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福建:科技創新 加速奔跑

進入“十三五”時期, 福建加快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轉變, 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

基礎研究連獲突破, 技術創新日新月異,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在國內首次突破可連續列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 被《3D列印世界》列為2016年上半年全球值得關注的前12大3D列印新技術之一。 中科芯源公司研發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千瓦級COB螢光陶瓷封裝核心技術, 使中國LED產業率先跨入大功率照明時代。

用“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激發經濟活力, 泉州獲批“中國製造2025”城市試點示範。

不單是機器人, 大資料、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 創新鼓點密集敲響, 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中國國際資訊技術(福建)產業園加快建設成為全省大資料產業重點園區和“數字福建”建設的重要承載基地, 中國首個新業態VR產業基地落戶福州……

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中國·海峽專案成果交易會(6·18)

量、質齊升的創新成果, 顯著提升了福建在全國科研舞臺的地位。 2016年, 福建的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2萬件, 增速居全國第1位。 目前, 福建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10位, 綜合科技進步水準居第13位, 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第5位, 智慧財產權綜合實力居第7位。 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5.2%。 這表明, 福建創新發展的路徑越來越清晰, 發展的新動能不斷積蓄。

行棋當善弈, 落子謀全域。 黨的十八大以來, 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國家戰略, 省委、省政府主動融入, 從全域高度把科技創新作為培植發展新動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全省積極投身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去年7月,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的決定》, 隨後相關實施方案、行動計畫出臺, 為福建建設創新型省份描繪了路線圖, 制定了時間表。

去年6月, 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建設,

正式納入國家全面創新佈局。 省委、省政府出臺《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 為自創區建設列出詳細創新發展清單。

科技研發, 著力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新出臺的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促進高校、省屬科研院所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政策措施,

明確對高校和省屬科研院所使用、處置和轉化自有科技成果的, 主管部門和國資管理部門不再審批或備案;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所獲收入不上繳國庫, 全部留歸單位……政策“開閘”, 讓創新人才“名利雙收”, 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市場是創新的動力,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

廈門美圖的“傻瓜模式”造就新使用者巨無霸;寧德新能源的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福建華峰以自主研發的面料成為國內唯一同時獲世界前三大著名運動品牌認證的面料供應商……一批以技術驅動新近崛起的企業, 重視源頭創新,並力圖在全球版圖佔據地位, 即便是新生企業也底氣十足。

為推動企業創新, 福建把創新驅動的落腳點放在構建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將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巨人領軍企業作為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

為引導企業投入研發,福建大力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技術創新股權和分紅激勵等創新優惠政策;從今年起省級統籌4.69億元、全省統籌13.96億元,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給予分段補助;在全國率先對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際減免的所得稅額,給予財政資金獎勵。

資金用在了刀刃上,企業家創新更有底氣,高新企業、創新型企業湧現,成為全省科技創新主力軍。2016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0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535家、同比增長24.6%;全省高新技術產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

為補足源頭創新的短板,福建大規模佈局創新載體。

一批高水準創新支撐平臺加快打造,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產業重大研發平臺加快佈局,支持產業龍頭企業和高校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海山挖掘裝備、網龍VR等產業技術研究院應運而生……

創新路上,福建砥礪前行,正不斷演繹發展“加速跑”的精彩篇章。

數 字

● 2016年,全省專利申請總量突破13萬件,增速居全國第3位;專利申請品質進一步提升,發明專利申請突破2萬件,增速居全國第1位。企業智慧財產權創造主體地位持續穩固,全省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萬件,占全省有效發明專利的62.3%;企業發明專利授權4223件,占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的58.9%。

● 2016年全省技術市場技術合同成交額1057256.86萬元,同比增長96.28%。

● 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落地建設,成為引領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重要高地。在自創區建設帶動下,2016年全省國家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574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福州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90億元,廈門火炬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167億元,泉州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045億元。

● 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2016年全省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額59.22億元,同比增長24.5%,惠及企業1512家,同比增長55%;共有969家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31.64億元,同比增長24.4%。

● 在全國率先對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際減免的所得稅額,給予財政資金獎勵,遴選第一批655家企業入庫培育,185家獲得財政獎勵7400多萬元。2017年新增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649家。目前,全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累計達1304家,提前完成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家以上的目標。

