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苦瓜裡吃出甜味,那時我應該老了吧?

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

今天的廣州驟冷, 走出門迎面一陣風吹散了昨晚通宵未眠的疲憊。 想起昨夜, 在咖啡廳裡, 一群人咖啡就著酒聊到天亮。

做教育的朋友高談關於教育的改革, 做產品的興致勃勃的聊人性的演變, 這世界的一切, 忽然間都像在孜孜不倦的尋找著自己的定位和進化途徑。 人的一生太短, 來不及體會進化的偉大, 我們關心的只是, 短短的幾十年是如何變化的。

從童年的甜, 到少年的咸澀, 也許有一天, 甚至能嘗懂了苦, 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今天週六, 循例回味舊文子, 今晚我們來讀讀苦瓜!

——深夜君

- 正文 -

苦瓜該不該苦?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苦瓜其實也可以不苦。 切片後的苦瓜撒上鹽, 手揉三分鐘, 待青色汁水滲出, 苦瓜在鹽分和雙手的催逼之下, 已經將最苦的汁水排出, 下鍋翻炒就已無苦味。 若是配以豬肉少許蒜子幾瓣, 再用蔥白提香, 這一道菜反倒能吃出幾分甜膩來。 或者, 滾水一焯, 破壞苦瓜的細胞壁, 也能迅速地去除苦味。

在來到廣東之前, 我一直都認為那是苦瓜最完美的吃法, 因為它不苦。 直到這些年吃過輪盤的飯局, 一副吃叼了的嘴遇上最質樸的清炒苦瓜, 居然愛上這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味道。

清炒苦瓜並不難, 選擇偏嫩的苦瓜, 洗淨擦乾挖籽切片, 連刀工都並不考究, 待油溫正好, 熗鍋翻炒,

質樸得不需半點配料就能自成一道。 如同每一道簡單的菜, 火候成為口感好壞的關鍵, 過之則爛, 不足則苦。 還有恰如其分的清水點綴, 方能讓苦瓜保持水靈, 起鍋前淋上幾滴熟油, 入口更滑, 此時的苦瓜苦去甘來, 竟有幾分清甜的口感。

這與我小時吃到的苦瓜已截然不同, 前者努力避開苦瓜的苦, 而後者則毫無遮擋地將苦展現得淋漓盡致, 苦到不願下口, 只有膩煩了三杯鴨之類的大菜之後, 方才能體會苦後的清甜。

苦瓜的苦或者不苦, 這已經成為一道哲學題——每一個食客的背後, 有著怎麼樣的價值觀?

草木本有心, 何須美人折。 讓美好的事物保留它原有的模樣, 這是當下高尚的價值觀。 但面對苦瓜這種“出身不好”的品種,

又有多少人願意接納他最本真的面目呢?主動或者被動地, “苦瓜們”學著讓自己甜起來, 至少讓自己變得不是那麼苦, 他們說, 這個社會太殘酷, 放棄一點苦情, 就能讓自己多一個機會。

現在的孩子們已經越來越不愛吃苦瓜了, 一是可供選擇的甜食太多, 基本上沒人願意嘗試苦味, 儘管父輩們告訴他們, 苦完了會有一股清甜, 可他們狼吞虎嚥, 味蕾還來不及體驗清甜, 就被可樂的刺激霸佔了;二是父母們也默許了孩子們不愛吃苦瓜的習慣, 既然不愛吃, 那就算了吧。

苦是一種自我堅持, 慢慢地就被忘卻了, 這不奇怪, 今天我們放棄或者改造了太多原本鮮明的個性。

不經意間, 苦瓜似乎不屬於二十歲的年輕人, 而養生的老人們,

據說能品出苦瓜的甘。 甘是游離於苦和甜之外的味覺, 它更高一層次, 要靠舌根回味並引發大腦皮層的酥麻才能獲得, 這是苦瓜堿中的奎寧在起作用。 我更喜歡苦瓜刺身, 切薄片, 灼一灼, 冰起來, 蘸著一點點芥末口中化開, 頓時五味雜陳, 口腔充盈唾液, 眼眶濕潤, 鼻腔通透, 苦味緊跟著芥末在鼻根周圍擴散開來, 如灌進臉龐的針劑, 一種不屬於自己的感覺, 卻真的很爽, 甚至上癮。

苦, 是為了提醒自己依然堅強地活著, 而不是像甜那樣, 引誘著內心的貪婪。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苦瓜究竟該不該苦?這大概依然是個無解的題, 但我知道, 苦和甘一定是一對好朋友。 媽媽說, 剖開一條熟透的苦瓜, 那包著瓜籽的紅瓤, 其實很甜很甜。

文 / 吳佩

圖片 / 百度圖片、花瓣網

BGM / 苦瓜-陳奕迅

你想與20萬吃貨分享你的美食故事嗎?歡迎給我們投稿~投稿郵箱等待著你的故事:tougao@tonightfood.com(點擊原文獲得更多資訊)

深夜談吃

你與吃的故事, 講給世界聽

長按掃碼關注

深夜談吃是覆蓋千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