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民國時期的中國麵粉:萬國博覽會上拿金獎,產品遠銷歐美和南洋

在人們生活中, 尤其是北方人的生活中, 麵粉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 中國傳統的麵粉是土磨坊生產的, 磨面在中國已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了。

到了近代外國的機制麵粉進入中國, 老百姓把機制麵粉稱為“洋面”, 以區別于傳統的土磨麵粉。 至今很多老人仍稱麵粉為洋面。

我國的機器麵粉工業在晚清時期開始起步, 並逐漸成為近代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 一戰期間, 麵粉業和紡織業是我國發展最快的兩個產業, 中國麵粉遠銷海外。

有人認為麵粉作為支柱產業是一種落後的表現, 其實這並不太正確。 誠然麵粉是一種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 但是由於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 農業基數非常大, 因此麵粉工業產值很驚人的, 而且與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澳大利亞出口小麥和羊毛及鐵礦石, 但並沒有人會認為澳大利亞落後。

我國麵粉工業大致起源於19世紀70年代。

1878, 輪船招商局總辦朱啟昂在天津創辦當時北方最早民族麵粉企業貽來牟機器磨坊(取自), 這一歷史事件, 同上海、廣東其他兩家工廠一起, 被寫入了歷史課本。 朱啟昂貽來牟機器磨坊以蒸汽為動力磨麵粉, 生產“福壽”牌麵粉。 據載,

機器磨面“出面極多, 且面色純白”, 朱其昂獲利豐厚, 每年可達六七千兩白銀。

說來很有趣, “貽來牟”這個名字和磨坊很貼切。

在古代“來”是小麥, “牟”是大麥, 合起來就是送麥子的意思。 《詩·周頌·思文》有“貽我來牟, 帝命率育”的句子。 這裡的意思是說, 這個機器磨坊, 可以贈送給人們麥子磨成的麵粉。

更有趣的是, 在北京王皮胡同也有兩家叫“貽來牟”的麵粉加工企業。 一家是坐落在王皮胡同, 一家是西便門內。 在《北京•宣武百科全書》網站有一則《貽來牟麵粉廠》:

清末建立的私營麵粉生產廠家。 位於西便門內。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管祖章創建, 主要設備有:石磨4部, 蒸氣機1台。 生產“福壽”牌麵粉, 每月生產麵粉14.4萬千克。 後改稱三陽麵粉廠, 生產“三羊”牌麵粉。

有關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的結局, 有人撰文:

後來, 由於操作不當, 造成鍋爐爆炸, 引起廠房大火, 工人死傷, 機器被毀, 磨坊遂一蹶不振。

——郭鳳岐《中國第一家機器磨坊開辦》

受貽來牟機器磨坊的影響, 在上海、福州、北京、武漢等地相繼辦起機器麵粉廠。

我國麵粉現代工業開始起步。

1898年, 安徽人孫多森、孫多鑫兄弟在上海創辦“阜豐麵粉公司”, 1900年正式投產, 生產“老車”牌麵粉, 日產能力達到7500包。 隨後推出綠炮車、英雄、飛虎、桃花戲、紅藍自行車、鳳牡丹等品牌麵粉, 暢銷市場。 1936年, 阜豐麵粉公司建了一座儲麥2.2萬噸的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圓筒倉。 抗戰前,阜豐麵粉公司規模曾超過全國最大的福新八廠,為遠東第一。阜豐麵粉公司是當時能夠與麵粉大王榮氏麵粉企業比肩的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20年代初,中國機制麵粉上海交易所(簡稱上海麵粉交易所)正式成立。交易所入場規定定:以榮氏兄弟創辦的茂新麵粉廠“兵船”牌商標的麵粉為標準粉。但阜豐麵粉公司的“自行車”牌麵粉可以例外。該廠在自己出產的麵粉包裝上打上“已征粉稅、通行全國”“完全國貨,頂白麵粉”等字樣,極大的吸引力國人的眼球。

1900年,民族工商業先驅榮宗敬、榮德生籌資創辦保興麵粉廠,後改稱茂新麵粉廠。1912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上海創立福新麵粉公司,福新與茂新共同構成當時中國最大的私營麵粉企業集團。其生產的“兵船牌”麵粉當時享譽全國,還曾遠銷歐美及南洋等地。1926年,“兵船”麵粉在美國費城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獎狀,“兵船”麵粉被上海麵粉交易定為標準粉。

