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機關幹部談“機關八忌”,讓無數年輕公務員少走“彎路”!

一忌:把“沒有沒有”掛在嘴上

一次, 一位青年科員送給我一份徵求意見的材料, 我問他:“你看過了嗎?”他說“我看了”, 我又問他:“你有什麼意見嗎?”他急忙說“沒有沒有”, 態度謙恭, 意思是說“我怎麼敢有意見呢”。 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我的心裡不禁一涼。

想想我年輕的時候, 過手的檔材料一般都不看, 好像跟自己沒什麼關係似的, 送到領導那兒也不想表達自己的什麼看法, 只當自己是一個轉運工具罷了。 現在再看看青年人, 已經比我那時強了些, 一般過手的材料都會看一眼, 但通常不做表達看法的準備, 你不要求他就不說, 錯把“沒有沒有”當成了謙恭, 以為不說是上策, 或可能沒想到領導會聽他的看法。 因為自己沒有看法, 或者說不認為自己有表達看法的必要, 或者說就不想有所表達, 總之一句話, 沒有準備。 而我們知道,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有時候, 我和上級或者下屬共同參與或經歷某事,

如果上級問我有什麼意見或看法, 我都會認真中肯地發表看法, 因為這時候都是思考、提高和展示的機會, 更是學習、請教和共用的機會, 通常不會隨意放過。 而我徵求下屬的意見和看法時, 也是希望能有學習交流共用的意思, 當然也包括有對下屬考察的意味。 如果下屬沒有準備, 只是倉促應付或“沒有沒有”, 我就會感到遺憾, 並知道那是因為他沒有經驗, 也沒有準備, 就像我年輕的時候一樣, 還需要歷練。

我的建議是, 在這種情景下, 堅決不說“沒有沒有”, 所謂的謙恭在領導那兒是不得分的;也不說“沒有”, 除非你沒看過或不知道, 這時你需要說明;即使領導沒有徵求你的意見, 而如果你有看法的時候,

簡要地說出自己的意見, 儘量具體清晰一些, 有可能再加上自己的思想或思考的東西, 能夠給你的領導多一些東西, 因為你總有一些東西是你的上級所沒有的或所需要的, 這樣的交流共用何樂不為呢?

二忌:說“我不行我不行”

有一次, 委裡要召開機關黨建經驗交流會, 八個發言有我們支部一個, 希望我們重點講一講有關青年幹部成長的內容。 要說青年幹部成長, 沒有比青年幹部自己講更好的了, 而且我們的青年幹部個個優秀, 任意請一位同志講都沒有問題。 隨後有一位青年到我辦公室送材料, 我就對她說:“委裡要開黨建經驗交流會, 你代表支部發言吧”, 沒想到她連忙說:“我不行我不行!”看她那真切甚至還有點惶恐的神情,

我就不忍心給她壓力了。 後來另外一位青年黨員很樂意地接受了我們的建議, 上臺發言的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在機關裡, 經常可以看到我剛才所說的這種情景, 每每這個時候, 我都很為青年幹部惋惜, 許多帶有一定壓力的好事,

本來是青年幹部學習提高展示的絕好機會, 只要努力, 幾乎沒有做不好的, 為什麼許多青年都認定自己不行而推讓了呢?

可能是因為家人朋友經常告誡自己低調謹慎不要出頭, 但凡在較大的場合都不露臉;可能是因為機關講究層級秩序, 上臺露臉必須從上級先開始;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經歷過較大場合的鍛煉, 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有好的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己一向自卑不自信, 一直認定自己不行, 就斷了表達展示的念頭, 等等吧。 但上級領導往往不這樣看, 他推薦你, 就是認為你能行, 只是看你有沒有決心和信心, 只要有決心和信心, 經過一定的練習和指導, 沒有什麼是不行的。 再說你只要在機關工作, 遲早都要到場面上去,何不早一些就著手鍛煉呢。

那位“我不行我不行“的主任科員,在看到同伴上臺的積極表現後,也開始樹立了信心,經過一些鍛煉,她的自信心和表現力迅猛提升,後來20多次受邀到相關部委和單位的大會上做演講報告,而且都是脫稿演講,很得聽眾讚譽。

