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要做大事 不做大官

近日讀書, 讀到作家孫犁的簡介。 這位現代著名作家, 是1937年投身革命的老八路, 一輩子最高的職務是《天津日報》文藝科副科長。 副科長這個職務, 在官銜多如牛毛的“烏紗帽”中, 可以說微不足道。 按現代的話說, 也就是一個辦事員。 然而, 就是這樣一個職務“卑微”的人, 卻用自己的才華和智慧, 寫下了不朽名著《荷花澱》, 並被收入中學課本, 教育了無數後人。

按孫犁當年的資歷、威望和能力, 絕對是大師級別的人物, 謀個比副科級更高的職務, 應當說是小菜一碟。 與其同期進入文學圈的作家, 當上大官的不乏其人,

但孫犁非但沒有對高官厚祿孜孜追求, 反而多次委婉拒絕了升遷的機會, 始終讓自己坐在副科級職位上。 他這種甘於寂寞、耐得清貧的“要做大事, 不做大官”的品格令人肅然起敬。

1992年底,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社長和一個編輯, 抱著一個紙盒子來到孫犁家中, 那是八卷本的《孫犁文集》。 好幾天, 孫犁看著這些書, 覺得自己的一生都在這個不大的盒子裡。 在文集的自序中, 他坦言:不管經過多少風雨, 多少關山, 這些作品, 以原有的姿容, 以完整的佇列, 順利地通過了幾十年歷史的嚴峻檢閱。 作家賈平凹對孫犁的淡泊名利頗為敬佩, 感歎道:孫犁敢把一生寫過的所有文字都收入到書中, 這是別人所不能的。 在中國, 經歷了各個時期,

從青年到老年, 能一直保持才情和作品的明淨崇高, 孫犁是第一人。

晚年的孫犁退守書齋, 做起“宅男”。 他很少出門, 唯一一次是因為丁玲專程登門拜訪, 他才不得不回訪。 對於送上門的名譽, 他能推則推, 並寫詩自嘲:“小技雕蟲似笛鳴, 慚愧大鑼大鼓聲。 ”

孫犁作為文化人, 根據自己的氣質, 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被外界各種風景所誘惑, 坐冷板凳, 吃粗茶淡飯, 平心靜氣地寫作, 實在難得。 孫犁的另類, 也使他擺脫了世俗的沉重緊身衣, 在自己構建的精神王國裡自得其樂。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官總是要有人做的, 文章總是要有人寫的, 但先決條件是自己要有能耐做, 如果沒有條件勉強做的話, 效果肯定不會好。 人生是豐富多彩的,

道路的選擇, 說到底是對人生價值的選擇。 人生只有一次, 不可重複亦不可逆轉。 如何讓有限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副科級大師孫犁的淡泊、寧靜、致遠的品格, 永遠是我們為文、為人、為官的榜樣和楷模。 (程學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