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不好好吃飯,肯定是你忽略了這一點

寶寶在滿6個月後, 喜歡用手抓東西, 吃飯的時候也想抓飯玩。 寶寶能將抓到的東西往嘴裡送, 表示寶寶有了一定的進步, 他已經在為以後自己吃飯打基礎了。

對於寶寶的這一行為, 家長應該鼓勵, 如果一味的阻止寶寶的這一行為, 有可能會因此喪失寶寶自己吃飯的興趣, 慢慢寶寶吃飯就需要追著餵飯, 一邊玩一邊吃, 甚至需要看動畫片哄著才安靜的坐著被餵飯。

一般從小自己抓飯, 然後學著用勺子吃飯的寶寶, 在一歲半就能獨立進餐, 兩歲左右就可以熟練使用筷子。 這樣算起來, 寶寶在一歲前學吃飯時候搞的一片狼藉,

事後媽媽需要勞累收拾, 但也就只有幾個月。 而相反前期幾個月輕鬆了, 後面幾年可能都需要為寶寶吃飯的事情勞心勞力。

所以讓寶寶自己吃飯, 不要因為擔心不衛生而一味地阻止寶寶去做, 應該從積極的方面採取措施:

一, 可以把寶寶的手洗乾淨, 給寶寶圍上一個大一點兒的圍嘴或穿上罩衣, 在他坐的周圍鋪上一塊報紙等。 這樣即使使飯碗翻到了也沒有關係。

二, 為了避免孩子將食物撒得遍地都是, 孩子的飯碗裡每次只放一點食物, 減少遺灑。 待發現碗裡的食物不多時, 再加一些進去, 讓孩子反復練習。

三, 給寶寶準備合適的手指食物, 適合寶寶滿九個月食用的手指條食物如:前期(香蕉條、蒸熟的南瓜條、蒸熟的土豆條),

後期(蒸熟的胡蘿蔔條、蘋果條、煮熟的茭白條, 煮熟的西蘭花、小餅乾、小饅頭、蔬菜餅)等。

今天這個簡單的茭白手指條, 煮熟後很適合作為10個月齡寶寶的手指事物, 比較軟嫩, 能鍛煉寶寶咀嚼和抓握能力。 茭白帶有一絲清甜的味道, 單獨吃都是可以的哦!

茭白手指條

(10月齡+)

食材

茭白 一條

番茄 一個

做法

- Step 1 -

把茭白頂上的綠皮剝去;

- Step 2 -

切去茭白的外皮, (因為皮有很粗的纖維, 小寶寶不好嚼, 也不好消化, 所以要切掉, 切掉的邊角料大人可以另外炒菜或者一起焯一下蘸醬吃);

- Step 3 -

把去掉外皮的茭白切成寶寶比較容易拿的長條, 其他的也切成條狀;

- Step 4 -

水開後滴入幾滴植物油, 把茭白放入鍋中煮大概3分鐘就可以了;

Tips

茭白含有較多的草酸, 所以吃的時候一定要焯水, 給寶寶做手指條煮的時間久一點, 就比較軟了。

- Step 5 -

茭白條煮好後, 控幹水分備用, 茭白本身的味道比較清淡, 單獨這樣吃有清甜的味道, 所以可以直接讓寶寶這樣拿著吃, 也可以再給寶寶炒點番茄醬蘸著吃;

Tips

茭白在煮的時候, 草酸都是溶在水裡面了, 所以要把水分控幹。

- Step 6 -

番茄畫十字後用開水泡一會, 就比較容易去皮;

- Step 7 -

番茄去皮後切成小塊, 放入料理機內打成番茄泥;

- Step 8 -

鍋中刷少量油, 倒入番茄泥翻炒至變色就可以了;

- Step 9 -

炒好的番茄泥備用;

- Step 10 -

茭白手指條可以蘸著番茄泥來吃。

TIPS

C媽小貼士

在寶寶滿九個月後, 自己吃飯的意識會增強, 所以要準備一些便於用手抓取的食物給寶寶,

這樣寶寶可以憑藉手的觸感對食物產生最直接的認識, 有利於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 從而也會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

有些寶寶用手抓東西吃, 可能會將食物撒出來, 或者是將食物沾到了手上、臉上、頭髮上和周圍的物品上, 對於這種情況, 家長不必在意, 不要計較這些小節, 讓寶寶去學習、體會自己吃東西的樂趣比什麼都重要。

及早讓寶寶學會自己進餐, 不僅有助於強化寶寶對食物的認識, 而且有助於吸引寶寶對進餐的興趣, 並在進食的過程中鍛煉他的手眼協調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也有一定的好處。

部分附菜譜視頻, 請點擊查看

部分附菜譜視頻, 請點擊查看

部分附菜譜視頻, 請點擊查看

我們把菜譜裝進了“工具箱”

按年齡段、食材、功效等都可以直接在這裡搜索。

更多嬰幼兒輔食點擊 閱讀原文, 用關鍵字搜索

點擊下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