三忌:事畢不回復

一次,我親口交代一位年輕下屬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到了該送到了的時候,還不見回復,我沒有催問,怕給他造成我不信任他的感覺。雖然沒有聯繫他,但一上午老惦記著這件事,一直到中午在樓道裡我看見了他,也不見他有回復的意思,於是我就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還解釋說要送交的那位領導同志不在,他就交給工作人員了。我問他為什麼不及時回復我呢,他無語,我也無語。從這以後,我不再專門委託他去辦哪怕很小的事。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你很在乎這份材料要送到位,那為什麼不重點強調一下呢?客觀地說,這件事還沒有重要到要重點強調的程度,但對上級交辦的事不及時回復,恐怕不是一個小問題。俗話說得好: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質。小事都靠不住,大事敢依靠嗎?

想想我年輕的時候,肯定經常幹這種不負責任的事,因為我的意識裡沒有很明確的信念,以為只要自己做了,心裡無愧就行,很少管別人是什麼感受,也沒有人因為事畢沒回復而教訓我,只是後來我委託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有這種強烈的感覺,那已經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了,也不知錯過了多少個機會,很難得到他人重要事情的託付。

在我們周圍,總能看到有辦事靠得住、事畢就回復的人,在我任職的司裡,大家都已經自覺地從小事做起,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當然還有最讓人放心的同志,遇到重要的事,不論大與小,你一定就會想起他(她)來。你不用擔心,你交代的事他(她)一定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報告,絕不讓你焦急等待,同樣的,你對這種人的事情,也不會大意,不敢大意,也會盡心盡力給他(她)有個交代。你看機關裡口碑好的人,都有這種優秀品質,都能夠得到大家的讚譽。

四忌:開會前不到位

“會前不到位”是機關裡常見的一種現象。我經常參加一些司局或部門召開的會議,以協調會、座談會聽取意見為多。通常我會提前10分鐘到會議室,但有時還看不見會議主辦方的人,其他部門的參會同仁來了以後還不見主人,我們就有受到冷落的感覺。有的只剩三五分鐘了,才見到主辦方有人到場,好像沒有什麼準備似的,會議顯得鬆鬆垮垮,這種情形下,被邀請的人情緒很受影響,所以會議的品質和效果一般好不到哪裡去。

客到主不見,實在不禮貌,給參會者留下的,只是冷淡應付的印象,往重裡說,就是不尊重邀請的參會者,反映出主辦方從領導到一般工作人員,都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和人格品德。

如果只講準時准點,不講待人之道,恐怕只是撿了一些皮毛,丟掉了一些根本。丟掉的是一些什麼東西呢,我認為就是丟掉了我們做人的一些東西,丟掉了中華文化中的優良傳統,就是在待客方面的真誠、熱情,寧可自己辛苦一點、稍微付出一些,盡地主之誼,盡主辦方之情。況且早一些到會場,接待提前到達的客人,還可以加強溝通,盡可能發現和解決會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往往這是開好會、解決好問題的關鍵。

我們的做法是,如果召開相關部門的會議,又都在同一個辦公樓裡,那麼工作人員提前20分鐘就要到場;如果有使用交通工具的參會者,那麼工作人員就要提前半小時到場,往往我自己就會提前10分20分到會場,接待積極參會的先來者,以示尊重和重視。近幾年我和司裡同志與五六十個部委單位學習交流,不論是在主場還是客場,我們都是提前半小時以上到場,會前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多一分準備,就多一份成功。即使是司內的會,我本人也都提前到場,沒有別的,心在會上而已。

五忌:拖拉誤事

一次,我讓一位實習生複印幾本檔,因為材料比較多,複印需要一兩個小時,我對他說:“你抽空複印一下”。話是這麼說,我還是希望他能儘量快一些,但沒有催他。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影本還沒有交給我,十天過去了,影本還沒交給我,我以為他要給我複印出個“刮目相看”呢,或是複印難度太大?好在上級沒有要,那就再等等吧。

足等了半個月,那天上級要材料,我問那位小夥子:“複印好了嗎?”他說:“沒有,這些天幫助處室整理檔櫃,現在馬上複印。”我說:“不用了,已經來不及了。這些天你很辛苦,但是你在這兒的實習恐怕不及格了,現在你就回去吧,不用再來上班實習了。”

