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Emoji 不甘於只是一種「亞語言」,它還想變成藝術品

表意符號無處不在。 它們不停地出現在智慧手機的文字面板上, 或傳達事實, 或表達感情, 有時甚至毫無意義。 如今, 它們已經滲入我們的日常以及夢境。

上世紀 90 年代, Emoji 出現在 NTT 的移動設備上, 隨後因蘋果公司將其納入了 iPhone 的標準配置而走向全球。 它們變得無處不在, 索尼甚至為它們製作了一部動畫電影。

而現在, Emoji 似乎又成了藝術媒介。

洛杉磯創作家 Yung Jake(真名叫 Jake Patterson)就以這種方式舉辦了一場三維「Emoji 肖像」展。 展覽在紐約州南安普敦市的黎波里美術館舉行, 世界 Emoji 日(7 月 17 日)恰好就在展覽期間。 但不幸的是, 幾乎沒有人慶祝這個「重要」的節日。

Yung Jake 創作的 David Bowie 肖像及畫作細節

在這些畫作中, Yung Jake 以數位化形式生動活潑地描繪了Justin Bieber、Leonardo DiCaprio、Willow Smith 和 Kim Kardashian West 等名人的形象。

其中, Kim Kardashian West 的肖像由「草莓」和「魔法 8 號球」組成。 2015 年, Yung Jake 開始利用商業夥伴 Vince McElvie 開發的應用程式製作數位圖像。 他發現, 利用 emoji.ink 這款工具, 他可以將數百個電影攝像機、兔子、月亮、雲朵、笑臉、蜜罐甚至便便這些可笑的表情組合在一起, 「畫」出具有點彩風格的肖像。

「我恰好擅長畫這種畫, 所以畫了不少名人。 我還把畫發給了朋友, 我知道他們會(把這些畫)貼出來。 」Yung Jake 在一條短信中寫道。

Yung Jake 有時是 YouTube 說唱歌手, 有時是藝術界的寵兒,

有時還是數位化探索者。 據他所言, 他成長於布裡奇漢普頓、巴厘島、薩格港和紐西蘭。 「在成長過程中, 我們經常搬家, 因為我的家人是衝浪運動員。 」他寫道。 他曾在許多地方求學, 包括布裡奇漢普頓高中。

Yung Jake 創作的 Willow Smith 肖像及畫作細節

2012 年, 他畢業於加州藝術學院。

從 2011 年開始, 他通過《Unfollow》等音樂視頻塑造了 Yung Jake 這一角色, 畢業後也一直保持著經營。

在說唱歌曲《Unfollow》中, 他穿著粉色褲子、戴著漁夫帽, 以令人昏昏欲睡的單調獨白講述了在社交媒體上取關前女友的故事。 這段視頻獲得了藝術圈一些人的喜愛。 隨後, 他成為了引人注目的千禧一代藝術家中的一員, 這群藝術家幾乎只在互聯網創作或發佈自己的數位作品。

不過, 雖然 Yung Jake 具有強烈現實感的藝術作品《Datamosh》在 2013 年聖丹斯電影節的數位沙龍中倍受稱讚, 但使他真正獲得主流關注的還是他的 Emoji 畫作。 今年 1 月, 他在墨西哥城的 Zona Maco 當代藝術博覽會上開設了一個專門展示 Emoji 肖像畫的攤位, 結果, 他的畫作銷售一空。 他在黎波里美術館的新展覽開展還不到一周,

13 幅 Emoji 畫作中的 9 幅就已經有了買主。

Yung Jake, 攝影 / Andi Elloway

在解釋自己缺乏連貫性的藝術實踐時, Yung Jake 寫道:「我認為藝術就是生活, 我所做的事情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

但 Yung Jake 卻創造了一種風格。 就像他說的那樣, 這種風格也許「不像我的其他作品那樣, 具有很深刻 …… 很高端的含義」, 但它就如同笑臉,簡單而又令人無法抗拒。

-

撰文: Guy Trebay

翻譯:熊貓譯社 劉清山

編輯:陳佳倩

但它就如同笑臉,簡單而又令人無法抗拒。

-

撰文: Guy Trebay

翻譯:熊貓譯社 劉清山

編輯:陳佳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