● 落實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新政策,2016年新增500家,全省高企數量達2535家、同比增長24.6%。

● 實施福建省“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畫,2016年已遴選出第二批96名省“雙創人才”,新增30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新增25人(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數量合計102個,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雙創人才部分)40人。

● 支持泉州市打造“數控一代”應用示範樣板,省、市累計投入財政科技扶持資金18億元,撬動社會資金投入,吸引泉州市1300多家企業參與,帶動發展500億元以上產值,成為泉州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範圍推廣“數控一代”,推動“機器換工”7423台套,全省智慧裝備產業產值增長15%。

● 累計資助建設17家引進重大研發機構,佈局建設26個省級產業技術重大研發平臺和22個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組建30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2016年新認定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個。目前,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479個(其中國家級7個)。累計建設各類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近100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90個。

●全省備案科技企業孵化器160家,其中省級孵化器36家,國家級孵化器13家(2家大學科技園),在孵企業4202家,創造崗位7.6萬個。

● 全省建設眾創空間400多家,其中省級眾創空間113家,國家眾創空間備案26家,提供工位數4.2萬多個,創業導師4200多人,常駐創業團隊或初創企業達6000多個。

福建把創新驅動的落腳點放在構建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將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巨人領軍企業作為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

為引導企業投入研發,福建大力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技術創新股權和分紅激勵等創新優惠政策;從今年起省級統籌4.69億元、全省統籌13.96億元,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給予分段補助;在全國率先對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際減免的所得稅額,給予財政資金獎勵。

資金用在了刀刃上,企業家創新更有底氣,高新企業、創新型企業湧現,成為全省科技創新主力軍。2016年,全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0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535家、同比增長24.6%;全省高新技術產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

為補足源頭創新的短板,福建大規模佈局創新載體。

一批高水準創新支撐平臺加快打造,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三期)、海西研究院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產業重大研發平臺加快佈局,支持產業龍頭企業和高校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海山挖掘裝備、網龍VR等產業技術研究院應運而生……

創新路上,福建砥礪前行,正不斷演繹發展“加速跑”的精彩篇章。

數 字

● 2016年,全省專利申請總量突破13萬件,增速居全國第3位;專利申請品質進一步提升,發明專利申請突破2萬件,增速居全國第1位。企業智慧財產權創造主體地位持續穩固,全省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萬件,占全省有效發明專利的62.3%;企業發明專利授權4223件,占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的58.9%。

● 2016年全省技術市場技術合同成交額1057256.86萬元,同比增長96.28%。

● 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落地建設,成為引領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重要高地。在自創區建設帶動下,2016年全省國家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574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福州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90億元,廈門火炬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167億元,泉州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045億元。

● 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和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2016年全省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額59.22億元,同比增長24.5%,惠及企業1512家,同比增長55%;共有969家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31.64億元,同比增長24.4%。

● 在全國率先對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際減免的所得稅額,給予財政資金獎勵,遴選第一批655家企業入庫培育,185家獲得財政獎勵7400多萬元。2017年新增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649家。目前,全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累計達1304家,提前完成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家以上的目標。

● 落實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新政策,2016年新增500家,全省高企數量達2535家、同比增長24.6%。

● 實施福建省“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畫,2016年已遴選出第二批96名省“雙創人才”,新增30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新增25人(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數量合計102個,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雙創人才部分)40人。

● 支持泉州市打造“數控一代”應用示範樣板,省、市累計投入財政科技扶持資金18億元,撬動社會資金投入,吸引泉州市1300多家企業參與,帶動發展500億元以上產值,成為泉州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在全省範圍推廣“數控一代”,推動“機器換工”7423台套,全省智慧裝備產業產值增長15%。

● 累計資助建設17家引進重大研發機構,佈局建設26個省級產業技術重大研發平臺和22個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組建30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2016年新認定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個。目前,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479個(其中國家級7個)。累計建設各類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近100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90個。

●全省備案科技企業孵化器160家,其中省級孵化器36家,國家級孵化器13家(2家大學科技園),在孵企業4202家,創造崗位7.6萬個。

● 全省建設眾創空間400多家,其中省級眾創空間113家,國家眾創空間備案26家,提供工位數4.2萬多個,創業導師4200多人,常駐創業團隊或初創企業達6000多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