這位實習生錯在哪兒?看起來是一個拖拉事件,其實他並不懶惰,那些天他幹體力活也不惜力,怎麼就“不及格”了呢?因為他不知輕重,不大懂事,不知道許多事情是不能拖拉的。

我20多歲不懂事的時候,肯定也常常幹這樣的事。有些事以為領導說“抽空“,那就抽我的空兒;或者認為自己沒閑著,也不偷懶,有些事拖延拖延沒關係;或者自以為這件事不重要,拖拖不要緊;甚或壓根就忘了這件事,都有可能。結果呢,經常感覺領導不信任、不重視或者不重用,還不知道為什麼,等我自己當了領導,碰上了這樣的事情,才深有體會,很是扼腕。

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我們每天都有許多事要處理,孰輕孰重應有一個權衡,有一個安排。並不是說領導交代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許多事都有輕重和急緩的權衡,比如家庭的大事難事,比如突發的事件,許多時候都要及時調整,重新安排。但領導交辦的事,通常都是重要的事,雖然領導沒有強調快辦急辦,那是需要你自己斟酌掂量的。在實際的工作中,但凡我交代的事,除了說明不急或緩辦的事,其實都是需要立即就辦的事,有人慢了點,我就著急了,其實不是我著急,是事情著急了。

六忌:當場聲辯

我用“聲辯”,而不是”申辯”,意思是說當場發出聲音和不發出聲音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寫個紙條或者採用巧妙的方法給予說明或者申辯也未嘗不可。如果你是有所準備,故意要當場聲辯,那就不在我說的“無意識差錯”的範圍了。

一次,我們召開全司會議,內容比較重要,結果有一位幹部遲到了十幾分鐘,我當即批評他:“重要的會議怎麼能遲到!”他當即聲辯:“公車出了故障,路上又堵,本來應該不會遲到的。”看到他自感委屈的神情,我的批評更嚴厲了:“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能遲到!你不要申辯。”結果很影響會議氣氛。

但凡當場聲辯,通常都有一些原因,有時還很有道理,但這個道理是大道理還是小道理,我們很少考慮。關於遲到,堵車是一個原因,但如果會議重要的話,堵車就不是理由,更不是道理,除非大家都認同的特殊情況是例外。

有些人就事論事,認為只要有理由,就可以當場聲辯,可能還沒有想過,有沒有理由和當場是否聲辯不是一回事。當場聲辯的本質是不服管理,而不是有沒有道理。潛意識中的不服管理就會在有一點所謂的理由時表現出來,不服管理就不是小問題了。

又有一次全司開會,一位青年幹部遲到了十幾分鐘,我照例批評了兩句,她謙遜點頭表示接受,過後我問她,才知道早上她送父親急診,到了醫院做了安頓,馬上就趕來開會,開完會還要趕去醫院。家事為重,她完全可以不來開會,發個短信就行,但她還是顧全大局,還接受我的批評,我由此對她更加信任,也會注意對她的批評,她沒有當場聲辯,是一個成熟青年和優秀公務員的良好風範。

七忌:開小會

一次我在直屬單位的職工大會上講話,講著講著,突然看見有兩個青年在交頭接耳,我的思路一下中斷了,停了兩三秒,那兩人還沒覺察繼續開小會,我不得不當場制止了他們。事情不算大,但畢竟對講話和會議會有一些影響。開小會的年輕人可能還不知道他們的小動作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開小會,誰沒有開過小會?我就沒有,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會開小會。這些年我經常坐主席臺,才知道原來台下的任何動靜都能盡收眼底。哪裡有個“風吹草動“,即使是上百人的大會,也能感覺得到。如果我正在講話,多少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是小型會議,那就更不用說了,在小會上開小會,簡直就是對講話人的輕視和挑釁。如果一兩句也就算了,三五句或更多,少則影響三五人,多則影響大半場,就會影響會議效果。

什麼人喜歡開小會呢?我注意到有些人喜歡開小會,甚至全然不覺察旁人對他們的反感。如果注意觀察他們平常的為人,可以證實愛開小會的人,一般都是很自我的人,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不知道他在講話的時候,會不會在乎別人開小會。開小會的毛病不算大,但不好改,因為這是潛意識裡的事,自己感覺不到,如果要改,還真要從心裡改起,從價值觀改起。

