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推開記憶的門 觸碰獨一無二的楊乃文

專業及草根類歌唱競技綜藝節目層出不窮, 觀眾善於心猿意馬的時代, 諸多歌手為了能被衣食父母記得盡可能久一些, 常會使出渾身解數,

製造所唱歌曲的流行與傳唱度。 有些歌手卻無須費思量於歌迷會否粉轉路人, 他們即使多年不發片, 且與大小綜藝秀基本絕緣, 憑藉一把早已深入擁躉骨髓血液的獨特好嗓子, 江湖地位自有, 很難僅僅成為傳說。 今年出道整20年的楊乃文, 正是華語樂壇中的“另一種經典”。 她不曾大紅大紫, 但始終讓死忠粉絲念念不忘。

楊乃文8月11日在京舉辦的“BACK TO FAITH”演唱會現場, 平均年齡30歲上下的觀眾冒著瓢潑大雨, 將世紀劇院上下兩層的座位席幾乎占滿, 多年老粉用實際行動表明對偶像的忠誠。 然而與不少搖滾或流行歌手演唱會現場的瘋狂或喧囂相比, 整場演出下來, 歌迷又是冷靜的。 以一頭短卷髮、一襲白襯衫造型唱完全場的楊乃文,

演唱間隙與粉絲互動時, 台下也會響起表達心意的呼喊, 可是都適可而止。 這固然有室內場地限制觀眾的站立等行為的原因, 但也說明她的歌迷已經自發結成一支心照不宣的成熟隊伍, 就像她唱完所說的最後一首歌《推開世界的門》, 演唱會果真結束之後, 歌迷認為“這才是楊乃文”並有序離場, 沒有過火的“安可”聲響起。

有趣的是, 當晚粉絲發出“好帥”、“好美”的感歎時, 女神淡定地回了一句“皆可”。 是的, 正如楊乃文2006年發行的唱片《女爵》的封面與封底, 一身紅衣的她與黑白冷色調的她以看似對立的方式合二為一, 被媒體定義為又酷又冷、中性十足的楊乃文, 不止禦姐范一面, 還可以特別害羞相當柔情。

她的聲線乾脆灑脫, 唱搖滾時氣場十足, 演繹情歌時也能扣人心弦——演唱會上從她六張專輯中精選的近20首歌, 也是有快有慢時動時靜, 盡顯她的雙面實力。

楊乃文是趕著上世紀90年代末實體唱片業的末班車出道的。 後來捧紅過蘇打綠樂團的臺灣知名創作人兼製作人林暐哲,

其時擔任“滾石國際”旗下的“魔岩唱片”的製作人, 幹著約10年之後《超級女聲》等國內選秀節目做的事, 四處發掘有性格有味道的歌壇新勢力, 楊乃文與順子、張震岳、陳綺貞、李雨寰等人進入他的視線。

1997年, 楊乃文與順子分別推出首張專輯《One》和《順子SHUNZA》, 順子依憑專輯第一主打歌, 風靡大街小巷的《回家》很快紅遍兩岸三地, 並乘勝追擊次年發行第二張唱片。 不溫不火的楊乃文, 要靠與已經推出過幾張唱片但均銷量不佳的張震嶽, 搭檔踏上臺灣校園巡演之旅推介自己。 儘管如此, 專輯中的《星星堆滿天》、《Let It Rain》、《一個人》等偏搖滾的歌曲, 卻令一些耳尖的樂迷如獲至寶——這種被敏銳的耳朵發現、愛上的過程, 有點類似周傑倫2000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Jay》時,

只得少數人欣賞, 不同的是周傑倫的音樂後來被證明具備廣泛共用的基礎, 被楊乃文擊中心靈的同道中人, 很多時候卻將她的音樂視作珍寶, 不會輕易與人分享。

楊乃文2000年憑一年前發行的第二張專輯《Silence》, 擊敗競爭對手王菲、範曉萱、莫文蔚及張惠妹等一頂一的華語歌壇女唱將, 摘得當年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桂冠(這件事同她上臺領獎時的極短致辭“謝謝大家!謝謝!”一道成為媒體描繪她的不俗唱功與酷帥性情的常談),並在2001年順利推出第三張唱片《應該》,她的屬性依舊是“稀有動物”。

