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小時候記憶中的美味

路邊新開了一家包子店, 水煎包, 門面很小, 店主是個東北阿姨。 途中路過, 要不嘗一下試試?

進去了, 阿姨特別熱情:來, 嘗嘗大姨做的水煎包, 這就是咱自己家做的, 沒有任何添加劑, 小米粥也是自己熬的, 沒有澱粉什麼的。 你嘗一下就知道了。

嘗嘗就嘗嘗。

來了一個肉包兩個素, 一碗粥。

咬了一口, 肉香湧出, 渾身一顫, 唾液從腮底激射而出, 酸得都咬不下去了。

有家的味道, 很久沒有吃過這樣的味道了。

我對吃飯很不講究, 因為胃覺系統已經幾近崩潰, 幾乎沒有饑餓感, 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感到餓, 不過會感覺身體發軟。

所以我吃飯都是規律性的定時進餐, 但不會到迫切想吃的地步。

但是我對味道的感知還是好的, 這幾年, 讓我印象深刻的美食很少有大餐, 什麼蒸蟹, 烤魚, 烤肉, 燉雞, 海鮮, 炸丸子, 素餐, 能稱得上好吃, 但絕算不上美食。 最讓人失望的是從小念叨的海參, 就是一團黏黏的膠狀物, 根本毫無口感可言。

碰到好吃的東西, 我都不會每天去吃, 而是隔幾天吃一次, 或者吃幾天停幾天。

任何美食都是有期限的, 口腔一旦適應了, 就不再是美味了, 所以餐廳永遠在不斷推出新品, 用不同的組合和做法刺激人的口腔。

創新, 永無止境, 這句話對美食也一樣。

大家都叨念小時候的味道, 其實真正把小時候的東西端到面前, 也一定會說這根本不是小時候的東西。

並不是東西變了, 而是人變了。 美味, 永遠是記憶中的最好吃。

社會在向前發展, 不得不承認, 很多東西, 都比小時候的好吃太多了。 花樣, 做法, 不斷翻新, 還有很多小時候見都沒見過的東西都吃到了。

小時候吃的東西比較奇葩, 農村窮, 又缺, 所謂的美味往往都是野味。 很多野味現在都不吃了。

比如老鼠。

小時候吃過燒的老鼠, 捉到的老鼠扔到鍋底下的草木灰裡, 燒火做飯的空隙就燒熟了。 很嫩, 特別香。 不過也只吃過兩三次, 嫌髒, 畢竟老鼠啥地方都去。

還有麻雀。 麻雀在農村裡是數量最多的鳥類, 糟蹋糧食, 名聲僅次於老鼠。

麻雀也是燒著吃, 做法跟燒老鼠一樣, 也是倍兒香。 也有炒著吃的, 不過麻雀太小,

沒多少肉, 一炒就沒了。

捉到麻雀一般是都先不打死的, 在腿上拴一根繩讓小孩牽著玩, 啥時候玩夠了, 麻雀也被折磨死了, 然後往鍋底下一埋, 又成了美味。

還有豆蟲。 一般長在黃豆地裡, 靠吃黃豆葉子為生。 個頭大, 通身黃綠, 身子扭動起來, 勁特別大, 還是蠻讓人心裡發毛的。 直到現在, 我對這東西仍然有一絲絲畏懼。

不過豆蟲蛋白質特別豐富, 油多, 烤著吃, 滋滋地冒油。 用油炸著吃, 也很香。

老鼠和麻雀, 已經沒有吃的了, 至於豆蟲, 由於農藥的使用, 基本上都絕了, 很少見了。

現在農村依然延續下來的就是蟬猴、螞蚱和瞎眼闖子(方言, 學名不知道叫啥, 應該是金龜子的一種)。 而這三種, 大部分也都是養殖的, 野生的太少了。

特別是螞蚱, 螞蚱對農藥特別敏感, 小時候還經常捕螞蚱, 現在那種翠綠的蹬倒山已經絕了。

回憶, 也是一筆財富。 希望, 讓人奮進;回憶, 給人溫暖。

每每想起那些記憶中的美味, 嘴角都會不自覺地浮起一絲淺笑, 那些身處他鄉的人應該更有感觸吧。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