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東風勁吹,殘月西落,與友離別,懷念曾經那段在白帝城難忘的歲月

三峽之巔 詩·橙奉節

中國是詩的國度, 奉節是詩的故園。 千百年來, 在這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 李白、杜甫、劉禹錫等近千名詩人留下上萬首傳世名篇, 成就了"奉節一中國詩城"美譽。

詩城文化成為了地域性標誌, 承載著三峽文化最精彩華美的篇章, 是三峽文化旅遊的靈魂所在。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彰顯詩城風采, 培育詩書情懷, 增強文化修養是我們的追求。

奉節旅遊官方微信平臺將連載《夔州詩百首賞析》, 傳播夔州文化, 重塑旅遊靈魂, 將文化深植於這片神奇的土壤, 發揚光大。 同時, 奉節旅遊官方微信特意編制了這台“夔州詩新韻誦讀”節目, 讓聲音引領我們在詩的海洋裡自由馳騁, 讓更多的人一起感受夔州詩的魅力。

江上寄巴東故人

李白

漢水波浪遠, 巫山雲雨飛。

東風吹客夢, 西落此中時。

覺後思白帝, 佳人與我違。

瞿塘饒賈客, 音信莫令稀。

李白

這首五言律詩, 當是開元十四年(726)李白第一次出峽後方至江夏(即今湖北武昌)時作。 有說這首詩是李白遇赦出峽後所作, 非是。

巴東:指夔州。 魚複白帝城, 自東漢末年至東晉時期, 曾為巴東郡治所在地。 唐人為詩, 無論詩題或詩句, 均喜用古稱指代現地以寫景狀物、說事言情。 此處李白所說之“巴東”, 即是指稱當時之夔州。 李白曾在奉節縣石馬河畔住過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相傳李白有個弟弟在石馬河畔經商, 李白在那裡住了好幾個月, 後來那裡的郵驛就取名為青蓮鋪。 清修《奉節縣誌· 寺觀》卷二十載:“白雲寺在縣北, 岩刻有李白詩。 ”該志書《疆域》(卷四)又載:“浣花溪, 距城三十裡;青蓮河, 距城三十五裡。 ”這些有關的傳說和記載, 均可說明李白在奉節逗留的時間不短。 故人:老朋友;巴東故人:當指李白當年客居夔州時結交的朋友。 至於詩題中所謂“江上”, 則非指詩中所說之漢水,
而是指位於長江南岸正對漢水人江口岸的江夏城。

愛情篇

首聯二句, 場景恢弘, 以“漢水波浪”和“巫山雲雨”暗喻詩人自己與巴東故人各自所在地域。 時詩人已到江夏, 江夏所在地, 正對漢水入江口岸, 而巴東故人卻在為巫山雲雨所阻隔之夔州城。 一 “遠”一“飛”,描畫出二人分手之後,各自身處異地,為峽江大山阻隔的情形。頷聯二句,詩人言說自己作客江夏,夜夢欲醒時分,已是東風勁吹,殘月西落。

頸聯二句,接頷聯二句,續寫一覺醒來,即思念起在夔州白帝城與老朋友相處的那些美好的日子,但如今卻與老朋友離別,天各一方。白帝:指白帝城。佳人:指夔州故人。違:離開、離別。尾聯二句,諄諄囑咐遠在夔州的老朋友,一定要隨時通音信,不要讓它逐漸稀少了,而來往于峽江瞿塘做買賣的商人很多,捎帶音信也是很容易的。饒:多;賈客:指來往于峽江做買賣的商人。五言律詩,在李白的全部詩作中並不多見。這首《江上寄巴東故人》,雖對仗不甚工穩,但氣象宏大,仍不失為佳篇。

主辦方:奉節縣旅遊局

投稿郵箱:27049010@qq.com

一 “遠”一“飛”,描畫出二人分手之後,各自身處異地,為峽江大山阻隔的情形。頷聯二句,詩人言說自己作客江夏,夜夢欲醒時分,已是東風勁吹,殘月西落。

頸聯二句,接頷聯二句,續寫一覺醒來,即思念起在夔州白帝城與老朋友相處的那些美好的日子,但如今卻與老朋友離別,天各一方。白帝:指白帝城。佳人:指夔州故人。違:離開、離別。尾聯二句,諄諄囑咐遠在夔州的老朋友,一定要隨時通音信,不要讓它逐漸稀少了,而來往于峽江瞿塘做買賣的商人很多,捎帶音信也是很容易的。饒:多;賈客:指來往于峽江做買賣的商人。五言律詩,在李白的全部詩作中並不多見。這首《江上寄巴東故人》,雖對仗不甚工穩,但氣象宏大,仍不失為佳篇。

主辦方:奉節縣旅遊局

投稿郵箱:27049010@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