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薑夔:我最愛的兩個女人,一個嫁給富豪,一個相忘江湖

在燦若星辰的南宋詞人中, 姜夔是又一位精通詩、詞、書、畫的全能型藝術家。 與蘇軾的曠達豪邁不同, 薑夔的詞意象清雅、境界空靈, 給宋詞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氣。

姜夔, 祖籍江西饒州, 號白石道人。 早年間, 因父親去世, 姜夔曾寄居姐姐家, 和當時所有讀書人一樣, 姜夔也夢想通過科舉改變命運。

然而, 終其一生, 薑夔都未能考取任何功名, 甚至舉人都沒考上。 儘管如此, 他的才華還是得到了當時文壇大家的認可, 與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人都相交甚厚。

30歲左右, 薑夔正式成親, 妻子是當時著名詩人蕭德藻的侄女。 也許是和妻子缺乏感情基礎, 薑夔在外出謀生途中, 有了一位相知相伴的情人。

有一次, 姜夔去蘇州拜訪范成大。 范成大有一個歌女名叫小紅, 精通音律, 一時興起他就把小紅送給了薑夔。 在帶著小紅從蘇州回去的船上, 薑夔寫下一首詩:

《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 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 回首煙波十四橋。

可惜, 清貧的生活沒有讓這段感情有一個完滿的結局。 薑夔貧病交迫, 衣食難繼, 他不願小紅跟著自己受罪, 打聽到一位富豪想娶妾, 便讓小紅嫁給他。

小紅掩面流淚, 苦求留下,

薑夔都不肯答應。 最後, 小紅只好離去。 然而, 在薑夔生命中, 最令他念念不忘的女人並不是小紅, 而是他早年在合肥的一位戀人。

1174年.姜夔在鄱陽應試後曾到合肥居住, 與一對擅長彈奏琵琶的姐妹相識, 並與其中的一位相愛。 後來, 姜夔生計無著, 被迫離開合肥, 致使二人無法廝守, 抱憾終生。

1197年, 薑夔人在無錫, 一心想去合肥而不得, 日有所思, 遂夜有所夢。 夢醒之後, 填寫了一首《江梅引》:

人間離別易多時。 見梅枝, 忽相思。 幾度小窗幽夢手同攜。 今夜夢中無覓處, 漫徘徊, 寒侵被, 尚未知。

濕紅恨墨淺封題。 寶箏空, 無雁飛。 俊遊巷陌, 算空有、古木斜暉。 舊約扁舟, 心事已成非。 歌罷淮南春草賦, 又萋萋。 漂零客, 淚滿衣。

沒去成合肥, 薑夔從無錫返回杭州, 轉眼就到了元宵佳節。 那是宋代的情人節, 年輕男女都可以出來賞花燈。 但對薑夔而言, 這卻是一個“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刹那間, 憂傷和甜蜜同時將內心填滿, 卻又無法言說, 只好輕歎一聲:“少年情事老來悲。 ”他一下子填了五首《鷓鴣天》, 反復訴說心中的悲傷。 其中第四首最為出名:

肥水東流無盡期, 當初不合種相思。 夢中未比丹青見, 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 鬢先絲, 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 兩處沉吟各自知。

對愛人的思念好像東流的肥水一樣控制不住, 薑夔不由感慨“人間別久不成悲”, 意味著他勘破情事、告別舊我的一次真正的精神成長。

這五首《鷓鴣天》是薑夔作品中最後一次也是最大規模地對“合肥情事”的祭奠。

1221年,薑夔在杭州的一家旅店裡過世,無錢下葬,幸得友人捐助,才被安葬在錢塘門外。隨葬品僅有一冊樂譜、一把琴、一柄劍和一本《蘭亭序》。斯人已逝,詞章猶存。

意味著他勘破情事、告別舊我的一次真正的精神成長。

這五首《鷓鴣天》是薑夔作品中最後一次也是最大規模地對“合肥情事”的祭奠。

1221年,薑夔在杭州的一家旅店裡過世,無錢下葬,幸得友人捐助,才被安葬在錢塘門外。隨葬品僅有一冊樂譜、一把琴、一柄劍和一本《蘭亭序》。斯人已逝,詞章猶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