到1922年,榮氏家族已擁有麵粉廠12家,產量占全國民族麵粉企業的1/3左右。鼎盛時期,福新麵粉公司每晝夜生產麵粉9.3萬多包,約占全國機制麵粉生產能力的32%,所擁有的資本占全國私營麵粉廠總資本的30.5%,因此榮氏兄弟是當之無愧的“麵粉大王”。

此外1902年上海的“華興麵粉公司”、1906年漢口的“海豐麵粉公司”、1918年北京的“天民麵粉公司”、1918年濟南的“惠豐麵粉公司”等麵粉企業,也均有較大的生產規模。不過總體而言,剛剛興起的我國機械生產麵粉生產仍然產量仍然遠低於中國傳統的土制磨面。

清末民國初,中國麵粉工業獲得較快發展,到1912年全國已有機制麵粉廠十餘家。一戰期間,歐洲各國糧食生產減少,列強對中國麵粉需求非常迫切,中國實業家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紛紛設立麵粉廠生產麵粉,中國麵粉運銷英國、法國、土耳其、日本、東南亞等地,從而促使中國麵粉工業得以迅猛地向前發展,中國的麵粉由過去每年入超一躍而變為出超,反差極大。

1912年,我國麵粉進口尚高達320萬擔,到1913年我國麵粉進口量降為250萬擔,1914年降為219萬擔,1915年更是下降到15萬擔。

而麵粉出口量則不斷增加,1914年尚不足7萬擔,1915年上升為20萬擔,1918年高達200萬擔,1920年更猛增為近400萬擔,中國麵粉行銷英、法、俄、日、南洋等地,僅1919年中國麵粉出超金額就高達1039萬餘海關兩,麵粉工業一躍成為我國近代支柱產業之一。至1920 年,全國實存麵粉廠123 家,日生產能力26.6 萬多包,日產能力5000包以上的大廠就達到5家,我國麵粉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機器麵粉業發展的最好時期。

20年代以後,我國麵粉業進入緩慢發展期。據統計1921—1936年共增設麵粉廠145個,日產能力約27.3萬包,但同時期停歇的工廠也多,增長較慢。上海逐漸成為我國機制麵粉生產銷售中心。1927年上海麵粉年銷售達到1950萬包,1928為1995萬包,1929為2288萬包,1930猛增為3043萬包。

30年代,我國形成了上海、無錫、漢口、濟南、哈爾濱、長春六大麵粉工業中心。至1936年我國實存麵粉廠152家,日產能力約45.2萬包,擁有較強生產能力。榮氏兄弟創辦的茂福麵粉集團和孫氏兄弟的阜豐麵粉集團稱雄國內,且遠銷國外。此外,比較著名的麵粉企業還有上海的“華興麵粉公司”(1902年),漢口的“海豐麵粉公司”(1906年),北京的“天民麵粉公司”(1918年),濟南的“惠豐麵粉公司”(1918年)等。

抗戰勝利之初,國內各大麵粉廠紛紛復工,由於代磨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小麥,獲利頗豐,1946年我國麵粉產量恢復到戰前70%。但好景不長,蔣介石為了取得美國的援助,大肆出賣國家主權,大量美國商品湧入中國市場,“美粉”傾銷國內,這讓本來就開工不足的民族麵粉工業雪上加霜。隨之而來的內戰、通貨膨脹等問題,讓滿懷愛國熱情和實業熱情的麵粉實業家夢想徹底破滅。到1948年,我國實存麵粉廠173家,日產能力約48萬包,年產量3600萬包,只有戰前的1/3,許多工廠不得不停工。

新中國建立後,以榮德生為首的中國民族麵粉業紛紛接受公私合營,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這些民族麵粉廠煥發生機,建立起嶄新的中國麵粉工業。

抗戰前,阜豐麵粉公司規模曾超過全國最大的福新八廠,為遠東第一。阜豐麵粉公司是當時能夠與麵粉大王榮氏麵粉企業比肩的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20年代初,中國機制麵粉上海交易所(簡稱上海麵粉交易所)正式成立。交易所入場規定定:以榮氏兄弟創辦的茂新麵粉廠“兵船”牌商標的麵粉為標準粉。但阜豐麵粉公司的“自行車”牌麵粉可以例外。該廠在自己出產的麵粉包裝上打上“已征粉稅、通行全國”“完全國貨,頂白麵粉”等字樣,極大的吸引力國人的眼球。