八忌:羞於上問

我當科員的時候,很怕見領導,更不會主動去請教領導。是不敢,還是不願?是不屑,還是沒說的?可能都有,反正是敬而遠之。

上,上級領導也。孔子說“不恥下問”,我們也經常說向群眾學習,但就是沒有說向上級學習,只提“下問”不說“上問”,這是一個重要的遺漏,可能也是一個故意吧,這裡的玄機怎麼能輕易讓年輕人知道呢。

羞於上問是機關青年進步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青年是不敢接近領導,恐怕有所失誤受到批評;有的青年不是不敢請教領導,而是不屑請教領導,自恃才高,恥於上問;還有的青年不求上進,也不善思考,基本提不出什麼問題;也有的是看到領導板著個面孔,自然也就敬而遠之了。

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這些都沒有錯。可是你想過沒有,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我們的同事、我們的領導,而他們就是一本活著的書,就是活的實踐,他們身上積累著大量從書本和實踐中來的東西,都是很寶貴的東西。

但凡領導,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優點和長處,通常不是年輕人表面上看到的那一些。作為晚輩和下屬,如果能接近領導,討教一些真學問,學到一些真本事,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和討好奉承根本不是一回事。放著和優秀上級接近的機會而不請教不學習,豈不太可惜了嗎?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你想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麼?你想分享看到的一切美好嗎?你想抒寫心中的情感或感慨麼?你想傳遞正能量嗎?那麼,加入“秦安青年”吧!秦安青年公眾號歡迎廣大青少年投稿,讓我們一道服務青年成長,弘揚社會新風,共建美好大秦安吧。稿件內容可涉及時事述評、讀書筆記等各方面,投稿請發送至gqtqaxw@163.com,可附個人簡介。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遲早都要到場面上去,何不早一些就著手鍛煉呢。

那位“我不行我不行“的主任科員,在看到同伴上臺的積極表現後,也開始樹立了信心,經過一些鍛煉,她的自信心和表現力迅猛提升,後來20多次受邀到相關部委和單位的大會上做演講報告,而且都是脫稿演講,很得聽眾讚譽。

三忌:事畢不回復

一次,我親口交代一位年輕下屬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到了該送到了的時候,還不見回復,我沒有催問,怕給他造成我不信任他的感覺。雖然沒有聯繫他,但一上午老惦記著這件事,一直到中午在樓道裡我看見了他,也不見他有回復的意思,於是我就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還解釋說要送交的那位領導同志不在,他就交給工作人員了。我問他為什麼不及時回復我呢,他無語,我也無語。從這以後,我不再專門委託他去辦哪怕很小的事。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你很在乎這份材料要送到位,那為什麼不重點強調一下呢?客觀地說,這件事還沒有重要到要重點強調的程度,但對上級交辦的事不及時回復,恐怕不是一個小問題。俗話說得好: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質。小事都靠不住,大事敢依靠嗎?

想想我年輕的時候,肯定經常幹這種不負責任的事,因為我的意識裡沒有很明確的信念,以為只要自己做了,心裡無愧就行,很少管別人是什麼感受,也沒有人因為事畢沒回復而教訓我,只是後來我委託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有這種強烈的感覺,那已經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了,也不知錯過了多少個機會,很難得到他人重要事情的託付。

在我們周圍,總能看到有辦事靠得住、事畢就回復的人,在我任職的司裡,大家都已經自覺地從小事做起,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當然還有最讓人放心的同志,遇到重要的事,不論大與小,你一定就會想起他(她)來。你不用擔心,你交代的事他(她)一定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報告,絕不讓你焦急等待,同樣的,你對這種人的事情,也不會大意,不敢大意,也會盡心盡力給他(她)有個交代。你看機關裡口碑好的人,都有這種優秀品質,都能夠得到大家的讚譽。

四忌:開會前不到位

“會前不到位”是機關裡常見的一種現象。我經常參加一些司局或部門召開的會議,以協調會、座談會聽取意見為多。通常我會提前10分鐘到會議室,但有時還看不見會議主辦方的人,其他部門的參會同仁來了以後還不見主人,我們就有受到冷落的感覺。有的只剩三五分鐘了,才見到主辦方有人到場,好像沒有什麼準備似的,會議顯得鬆鬆垮垮,這種情形下,被邀請的人情緒很受影響,所以會議的品質和效果一般好不到哪裡去。

