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的空城計得以施行,主要看對手

《三國演義》諸葛亮玩空城計, 嚇退司馬懿撤兵。 有的人覺得司馬懿不會那麼傻, 因為當時司馬懿帶著15萬大軍, 先不管諸葛亮有沒有埋伏, 拿一萬沖進去試試水, 就知道諸葛亮情況了。 這個只是我們常人這樣分析, 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較量, 是一個級別的較量, 互相知己知彼, 非常瞭解對方, 司馬懿說諸葛亮不肯弄險, 司馬懿自己都說若是他用兵, 那麼他會採用子午穀進兵, 這條計策跟魏延子午穀奇謀一樣, 他說諸葛亮並不是看不到, 只是不肯冒險, 有了這種熟讀對方的心理, 司馬懿不相信諸葛亮會搞一座空城。

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則不這麼看, 他說:“莫非諸葛亮無軍, 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這個提議被司馬懿否決了。 司馬懿說:“亮平生謹慎, 不曾弄險。 今大開城門, 必有埋伏。 我兵若進, 中其計也。 汝輩豈知?宜速退。 ”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而諸葛亮為何敢用如此計策, 眾官問孔明原由:“司馬懿乃魏之名將, 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 見了丞相, 便速退去, 何也?”孔明說:“此人料吾生平謹慎, 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 疑有伏兵, 所以退去。 吾非行險, 蓋因不得已而用之。 ”這句話說明孔明也非常瞭解司馬懿, 空城計與其說比軍事實力, 不如說比心理較量, 看誰更懂對方。

所以空城計得以成功, 還要看對手。 孔明當時坐守西城, 不管他用不用計, 他的軍隊已經派出去了, 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 要是這場戰役由司馬昭帶兵, 司馬昭初生牛犢不怕虎, 管你諸葛亮不諸葛亮, 帶兵先殺進去再說, 諸葛亮可能就此被俘虜了。 歷史上所有成功的戰役還真是這麼回事, 比如末代皇帝, 遇上來改朝換代的開國皇帝, 等於拿最強的與最弱的比, 不敗才沒道理。 一些關公戰秦瓊啊, 李小龍打泰森啊, 由此看來都不太成立, 任何一個人的豐功偉績, 必須都要有不如他的對手來陪襯, 否則他的事業就完不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