楊乃文在“魔岩唱片”跟隨實體唱片業的瓦解成為樂壇往事之後,因為得到王菲的製作人邱瓈寬賞識,換了新東家發行《女爵》,被冠以“王菲的接班人”,並與王菲、陳奕迅等歌手一道登上央視的舞臺時,歌迷數量也沒有明顯增長,沒有變成大眾偶像的她,甘心做著小眾群體的女神。

不過不可否認,是從《女爵》起,楊乃文開始為不少樂迷認知、接受的。專輯中的同名主打歌《女爵》,由蘇打綠樂團主唱吳青峰作詞、作曲,但氣質上與該樂團的“小清新”風格截然有別,相反決絕的歌詞與華麗的配樂,放大楊乃文在《Queen》(收在專輯《應該》)中塑造過的高冷的女王形象。原有的粉絲也許並不希望看到她披上這層華美的外衣,但“不明真相”的群眾被吸引卻是不爭的事實。讓老粉拍手稱快的是,整張專輯聽下來,楊乃文並沒令人失望,《之前》、《今天清晨》等慢歌,《電視機》、《沙塵暴》等快歌,呈現出的仍是大家熟悉的楊乃文,只不過多了一些人生的歷練。

《女爵》的“又新又舊”,某種程度上是因專輯的創作班底裡,依舊有楊乃文前三張專輯的創作主將林暐哲、李雨寰的名字,但也出現了吳青峰、陳珊妮等創作人。而因為創作班底的全面更新,楊乃文於2013年、2016年交出的第五、第六張專輯《Zero》與《離心力》,變得有些似是而非,“是她又不是她”大概是從《One》一路聽過來的“迷弟迷妹”們的心聲。

但考慮到楊乃文時隔好幾年方推出全新專輯的原因,是因情感變故、至親去世等個人大事件帶來精神困擾,《Zero》及《離心力》裡實則蘊含她全新理解情感關係、生之意義的決心。對此,收在《Zero》中,由楊乃文聯合徐佳瑩填詞的《我是什麼》裡的幾句唱詞,“你到底是我的什麼/你到底要我做什麼/我到底是你的什麼/我到底該在乎什麼”,以及收在《離心力》中,楊乃文異常喜愛的《推開世界的門》裡的四句“原來”,“原來你就是我自負的膽量/原來你就是我走失的地方/原來你就是我贖罪的渴望/原來你就是我回去的地方”,都給予極好的說明——她用《推開世界的門》收尾北京演唱會,自然也不難理解。

忠粉願意穿過時間的記憶,陪她“推開世界的門”,是因楊乃文近年來在演唱心境上發生改變的同時,隨她一起成長的歌迷也在領悟生活,而她不曾發生變化的獨有嗓音條件,則如一抹青春,永恆留在歌迷心底深處。

也正因擁有獨一無二的聲線,楊乃文亮相《蒙面唱將》完成綜藝節目首秀時,翻唱崔健的《花房姑娘》時剛一亮嗓,便被電視機前的眾多歌迷認出真身。而就翻唱角度來看,楊乃文骨子裡其實一直有不滅的“搖滾精神”,由內至外映出她的特立獨行。崔健之外,她在《Silence》中翻唱過花兒樂隊的《靜止》(在《蒙面唱將》和大張偉完成了世紀同框)、超載樂隊的《不要告別》,在《女爵》中翻唱過便利商店的《電視機》。內地搖滾歌手或樂隊的作品之外,夾在《女爵》與《Zero》之間,她2009年推出的全英文專輯《Self-Selected我自選》,致敬對象包括Radiohead、U2、Coldplay等享譽國際的搖滾樂隊。而無論翻唱的搖滾音樂人的風格是軟是硬是輕是重,楊乃文均為作品打上了自身的烙印。

反過來,別人翻唱她的歌曲,即便是同樣頗具個性並唱出別樣自我的範曉萱(翻唱過《證據》),亦總覺得少了點說不清的什麼——這大概是一個熱愛楊乃文已有16年、用她的聲音驅趕過漫漫長夜與生存困惑的忠實歌迷的固執。借用《Silence》專輯封套上的宣傳語“愈沉默愈有力量”,我同樣固執地認為,楊乃文演唱的每一首歌,或快或慢,都是首首震撼,曲曲經典,各具力量。

文| 梅生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摘得當年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桂冠(這件事同她上臺領獎時的極短致辭“謝謝大家!謝謝!”一道成為媒體描繪她的不俗唱功與酷帥性情的常談),並在2001年順利推出第三張唱片《應該》,她的屬性依舊是“稀有動物”。

