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榮寶齋珍藏繪畫卷欣賞(五)

羅聘(一七三三—一七九九)字遁夫, 號兩峰, 別署花之寺僧、卻塵居士、金牛山人、蓼洲漁父、衣雲道人(和尚)等。 江蘇江都(揚州)人, 祖籍安徽歙縣。 幼喪父, 家貧。 清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拜金農為師, 學詩習畫。 布衣終身, 鬻畫為生, 嘗數游京師, 名動公卿。 工詩善畫。 善花鳥、人物、山水, 墨梅蘭竹均極超妙;尤喜畫鬼, 所作《鬼趣圖》為時所重。 筆情古逸, 思致淵雅, 深得金農神味。 嗜金石, 精鑒賞, 亦能刻印。 為揚州八怪之一。 妻方婉儀及子羅允紹、允纘均善畫梅, 稱“羅家梅派”。 著有《香葉草堂詩集》。

《荊蠻民圖》

紙本設色 縱八〇·三釐米 橫三四釐米

題識:兩峰道人仿陳老蓮《荊蠻民圖》於茶熟香溫之館。

鈐印:羅聘 竹叟 兩峰道人

羅聘《荊蠻民圖》

張敔(一七三四—一八〇三)字虎人, 又字芷園(沅)、茝園, 號雪鴻, 別署木者, 晚號止止道人。 江蘇江甯(今南京)人, 祖籍安徽桐城(今樅陽), 山東曆城(今濟南)籍。 清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舉人,

官湖北房縣知縣。 為人疏放不羈。 善畫山水、人物、花卉、禽蟲, 白描設色, 無不工妙。 論者惜其顯筋露骨, 未脫金陵派習氣。 寫真尤神肖。 往往不攜圖章, 竟率筆作印, 亦精妙。 工詩, 兼善四體及飛白書。 至若以左手或竹箸、指頭書畫, 無不造極。

《鍾馗圖》

紙本水墨 縱一六九·五釐米 橫八四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六八年

題識: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六日, 皖江張敔寫。

鈐印:張敔

張敔《鍾馗圖》

方珍(生卒年不詳)釋氏。 字希隱, 號小山, 別署種石僧。 清乾嘉時人。 初住浙江杭州孝慈庵。 常居江蘇揚州地藏庵, 為阮元、伊秉所愛重。 工詩畫, 喜作潑墨花卉, 間亦畫竹。 陳毅《所知集》謂其畫不讓古人。

方珍《杖菊圖》

紙本水墨 縱九五·七釐米 橫四七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七一年

題識:蘭為王者香, 菊號延壽客, 杖國與杖鄉, 其年不可測。 乾隆辛卯子月, 小山寫並題。

鈐印:小山道人 願上南山壽一杯 方外畫史

按:此畫款署“小山”, 榮寶齋舊說為“鄒一桂”, 因同號“小山”者多人, 依畫中“方外畫史”一印及其風格暫定為僧“方珍”。

方珍《杖菊圖》

方薰(一七三六—一七九九)字蘭坻, 號蘭士, 別署懶儒、蘭如、蘭生、樗盦生、長青、語兒鄉農。 浙江石門(今隸桐鄉)人。 布衣。 性高逸狷介。 詩書畫並妙, 尤工寫生, 與奚岡齊名稱“方奚”。 書法師法褚遂良。 山水、人物、花鳥、草蟲, 悉臻其勝。 山水結構精微,

風度閒逸;花卉明淨清麗, 綽有餘韻。 晚年好作梅竹、松石, 寫生有筆意荒率者, 筆趣直追元人。 清高宗南巡, 進《太平歡樂圖冊》百幅, 繪兩浙風土各綴跋語, 極蒙嘉獎。 刻印入文何之室, 又能上窺秦漢。 著有《山靜居畫論》《山靜居遺稿》《山靜居詩話》。

方薰《蘭竹圖》

灑金紙水墨 縱六六·五釐米 橫三〇釐米

題識:仿趙彝齋畫于寫山居, 樗盦方薰。

鈐印:蘭士

方薰《蘭竹圖》

方薰《紈扇仕女圖》

紙本設色 縱八二·七釐米 橫四五·三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八七年

題識:丁未秋九月中浣,樗盦方薰。

鈐印:方薰之印 方氏蘭汝

方薰《紈扇仕女圖》

錢灃(一七四〇—一七九五)字東注,一字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清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進士;累官湖廣道禦史,命在軍機章京上行走。為文蒼古雄健,其詩樸厚純實。工楷行書,平生仰慕顏真卿為人,書亦宗之,兼取歐、褚、蘇、米,有“南園體”之稱。畫馬尤神俊,風鬃霧鬣,世爭寶之。著有《南園集》。

沈翰(生卒年不詳)字詠蓀(孫),號醉白。清末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善畫山水,宗法倪、黃,但氣勢雄壯,不作枯寂相。

錢灃、沈翰《枯樹系馬圖》

絹本水墨 縱五九釐米 橫三二·二釐米

題識:壬午冬日於懷清閣壁上得見南園先生畫枯樹,系馬於其下。筆法古勁,寥寥數墨,邁乎今古。適伯川大令寄來屬為補景,因寫石壁飛瀑掩映于平沙細草中,似覺與原作相稱。伯川善鑒古者,以為何如。辛卯十月,沈翰並記。

鈐印:沈翰之印 詠孫氏

按:據沈翰所記,圖原為錢灃畫枯樹及馬,清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沈氏補景。裱邊另有吳瀛跋識,未錄。

錢灃、沈翰《枯樹系馬圖》

(以上內容選自《榮寶齋珍藏》)

方薰《蘭竹圖》

方薰《紈扇仕女圖》

紙本設色 縱八二·七釐米 橫四五·三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八七年

題識:丁未秋九月中浣,樗盦方薰。

鈐印:方薰之印 方氏蘭汝

方薰《紈扇仕女圖》

錢灃(一七四〇—一七九五)字東注,一字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清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進士;累官湖廣道禦史,命在軍機章京上行走。為文蒼古雄健,其詩樸厚純實。工楷行書,平生仰慕顏真卿為人,書亦宗之,兼取歐、褚、蘇、米,有“南園體”之稱。畫馬尤神俊,風鬃霧鬣,世爭寶之。著有《南園集》。

沈翰(生卒年不詳)字詠蓀(孫),號醉白。清末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善畫山水,宗法倪、黃,但氣勢雄壯,不作枯寂相。

錢灃、沈翰《枯樹系馬圖》

絹本水墨 縱五九釐米 橫三二·二釐米

題識:壬午冬日於懷清閣壁上得見南園先生畫枯樹,系馬於其下。筆法古勁,寥寥數墨,邁乎今古。適伯川大令寄來屬為補景,因寫石壁飛瀑掩映于平沙細草中,似覺與原作相稱。伯川善鑒古者,以為何如。辛卯十月,沈翰並記。

鈐印:沈翰之印 詠孫氏

按:據沈翰所記,圖原為錢灃畫枯樹及馬,清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沈氏補景。裱邊另有吳瀛跋識,未錄。

錢灃、沈翰《枯樹系馬圖》

(以上內容選自《榮寶齋珍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