1900年,民族工商業先驅榮宗敬、榮德生籌資創辦保興麵粉廠,後改稱茂新麵粉廠。1912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上海創立福新麵粉公司,福新與茂新共同構成當時中國最大的私營麵粉企業集團。其生產的“兵船牌”麵粉當時享譽全國,還曾遠銷歐美及南洋等地。1926年,“兵船”麵粉在美國費城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獎狀,“兵船”麵粉被上海麵粉交易定為標準粉。

到1922年,榮氏家族已擁有麵粉廠12家,產量占全國民族麵粉企業的1/3左右。鼎盛時期,福新麵粉公司每晝夜生產麵粉9.3萬多包,約占全國機制麵粉生產能力的32%,所擁有的資本占全國私營麵粉廠總資本的30.5%,因此榮氏兄弟是當之無愧的“麵粉大王”。

此外1902年上海的“華興麵粉公司”、1906年漢口的“海豐麵粉公司”、1918年北京的“天民麵粉公司”、1918年濟南的“惠豐麵粉公司”等麵粉企業,也均有較大的生產規模。不過總體而言,剛剛興起的我國機械生產麵粉生產仍然產量仍然遠低於中國傳統的土制磨面。

清末民國初,中國麵粉工業獲得較快發展,到1912年全國已有機制麵粉廠十餘家。一戰期間,歐洲各國糧食生產減少,列強對中國麵粉需求非常迫切,中國實業家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紛紛設立麵粉廠生產麵粉,中國麵粉運銷英國、法國、土耳其、日本、東南亞等地,從而促使中國麵粉工業得以迅猛地向前發展,中國的麵粉由過去每年入超一躍而變為出超,反差極大。

1912年,我國麵粉進口尚高達320萬擔,到1913年我國麵粉進口量降為250萬擔,1914年降為219萬擔,1915年更是下降到15萬擔。

而麵粉出口量則不斷增加,1914年尚不足7萬擔,1915年上升為20萬擔,1918年高達200萬擔,1920年更猛增為近400萬擔,中國麵粉行銷英、法、俄、日、南洋等地,僅1919年中國麵粉出超金額就高達1039萬餘海關兩,麵粉工業一躍成為我國近代支柱產業之一。至1920 年,全國實存麵粉廠123 家,日生產能力26.6 萬多包,日產能力5000包以上的大廠就達到5家,我國麵粉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機器麵粉業發展的最好時期。

20年代以後,我國麵粉業進入緩慢發展期。據統計1921—1936年共增設麵粉廠145個,日產能力約27.3萬包,但同時期停歇的工廠也多,增長較慢。上海逐漸成為我國機制麵粉生產銷售中心。1927年上海麵粉年銷售達到1950萬包,1928為1995萬包,1929為2288萬包,1930猛增為3043萬包。

30年代,我國形成了上海、無錫、漢口、濟南、哈爾濱、長春六大麵粉工業中心。至1936年我國實存麵粉廠152家,日產能力約45.2萬包,擁有較強生產能力。榮氏兄弟創辦的茂福麵粉集團和孫氏兄弟的阜豐麵粉集團稱雄國內,且遠銷國外。此外,比較著名的麵粉企業還有上海的“華興麵粉公司”(1902年),漢口的“海豐麵粉公司”(1906年),北京的“天民麵粉公司”(1918年),濟南的“惠豐麵粉公司”(1918年)等。

抗戰勝利之初,國內各大麵粉廠紛紛復工,由於代磨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小麥,獲利頗豐,1946年我國麵粉產量恢復到戰前70%。但好景不長,蔣介石為了取得美國的援助,大肆出賣國家主權,大量美國商品湧入中國市場,“美粉”傾銷國內,這讓本來就開工不足的民族麵粉工業雪上加霜。隨之而來的內戰、通貨膨脹等問題,讓滿懷愛國熱情和實業熱情的麵粉實業家夢想徹底破滅。到1948年,我國實存麵粉廠173家,日產能力約48萬包,年產量3600萬包,只有戰前的1/3,許多工廠不得不停工。

新中國建立後,以榮德生為首的中國民族麵粉業紛紛接受公私合營,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下,這些民族麵粉廠煥發生機,建立起嶄新的中國麵粉工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