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債券通為資本市場開放奠定基礎 不存在太大技術問題

“上海清算所將與倫敦金融城、倫敦清算所、歐洲清算銀行、德交所集團明訊銀行等機構深入交流, 希望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 先實現“債券通”是可行性較強的互聯互通方式。 從人民幣自由兌換和國際化的開放程度來說, 應是先在岸債券市場、貨幣市場開放, 然後是股票市場、資本市場。 ”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日前表示。

據悉, 這已不是“債券通”今年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

3月15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外記者會上就曾表示,

去年出臺“深港通”之後, 今年準備在香港和內地試行“債券通”, 允許境外資金在境外購買內地債券。

德意志銀行高級策略師劉立男在研究報告中指出, 年內有望啟動的“債券通”將加強境內外債券結算、清算機構及市場基礎設施提供方之間的合作互通, 推動境外資金投資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

上海財經大學銀行系教授曹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要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在岸債券市場交易, 需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能夠便利地進行人民幣和其他主要貨幣的兌換, 從而在人民幣和其他幣種之間進行套利和對沖風險;二是有管道能夠便利的在境外進行人民幣借貸;三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透明,

避免出現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匯率較大背離的情況, 降低人民幣匯率預期的不確定性。

“‘債券通’並不存在太大的技術性問題, 關鍵是國際投資者參與在岸人民幣債券交易引發的人民幣套利和對沖交易, 對於人民幣匯率穩定帶來的衝擊, 中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容忍與應對。 ‘債券通’本身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債券通’可以為認識和控制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積累經驗, 從而為未來的資本市場開放奠定基礎, 這是中國漸進式改革策略和智慧的體現。 ”曹嘯告訴記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