客到主不見,實在不禮貌,給參會者留下的,只是冷淡應付的印象,往重裡說,就是不尊重邀請的參會者,反映出主辦方從領導到一般工作人員,都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和人格品德。

如果只講準時准點,不講待人之道,恐怕只是撿了一些皮毛,丟掉了一些根本。丟掉的是一些什麼東西呢,我認為就是丟掉了我們做人的一些東西,丟掉了中華文化中的優良傳統,就是在待客方面的真誠、熱情,寧可自己辛苦一點、稍微付出一些,盡地主之誼,盡主辦方之情。況且早一些到會場,接待提前到達的客人,還可以加強溝通,盡可能發現和解決會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往往這是開好會、解決好問題的關鍵。

我們的做法是,如果召開相關部門的會議,又都在同一個辦公樓裡,那麼工作人員提前20分鐘就要到場;如果有使用交通工具的參會者,那麼工作人員就要提前半小時到場,往往我自己就會提前10分20分到會場,接待積極參會的先來者,以示尊重和重視。近幾年我和司裡同志與五六十個部委單位學習交流,不論是在主場還是客場,我們都是提前半小時以上到場,會前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多一分準備,就多一份成功。即使是司內的會,我本人也都提前到場,沒有別的,心在會上而已。

五忌:拖拉誤事

一次,我讓一位實習生複印幾本檔,因為材料比較多,複印需要一兩個小時,我對他說:“你抽空複印一下”。話是這麼說,我還是希望他能儘量快一些,但沒有催他。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影本還沒有交給我,十天過去了,影本還沒交給我,我以為他要給我複印出個“刮目相看”呢,或是複印難度太大?好在上級沒有要,那就再等等吧。

足等了半個月,那天上級要材料,我問那位小夥子:“複印好了嗎?”他說:“沒有,這些天幫助處室整理檔櫃,現在馬上複印。”我說:“不用了,已經來不及了。這些天你很辛苦,但是你在這兒的實習恐怕不及格了,現在你就回去吧,不用再來上班實習了。”

這位實習生錯在哪兒?看起來是一個拖拉事件,其實他並不懶惰,那些天他幹體力活也不惜力,怎麼就“不及格”了呢?因為他不知輕重,不大懂事,不知道許多事情是不能拖拉的。

我20多歲不懂事的時候,肯定也常常幹這樣的事。有些事以為領導說“抽空“,那就抽我的空兒;或者認為自己沒閑著,也不偷懶,有些事拖延拖延沒關係;或者自以為這件事不重要,拖拖不要緊;甚或壓根就忘了這件事,都有可能。結果呢,經常感覺領導不信任、不重視或者不重用,還不知道為什麼,等我自己當了領導,碰上了這樣的事情,才深有體會,很是扼腕。

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我們每天都有許多事要處理,孰輕孰重應有一個權衡,有一個安排。並不是說領導交代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許多事都有輕重和急緩的權衡,比如家庭的大事難事,比如突發的事件,許多時候都要及時調整,重新安排。但領導交辦的事,通常都是重要的事,雖然領導沒有強調快辦急辦,那是需要你自己斟酌掂量的。在實際的工作中,但凡我交代的事,除了說明不急或緩辦的事,其實都是需要立即就辦的事,有人慢了點,我就著急了,其實不是我著急,是事情著急了。

六忌:當場聲辯

我用“聲辯”,而不是”申辯”,意思是說當場發出聲音和不發出聲音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寫個紙條或者採用巧妙的方法給予說明或者申辯也未嘗不可。如果你是有所準備,故意要當場聲辯,那就不在我說的“無意識差錯”的範圍了。

一次,我們召開全司會議,內容比較重要,結果有一位幹部遲到了十幾分鐘,我當即批評他:“重要的會議怎麼能遲到!”他當即聲辯:“公車出了故障,路上又堵,本來應該不會遲到的。”看到他自感委屈的神情,我的批評更嚴厲了:“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能遲到!你不要申辯。”結果很影響會議氣氛。

