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潮汕人的“粿”,是怎樣一個神奇的東西?

速讀

粿 究竟為何物?滿大街都是各種有關「粿」的食物, 卻對它充滿了好奇之心。 有一首潮汕歌謠這麼唱:“潮汕人, 相食粿, 油粿甜粿石榴粿, 面粿酵粿油炸粿, 鱟粿軟粿牛肉粿, 菜頭圓卡殼桃粿。 ”

「粿」並非甜點, 非主食又亦是主食。 初入眼, 猶如馬卡龍一般的色彩在眼前;放入手, 雖不見卻深感其中工序複雜;出油鍋, 是如此般的金燦燦。

而這一切要源於:早先潮汕先民從中原地區遷至潮汕地區, 由於祭祖先需要用麵食來做果品, 然而南方不產小麥, 故以米食做果品, 這才有了“粿”。

潮汕民間千家萬戶的家庭婦女都會做粿,

製作的每道工序都是精細又細, 就連木雕模子都刻制得如此精細。 “無工做幼粿”、“鬢歪歪做無雅粿”這些俗語都表現了“粿”的精細考究, 小編整理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粿品。

紅桃粿作為粿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紅桃粿」也叫“飯粿”, 大多下香菇, 蝦米, 花生, 有鹹有甜, 有專門的形狀模具, 可蒸, 或蒸後再煎。 因為節日裡, 需要上貢, 紅色顯得吉祥, 白飯粿只用來吃。

鼠曲粿鼠曲粿取用天然鼠曲草, 熬成湯汁, 調入豬油及糯米粉製成粿皮, 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蝦仁、豬肉調成的餡料, 咸甜隨意, 再用圓形或桃形印模壓印成形, 放新鮮竹葉上或香蕉樹的葉子上面, 然後上鍋蒸熟。

水粿, 用米漿做成小碗形狀, 是以小吃攤點的形式出賣,

攤主先把粿皮蒸好備用, 而菜脯幹切成丁, 加入蒜蓉, 用小爐子微熱, 淋上甜醬, 現作現賣。

無米粿咋一看還以為就是韭菜粿, 但「無米粿」的粿皮是用番薯粉做的, 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 有白菜餡, 土豆餡, 韭菜餡的, 有鹹有甜。 無米粿從外形上來看, 如果包口是尖的, 則說明其餡是鹹的, 如果包口是圓的, 則說明其餡是甜的。 多是煎的。

菜頭粿菜頭粿就是蘿蔔粿, 潮汕地區把蘿蔔叫成菜頭~蘿蔔弄成絲和米粉蒸制而成~煎著吃, 沾辣椒醬、蒜泥醋或者陳醋都行。

菜粿把米磨成粉放到水裡煮熟, 用手搓成薄薄的一層皮, 再把剁好的豬肉、蝦米、豆芽、花生、芹菜、蘿蔔乾等用皮裹起來, 看起來像小果子, 所以就叫菜包粿。 蘸一點醬就吃, 米皮勁道,

蘿蔔乾新鮮。

甜粿其他的粿基本都是秈米粉, 但甜粿是用的糯米粉, 直接用線割成一條一條吃也行(不能用刀切, 太黏), 或者割成一條一條之後, 裹雞蛋液再去煎著吃。 清甜軟糯, 有韌性、有嚼頭。 舊時潮汕先民下南洋就要舂甜粿做乾糧路上充饑。

梔粿梔粿, 顧名思義是用梔子和糯米粉調製蒸成的, 對潮汕人來說, 清明節的梔粿要比粽子重要得多。 和甜粿有點像, 粘性太高, 不能用刀切, 用紗線分解成塊蘸白糖味道好極了。

草粿曾經總有這樣一幅場景:排著隊買, 直接就在路口買了就吃, 不用勺子直接就能吸到嘴巴裡, 都是略帶苦味的草粿和細白糖的味道~並不是所謂的龜苓膏或者仙草蜜, 對於潮汕人民來說是不願意這麼說的。

樸籽粿大多是清明時候出, 時節食物。 用朴籽葉榨的汁做的, 其實就是樸籽饅頭吧~不過有一個植物的香氣, 看起來也很像是一個抹茶蛋糕, 十分誘人。

韭菜粿韭菜粿當然是韭菜是主料。 皮的製作有兩種:一種是雪白的粿皮料;另, 一種是晶瑩透亮的粿皮料。 晶瑩透亮便叫做水晶球了。

乒乓粿“乒乓粿”原名“檳醅粿”, 因潮汕話發音相似導致誤傳, 但又容易記住, 就變成“乒乓粿”這種, 一般為扁圓形, 粿皮柔軟帶有稠度。 乒乓粿餡內含黑芝麻, 糖粉, 碾碎的花生, 口感very good。

