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朗讀者》陪伴無聲,愛有言

時間, 會沉澱最真的情感;風雨, 會考驗最暖的陪伴。 走遠的, 只是過眼雲煙;留下的, 才是值得珍惜的情緣。

《朗讀者》第二期主題詞是陪伴。 亙古不變的陪伴, 是一種真實情感的展現。 因為有了陪伴, 才會讓我們在葉落時, 看到秋日的骨感, 理解冬日的傲然, 讀懂夏日的繁茂, 賞識春日的燦爛!

楊乃斌母子的故事給人心靈極大的觸動。 楊乃斌八個月大的時候失聰了。 但是他的母親不想讓他去聾啞學校, 而是希望他能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習成長。 所以整整16年, 楊乃斌的母親都帶著一個小板凳, 坐在兒子的課桌旁陪他上學,

將老師的授課通過唇語再轉述給他。 楊乃斌雖然聽不見, 但他卻通過朗讀, 把對母親的感激與愛大聲說出來。 從無法說出一個詞彙, 到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楊乃斌16年的學習生涯, 全部都有母親陪伴, 這中間歷盡艱辛, 旁人無法想像。 不過, 楊母陶豔波從未有過怨言, 她說, “教育乃斌是我一輩子的職責。 這是一個母親會做的, 為了孩子, 一切都值得。 只是堅持走的路比別人長一點。 ” 為了報答母親的付出, 在《朗讀者》的舞臺上, 楊乃斌將朗讀冰心的散文《不為什麼》, “獻給我的母親, 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 可能也就沒有我的今天, 當所有人都想要放棄的時候, 只有她還一直堅持, 一直鼓勵我。 ”

真正的陪伴是什麼?就是經得起坎坷,

經得起平淡。

主持人董卿曾這樣說:“《朗讀者》不僅蘊含著我對文學的熱愛, 還蘊含著前來節目的朗讀嘉賓每個人生命中的最美好的情感”。 叔本華也說過:“最高級的善就是美, 最高級的樂趣就是美的創造。 ” 許淵沖, 自況“詩譯英法第一人”, 今年96歲, 依然筆耕不輟, 所以我覺得, 《詩詞大會》只是讓我們識記並瞭解了一些現成的書本知識, 而《朗讀者》卻讓我們明白每一個個體生命在現有的狀態下該如何積極生存。

陪伴很溫暖, 它意味著這個世界上, 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 那就是時間。

陪伴也是一個很平常的詞,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到最後陪伴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孤島, 失去了陪伴,

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