但凡當場聲辯,通常都有一些原因,有時還很有道理,但這個道理是大道理還是小道理,我們很少考慮。關於遲到,堵車是一個原因,但如果會議重要的話,堵車就不是理由,更不是道理,除非大家都認同的特殊情況是例外。

有些人就事論事,認為只要有理由,就可以當場聲辯,可能還沒有想過,有沒有理由和當場是否聲辯不是一回事。當場聲辯的本質是不服管理,而不是有沒有道理。潛意識中的不服管理就會在有一點所謂的理由時表現出來,不服管理就不是小問題了。

又有一次全司開會,一位青年幹部遲到了十幾分鐘,我照例批評了兩句,她謙遜點頭表示接受,過後我問她,才知道早上她送父親急診,到了醫院做了安頓,馬上就趕來開會,開完會還要趕去醫院。家事為重,她完全可以不來開會,發個短信就行,但她還是顧全大局,還接受我的批評,我由此對她更加信任,也會注意對她的批評,她沒有當場聲辯,是一個成熟青年和優秀公務員的良好風範。

七忌:開小會

一次我在直屬單位的職工大會上講話,講著講著,突然看見有兩個青年在交頭接耳,我的思路一下中斷了,停了兩三秒,那兩人還沒覺察繼續開小會,我不得不當場制止了他們。事情不算大,但畢竟對講話和會議會有一些影響。開小會的年輕人可能還不知道他們的小動作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開小會,誰沒有開過小會?我就沒有,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會開小會。這些年我經常坐主席臺,才知道原來台下的任何動靜都能盡收眼底。哪裡有個“風吹草動“,即使是上百人的大會,也能感覺得到。如果我正在講話,多少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是小型會議,那就更不用說了,在小會上開小會,簡直就是對講話人的輕視和挑釁。如果一兩句也就算了,三五句或更多,少則影響三五人,多則影響大半場,就會影響會議效果。

什麼人喜歡開小會呢?我注意到有些人喜歡開小會,甚至全然不覺察旁人對他們的反感。如果注意觀察他們平常的為人,可以證實愛開小會的人,一般都是很自我的人,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不知道他在講話的時候,會不會在乎別人開小會。開小會的毛病不算大,但不好改,因為這是潛意識裡的事,自己感覺不到,如果要改,還真要從心裡改起,從價值觀改起。

八忌:羞於上問

我當科員的時候,很怕見領導,更不會主動去請教領導。是不敢,還是不願?是不屑,還是沒說的?可能都有,反正是敬而遠之。

上,上級領導也。孔子說“不恥下問”,我們也經常說向群眾學習,但就是沒有說向上級學習,只提“下問”不說“上問”,這是一個重要的遺漏,可能也是一個故意吧,這裡的玄機怎麼能輕易讓年輕人知道呢。

羞於上問是機關青年進步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青年是不敢接近領導,恐怕有所失誤受到批評;有的青年不是不敢請教領導,而是不屑請教領導,自恃才高,恥於上問;還有的青年不求上進,也不善思考,基本提不出什麼問題;也有的是看到領導板著個面孔,自然也就敬而遠之了。

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這些都沒有錯。可是你想過沒有,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我們的同事、我們的領導,而他們就是一本活著的書,就是活的實踐,他們身上積累著大量從書本和實踐中來的東西,都是很寶貴的東西。

但凡領導,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優點和長處,通常不是年輕人表面上看到的那一些。作為晚輩和下屬,如果能接近領導,討教一些真學問,學到一些真本事,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和討好奉承根本不是一回事。放著和優秀上級接近的機會而不請教不學習,豈不太可惜了嗎?

—— THE END ——

團團與你共成長

你想擁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麼?你想分享看到的一切美好嗎?你想抒寫心中的情感或感慨麼?你想傳遞正能量嗎?那麼,加入“秦安青年”吧!秦安青年公眾號歡迎廣大青少年投稿,讓我們一道服務青年成長,弘揚社會新風,共建美好大秦安吧。稿件內容可涉及時事述評、讀書筆記等各方面,投稿請發送至gqtqaxw@163.com,可附個人簡介。

秦安青年與你共成長,共築青春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