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們的油彩視野,“相”,圖像觀察

“相”:存在, 觀察的存在, “相”即生命的在場(“相”本身把捉為諸如某種自為地在場的東西, 並且因而把捉到“立身於這種外觀中”的個別“存在者”共同的東西《路標》——海德格爾)。 從圖像的角度, “相”首先意指思考上的差異, 指視覺觀察的形式結構, 它是區別於其它差異的圖像形式, 是支配其意義的存在者的純粹性。 物象的物理屬性在於硬度, 顏色, 形狀, 重量等性質, 而個體“我思”的精神、智力、想像、心理等個人直覺是視覺“圖相”的意義整合!同一個物體可以有不同的觀察的“形相”差異質感!“相”才產生對於物體, 非物體,

圖片, 圖像的視覺個性直觀。 “相”是開始自我視覺圖像創造擺脫他者概念性所“思”在場進入“去蔽”的存在狀態。

當代多樣化視覺圖像製造技術的氾濫, 讀圖成為我們經驗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技術帶動速度, 天地距離如今也以“秒”量級計算, 人類已將骨頭拋向了太空, 等待著新的投胎《2001太空漫遊》……

圖像作為個人獨特性的“我思”去達到一個敞開的“無蔽”狀態, 讓精神自行“去蔽”, 還原人本——被“擬像”技術所遮蔽的獨特性。 圖像的純粹實驗層面的本質在於它所無法代替的獨特發現, 讓個人自行呈現, 並占支配地位, 這就昭示了並非人人都是藝術家, 隨便幾下便稱之為藝術。 圖像可以將問題簡化得清析明瞭, 更貼近人對“真實”的表達,

比語言直接準確。 因此, “相”是視覺思維!視覺的遊戲, 也是從“零”起步的思考。

我們的油彩視野 ——「源視覺實驗室」油彩作品競拍專場

預展:8月13日——8月15日

開拍:8月15日20:00——8月17日22:00

詳情點擊“閱讀原文”

擬相系列一 60×60(CM)油畫+綜合材料

擬相系列二 60×60(CM)油畫+綜合材料

擬相系列三 60×60(CM)油畫+綜合材料

擬相系列四 60×60(CM)油畫+綜合材料

擬相系列五 60×60(CM)油畫+綜合材料

解構風景系列一 100×80(CM)亞麻布、油彩

解構風景系列二 80×60(CM)亞麻布、油彩

解構風景系列三 140×120(CM) 亞麻布、油彩

NO1.雪 30×40(CM) 亞麻布、油彩

NO2.雪 40×30(CM) 亞麻布、油彩

發泡車系列一 140×120(CM) 亞麻布、油彩

發泡車系列二 42×29.7(CM)紙本丙烯

發泡車系列三 60×60(CM)亞麻布、油彩

大無

源視覺實驗室成員

原名:吳彥偉

1982年4月20日生於吉林省九台市,漢族。

2005年7月,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9年7月,畢業于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圖像形態”工作室,獲碩士學位。

2008年《中國美術》第一期刊登素描作品《毛墊》,丹培拉作品《女友》,綜合材料作品《肌理山水》。

2009年《中國美術》第一期發表碩士學位論文《“擬像”時代的個人“圖像”技術》。

近期熱文連結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瞭解更多

解構風景系列一 100×80(CM)亞麻布、油彩

解構風景系列二 80×60(CM)亞麻布、油彩

解構風景系列三 140×120(CM) 亞麻布、油彩

NO1.雪 30×40(CM) 亞麻布、油彩

NO2.雪 40×30(CM) 亞麻布、油彩

發泡車系列一 140×120(CM) 亞麻布、油彩

發泡車系列二 42×29.7(CM)紙本丙烯

發泡車系列三 60×60(CM)亞麻布、油彩

大無

源視覺實驗室成員

原名:吳彥偉

1982年4月20日生於吉林省九台市,漢族。

2005年7月,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9年7月,畢業于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圖像形態”工作室,獲碩士學位。

2008年《中國美術》第一期刊登素描作品《毛墊》,丹培拉作品《女友》,綜合材料作品《肌理山水》。

2009年《中國美術》第一期發表碩士學位論文《“擬像”時代的個人“圖像”技術》。

近期熱文連結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