筍粿竹筍切粒後加上蝦米、香菇, 香氣撲鼻, 令人口水欲滴。 包好的筍粿放進蒸籠蒸熟就可進食了, 蒸熟的筍粿還可以放入平底鍋, 以豬油煎至兩面金黃, 蘸醋來吃,

也相當開胃。

酵粿酵粿, 又稱發粿, 是發酵類米制粿品。 過年過節之時必備, 有吉祥喜慶之意。

粿汁這東西太容易讓外地人當粿汁就是果汁, 誰知道上來的是一碗冒熱氣的湯水, 浮著白白的像麵條的東西。 夾起一筷子, 是介於米粉和麵條之間的味道, 沒有太多調料, 嘴裡留下一腔米香。 不過, 最令人難忘的是粿汁上的鹵汁和滷味, 讓讚不絕口。

鱟(hou)粿因為粿裡摻了鱟汁稱為「鱟粿」, 吃之前是桃型狀, 看起來也很是迷人, 清晰可見裡面有蝦仁和鵪鶉蛋。 說實話, 這一碗分量還真不少, 要不是空著肚子, 完整一個還吃不完呢。

炒糕粿用米漿蒸熟均勻切成小粿塊, 入鍋煎再放蝦, 瘦豬肉, 雞蛋, 芥(居然是gai)藍菜等, 蘸糖吃。

海鮮炒白粿:一個汕頭朋友說她媽媽一到過年必做兩件事:殺鵝、做粿。 潮汕女人在做飯這件事上有赴湯蹈火的氣質,粿皮剛出鍋時還挺燙的,女人就可以直接用手不停地揉搓,因為涼了就不黏合了,揉到粿皮有韌勁就可以把餡包進去。

牛肉丸粿條湯沒有牛肉丸的潮汕人,還何談過日子。將煮好的粿條和牛肉丸盛入碗裡,潑上濃湯,放上幾片生菜葉,撒上菜蒲粒,即可食用。

牛肉炒粿條牛肉對於潮汕人來說,有著無盡的情感,牛肉炒粿條也分濕炒和幹炒,主要區別在芡粉汁,味道也是各有千秋。

粿的複雜來自它豐富的內容,無論是從外皮的製作,還是內陷的挑選,最終的味道都將會獨一無二。潮汕人的闖蕩精神是舉世聞名的,常年的漂洋過海的生活,醞釀了「粿」的美食文化,便於攜帶,又能陪伴著人熬日子。同時在風浪裡討飯吃的人又迷信,敬天祭祖的時候,光鮮的粿也是絕對不能少的。

還有人會問:粿,究竟是什麼?能做什麼?粿 To be anything放在潮汕地區,叫炒白粿,放在北方估計就是叫年糕了,這一碗海鮮味還是十足的,夠你飽餐一頓了。

潮汕女人在做飯這件事上有赴湯蹈火的氣質,粿皮剛出鍋時還挺燙的,女人就可以直接用手不停地揉搓,因為涼了就不黏合了,揉到粿皮有韌勁就可以把餡包進去。

牛肉丸粿條湯沒有牛肉丸的潮汕人,還何談過日子。將煮好的粿條和牛肉丸盛入碗裡,潑上濃湯,放上幾片生菜葉,撒上菜蒲粒,即可食用。

牛肉炒粿條牛肉對於潮汕人來說,有著無盡的情感,牛肉炒粿條也分濕炒和幹炒,主要區別在芡粉汁,味道也是各有千秋。

粿的複雜來自它豐富的內容,無論是從外皮的製作,還是內陷的挑選,最終的味道都將會獨一無二。潮汕人的闖蕩精神是舉世聞名的,常年的漂洋過海的生活,醞釀了「粿」的美食文化,便於攜帶,又能陪伴著人熬日子。同時在風浪裡討飯吃的人又迷信,敬天祭祖的時候,光鮮的粿也是絕對不能少的。

還有人會問:粿,究竟是什麼?能做什麼?粿 To be anything放在潮汕地區,叫炒白粿,放在北方估計就是叫年糕了,這一碗海鮮味還是十足的,夠你飽餐一頓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