢蛇形線擺動,“真宜”二字左傾,右下取勢,“批”字左移,穩住上邊二字。

“真”,三角形,上細下粗

“宜”,倒三角形,與上字字形反扣,上下粗中間細

“批”,橫向取勢,左旁右倒,右旁左傾,字形A型

左細又粗、左小右大,下齊上不齊,V型。

上下結構,縱橫搭配,上旁右傾,下旁左倒,也是A型,右部有非常大的空間。

上密下疏,取橫勢,且突出中部橫向空間。

看著通篇,你能回憶起這些字的特點麼?如果可以,你也會背臨了。

如果還沒有信心, 看看我的臨習,你的自信心會爆棚!

半解實臨李太師帖

我是眼高手低,自己背臨,發現問題真是太多了。落款自運更是不忍多看一眼,太菜了。現在的你有信心了吧,O(∩_∩)O哈哈~

三角形、三角弧,空間形狀大小方向、錯落。

“十”,取縱勢,橫露鋒,細——粗——細,豎藏鋒,粗細均勻。

“四”,取橫勢,中宮收緊。

“帖” V型,左右親密,空間關係上,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空間縱橫搭配。

“武” 左重右輕,戈鉤與點之間的細線與戈鉤組成了有張力的字內空間(相向),精美!

“帝”,上左傾,下右傾。動態平衡,體現中國人的桿秤理念,橫折鉤的鉤即為“秤砣”

“王戎”,字組連綴,上小下大。王字上疏下密,戎字依然體現動態平衡。

“書”,菱形結構,上疏下密,自上而下空間依次減收。

“若”,上輕下重,縱中有橫。

“篆”縱勢,上下大、中間小,下面部件的兩撇呈背式。

“籀”,左右結構,橫向取勢,左旁右倒,右旁左傾,字形呈倒V形,或A形,左疏右密。

“謝”,左右寬,中間窄,字形偏方。

“安”,上密下疏,左下放,整體收縮,如收緊的拳頭。

“格”,左邊左傾,右邊右傾,字形為A形 左直右曲 左方右圓 左靜右動,右邊打開。

“在”,梯形結構,上細下粗,三橫中一三橫平行,第二橫向右下取勢,一三橫體現平行線在結字中的穩定作用。

“子”,上下寬,中間窄(最後一橫靠下),突出中部空間。

“敬”,左大右小,左粗右細,左長右短。

“上”,上輕下重,縱向取勢,長脖子,氣質佳。

“真宜批”三字連綿線,為一個字組,且字勢蛇形線擺動,“真宜”二字左傾,右下取勢,“批”字左移,穩住上邊二字。

“真”,三角形,上細下粗

“宜”,倒三角形,與上字字形反扣,上下粗中間細

“批”,橫向取勢,左旁右倒,右旁左傾,字形A型

左細又粗、左小右大,下齊上不齊,V型。

上下結構,縱橫搭配,上旁右傾,下旁左倒,也是A型,右部有非常大的空間。

上密下疏,取橫勢,且突出中部橫向空間。

看著通篇,你能回憶起這些字的特點麼?如果可以,你也會背臨了。

如果還沒有信心, 看看我的臨習,你的自信心會爆棚!

半解實臨李太師帖

我是眼高手低,自己背臨,發現問題真是太多了。落款自運更是不忍多看一眼,太菜了。現在的你有信心了吧,O(∩_∩)O哈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