楊乃文在“魔岩唱片”跟隨實體唱片業的瓦解成為樂壇往事之後,因為得到王菲的製作人邱瓈寬賞識,換了新東家發行《女爵》,被冠以“王菲的接班人”,並與王菲、陳奕迅等歌手一道登上央視的舞臺時,歌迷數量也沒有明顯增長,沒有變成大眾偶像的她,甘心做著小眾群體的女神。

不過不可否認,是從《女爵》起,楊乃文開始為不少樂迷認知、接受的。專輯中的同名主打歌《女爵》,由蘇打綠樂團主唱吳青峰作詞、作曲,但氣質上與該樂團的“小清新”風格截然有別,相反決絕的歌詞與華麗的配樂,放大楊乃文在《Queen》(收在專輯《應該》)中塑造過的高冷的女王形象。原有的粉絲也許並不希望看到她披上這層華美的外衣,但“不明真相”的群眾被吸引卻是不爭的事實。讓老粉拍手稱快的是,整張專輯聽下來,楊乃文並沒令人失望,《之前》、《今天清晨》等慢歌,《電視機》、《沙塵暴》等快歌,呈現出的仍是大家熟悉的楊乃文,只不過多了一些人生的歷練。

《女爵》的“又新又舊”,某種程度上是因專輯的創作班底裡,依舊有楊乃文前三張專輯的創作主將林暐哲、李雨寰的名字,但也出現了吳青峰、陳珊妮等創作人。而因為創作班底的全面更新,楊乃文於2013年、2016年交出的第五、第六張專輯《Zero》與《離心力》,變得有些似是而非,“是她又不是她”大概是從《One》一路聽過來的“迷弟迷妹”們的心聲。

但考慮到楊乃文時隔好幾年方推出全新專輯的原因,是因情感變故、至親去世等個人大事件帶來精神困擾,《Zero》及《離心力》裡實則蘊含她全新理解情感關係、生之意義的決心。對此,收在《Zero》中,由楊乃文聯合徐佳瑩填詞的《我是什麼》裡的幾句唱詞,“你到底是我的什麼/你到底要我做什麼/我到底是你的什麼/我到底該在乎什麼”,以及收在《離心力》中,楊乃文異常喜愛的《推開世界的門》裡的四句“原來”,“原來你就是我自負的膽量/原來你就是我走失的地方/原來你就是我贖罪的渴望/原來你就是我回去的地方”,都給予極好的說明——她用《推開世界的門》收尾北京演唱會,自然也不難理解。

忠粉願意穿過時間的記憶,陪她“推開世界的門”,是因楊乃文近年來在演唱心境上發生改變的同時,隨她一起成長的歌迷也在領悟生活,而她不曾發生變化的獨有嗓音條件,則如一抹青春,永恆留在歌迷心底深處。

也正因擁有獨一無二的聲線,楊乃文亮相《蒙面唱將》完成綜藝節目首秀時,翻唱崔健的《花房姑娘》時剛一亮嗓,便被電視機前的眾多歌迷認出真身。而就翻唱角度來看,楊乃文骨子裡其實一直有不滅的“搖滾精神”,由內至外映出她的特立獨行。崔健之外,她在《Silence》中翻唱過花兒樂隊的《靜止》(在《蒙面唱將》和大張偉完成了世紀同框)、超載樂隊的《不要告別》,在《女爵》中翻唱過便利商店的《電視機》。內地搖滾歌手或樂隊的作品之外,夾在《女爵》與《Zero》之間,她2009年推出的全英文專輯《Self-Selected我自選》,致敬對象包括Radiohead、U2、Coldplay等享譽國際的搖滾樂隊。而無論翻唱的搖滾音樂人的風格是軟是硬是輕是重,楊乃文均為作品打上了自身的烙印。

反過來,別人翻唱她的歌曲,即便是同樣頗具個性並唱出別樣自我的範曉萱(翻唱過《證據》),亦總覺得少了點說不清的什麼——這大概是一個熱愛楊乃文已有16年、用她的聲音驅趕過漫漫長夜與生存困惑的忠實歌迷的固執。借用《Silence》專輯封套上的宣傳語“愈沉默愈有力量”,我同樣固執地認為,楊乃文演唱的每一首歌,或快或慢,都是首首震撼,曲曲經典,各具力量。

文| 梅生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